APP下载

浅谈狂犬病的防控

2013-08-27马继红马世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3年8期
关键词:狂犬病毒狂犬病防疫

文│马继红 马世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烈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都可感染,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牛、羊等动物,人对狂犬病也易感。该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一、临床症状

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无任何症状。在狂犬病早期,病人多有低热、头痛倦怠、恐惧不安等症状,对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2~3天以后,病情进入兴奋期,病人高度兴奋,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表情,恐水、怕风,遇到声音、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的肌肉严重痉挛。虽然口渴却不敢喝水,甚至听到流水的声音或者别人说到水,也会出现咽喉痉挛。严重时,还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兴奋期约有两三天后,病人变得安静下来,但是,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循环系统功能都会出现衰竭,迅速陷入昏迷,数个小时以后,就会死亡。恐水是多数狂躁型狂犬病特有的症状之一。

二、我国狂犬病的流行情况

根据WHO统计,全球99%的人狂犬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每年非洲和亚洲狂犬病死亡人数约55000人,而世界其他地区却不到500例。亚洲是全球狂犬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每年因狂犬病死亡人数约35000人,而这其中80%以上的病例发生于印度,每年约30000人死于狂犬病。我国人狂犬病流行仅次于印度,发病和死亡列全球第二位。

我国自1950年起开始统计人狂犬病疫情以来,死亡总人数超过105000例。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出现5次狂犬病流行高峰,大约每10年出现1个流行高峰,流行范围几乎遍及全国,但是以南方流行为主,90%以上的病例主要发生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等南方地区,并且主要发生在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较差的农村,且有向河北、山东等省蔓延的趋势。动物狂犬病发生与人狂犬病流行呈现正相关性,动物狂犬病也主要在上述区域流行。

三、防控体会

1.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目前部分群众对狂犬病危害认识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人们的预防意识不强,存有较大的侥幸心理,造成狂犬病在农村发生率较高。因此,要把宣传工作作为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贯穿到整个防控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狂犬病危害和防范措施;通过报刊、电视、电台、板报等途径,向广大群众宣传狂犬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

2.强化犬只科学化管理。近年来,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养犬数量剧增,导致犬多为患,由于管理不当,许多犬成为无主犬或流浪犬。无主犬、流浪犬、散养犬四处活动,既影响了公共卫生,又增加了与传染源接触和相互传染的几率。犬一旦感染狂犬病毒,极易咬伤人和家畜,造成疫情爆发。我国农村地域分布广,监管难度大,户籍管理和准养制度的落实存在一定难度。因此,落实准养制度、犬只户籍管理制度,规范养犬行为对于狂犬病的防控非常重要。必须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和要求,切实加强狂犬病监测。

3.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都投入了不少经费,但仍不能满足防控工作的需要,狂犬病防治措施不能落实到位。目前,对犬只进行免疫是控制消灭狂犬病最有效的办法,而由于经费限制、免疫难度大等多种因素制约,我国犬的免疫覆盖率仍然较低,无法有效防止狂犬病疫情的发生。此外,被犬咬伤的人群,伤口消毒处理和免疫接种率达不到100%,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发病的事件难以避免。因此,建议增加人员和经费投入,建立专业化的防疫队伍,加强培训,提高防疫水平;加强管理,完善防疫设施设备,为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落在实处,为狂犬病的防控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狂犬病毒狂犬病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科学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关键“开关”
防疫、复工当“三员”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打败狂犬病
论狂犬病病毒对人类危害
Kedrion公司和Kamada公司研发的Kedrab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Favipiravir(T-705)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的有效性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