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异位妊娠36例疗效观察

2013-08-24罗应斌罗应香吴静妮张吉美

重庆医学 2013年22期
关键词:孕囊双侧包块

罗应斌,罗应香,吴静妮,张吉美,付 慧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554300)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系指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着床,俗称“宫外孕”。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传统的妇科手术治疗尽管疗效显著,但仍然致使多数未婚先孕、已婚未育女性饱尝失去生育功能的痛苦。近年来,本院采用经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异位妊娠3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经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异位妊娠患者36例,年龄18~32岁,平均25岁;未育患者21例,已育患者15例;输卵管妊娠33例,宫颈妊娠2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并带环)1例。曾患输卵管妊娠经手术切除一侧输卵管6例(均为未育患者);孕龄为42~65d。临床表现以停经、腹痛及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实验室检查:尿HCG均为阳性,血HCG均增高达245~32 576U/L(血HCG正常值为0~10U/L)。超声检查:3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未破裂,其中右侧附件混合性占位包块16例,左侧附件混合性占位包块17例;宫颈部位异常回声见妊娠囊2例;子宫瘢痕部位包块1例;最大包块为53mm×64mm,最小包块为14mm×22mm;内见胚芽及心芽搏动9例,本组病例均见血流频谱信号。

1.2 设备与材料 美国GE Innova 3100-IQ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仪器,泰尔茂导管、导丝、穿刺鞘组,非离子型对比剂,氨甲蝶呤(MTX),明胶海绵。

1.3 手术指征 经查血及腹部超声明确诊断为异位妊娠且孕囊未破裂,包块小于5cm;孕龄小于9周[2];未婚未育患者;有宫外孕手术史者均列为手术适应证。对碘过敏、心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均列为手术禁忌证。

1.4 方法

1.4.1 术前准备 与患者谈话并签署介入手术同意书,腹股沟区备皮,碘皮试,保留静脉通道。

1.4.2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于血管造影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采用Seldinger′s技术行股动脉穿刺,在透视监视下经血管鞘将5F亚西诺导管或Cobra导管(必要时用子宫动脉造影导管)超选择插至患侧子宫动脉,经减影确认孕囊供血动脉后,经导管缓慢注入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的MTX 75~100 mg,再用明胶海绵颗粒经导管行子宫动脉栓塞,复查造影证实孕囊未显影且子宫动脉栓塞满意后,用相同方法行对侧子宫动脉造影及必要时栓塞术。本组2例宫颈妊娠及1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均行双侧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用MTX 100mg分双侧注入后再行子宫动脉栓塞。

1.4.3 术后处理 术毕拔鞘后穿刺点用绷带加压包扎,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24h,注意观察肢体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同时给予抗感染、水化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及血HCG;其中2例宫颈妊娠患者分别于介入术后5、7d行清宫处理,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异位妊娠。

1.4.4 疗效判定标准 (1)术后7d查血 HCG值下降大于30%,腹痛明显缓解,阴道流血停止,盆腔包块较术前缩小,为疗效显著;(2)术后15~28d查血HCG值下降小于30%,临床症状消失,盆腔包块缩小小于30%,为有效;术后14d查血HCG值升高或无下降,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盆腔包块无缩小或盆腔积血,为无效。

2 结 果

2.1 DSA表现 3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中,造影示28例患侧子宫动脉主干明显增粗、扭曲,输卵管区可见孕囊染色灶,栓塞后造影示子宫动脉闭塞,对侧子宫动脉造影未见参与孕囊供血;5例均见双侧子宫动脉增粗、扭曲,见明显孕囊染色灶,以患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经导管灌注杀胚药物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图1~6);2例宫颈妊娠及1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造影示双侧子宫动脉稍增粗,其分支增多,仍可见孕囊染色,双侧均参与供血(图7~8),栓塞后造影示双侧子宫动脉闭塞。

图1 插管至左侧髂内动脉减影示左侧子宫动脉增粗、扭曲

图2 超选择插管至左侧子宫动脉减影示左侧子宫动脉明显增粗、扭曲,见孕囊染色灶

图3 经导管缓慢注入MTX并用明胶海绵颗粒在透视下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减影示左侧子宫动脉栓塞良好

图4 再次插管至右侧髂内动脉减影示右侧子宫动脉增粗、扭曲

图5 超选择插管至右侧子宫动脉减影示右侧子宫动脉明显增粗、扭曲,参与左侧孕囊供血

图6 经导管缓慢注入MTX并用明胶海绵颗粒在透视下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减影示右侧子宫动脉栓塞良好

2.2 疗效评价 本组36例患者,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其中,35例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治愈率达97.2%,术后5~21d早孕反应及腹痛症状消失;5例患者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于术后1~3d停止;每7d复查血HCG,35例血HCG均明显下降,18例于7~14d血HCG降至正常,9例于21~28d血HCG降至正常,8例于42~56d血HCG降至正常;每2周复查腹部超声,15d包块明显缩小25例,30d包块消失23例,45~60d包块消失12例。27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恢复月经,8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恢复月经。另1例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并带环受孕患者,术后血HCG下降缓慢,包块无明显缩小,于术后24d出现下腹剧痛,急诊超声提示包块较术前稍有增大,盆腔见少量积血声像图表现,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约5mL;患者为驼背残疾并剖宫产术后,其家属拒绝开腹手术,急诊重复介入治疗,减影提示双侧子宫动脉未显示,右侧膀胱动脉分支增粗、增多,超选择插管至右侧膀胱动脉经导管缓慢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2d腹部症状消失,15d血HCG值正常,包块明显缩小,患者要求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无任何不适,2个月后月经正常。有生育要求患者建议术后第3个月于月经干净后3~7d作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共27例本科检查,其中双侧输卵管通畅14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7例,单侧输卵管闭塞并单侧通而不畅(均为曾因输卵管妊娠行手术切除患者)6例。

图7 2-DSA造影示双侧子宫动脉稍增粗,其分支增多,可见孕囊染色,双侧均参与供血(宫颈妊娠患者1)

图8 2-DSA造影示双侧子宫动脉稍增粗,其分支增多,可见孕囊染色,双侧均参与供血(宫颈妊娠患者2)

3 讨 论

异位妊娠按受精卵种植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及腹腔妊娠等,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90%~95%[3],宫颈妊娠据报道既往发生率约为0.08%~0.40%,占异位妊娠的1%左右[4-5]。近年来,随着宫腔操作的增多和助孕技术的发展,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由于剖宫产率的升高,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病例已相对增多。

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异位妊娠是指经子宫动脉灌注杀胚药物(MTX)后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靶血管内药物浓度高,达到快速杀胚目的,阻断孕囊血供,能有效预防孕囊破裂,但又不会导致子宫缺血坏死[6-7]。输卵管妊娠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后能保留输卵管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可以降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8]。术中必须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以避免对侧子宫动脉参与孕囊供血而导致疗效欠佳甚至无效。本组3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均经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其中5例发现对侧子宫动脉参与供血,占15.2%。宫颈妊娠因宫颈管壁结构的特殊性,当宫颈妊娠发生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时,容易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从而导致子宫切除的严重后果[9-10]。宫颈妊娠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再行清宫术处理,能有效防止大出血,本组2例患者疗效确切,无明显并发症。子宫瘢痕妊娠的危险性仍然是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大出血,是异位妊娠中的严重类型[11-12]。本组1例患者,采用重复血管内介入治疗,首次治疗效果差,出现腹部疼痛、盆腔积血,复查包块无缩小、HCG无明显下降,DSA检查发现膀胱动脉参与供血,重复介入治疗后,疗效满意。

传统的妇科开刀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不仅影响美观,更为重要的是失去生育功能,特别是曾患输卵管妊娠经手术切除一侧输卵管患者。据文献报道[13-15],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成功率高,宫内妊娠率高,不孕率及再次异位妊娠率低。且具有损伤小、符合美容要求、术后恢复快。与经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手术创伤及全麻风险。

总之,经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不留瘢痕,可重复治疗,能有效保留生育功能及预防致命性大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1] 张娟.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与腹腔镜下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对比[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79-1581.

[2] Godin PA,Bassil S,Donnez J.An ectopic pregnancy developing in a previous caesarean section scar[J].Fertil Steril,1997,67(3):398-400.

[3]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7-70.

[4]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7-121.

[5] 罗奕伦,林琪,吴瑛.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宫颈妊娠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5,22(10):1156-1157.

[6] 唐郁宽,陈汉威.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初步探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0,9(4):202-204.

[7]邵鸿生.输卵管妊娠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学影像学,2008,17(4):206-208.

[8] 梁菁苹,李庆民,李灵军.经血管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3-55.

[9] 萧淑宜,柳建华,刘丽芳,等.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宫颈妊娠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269-4270.

[10]姚嘉斐,武艺,金力.子宫解剖学结构与功能对妊娠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4):297-300.

[11]刘秋兰.血管介入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2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459-1460.

[12]Sugawara J,Senoom K,chisaka H,et al.Successful conseruative treatment of a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with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J].Tohoku Exp Med,2005,206(3):261-265.

[13]张学红,李玉梅.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28(6):539-542.

[14]杨双,黄晓东,陈红,等.腹腔镜与开腹保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对比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7):987-989.

[15]笪坚,柯要军,谭伟,等.子宫动脉插管氨甲蝶呤灌注及动脉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8):600-602.

猜你喜欢

孕囊双侧包块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宫颈妊娠2例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B超检查诊断早孕的临床意义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