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农村传统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2013-08-15梁芬

考试·教研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整合信息技术

梁芬

[摘要]当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们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辰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有效整合旨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传统教学 整合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52-01

1.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呈现出很多优势

1.1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达来组织教学,难以展现生活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就能充分利用其灵活多样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激发兴趣,再加以美丽的背景、精美的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数学、科学上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抽象知识经过处理变得直观,让学生们理解起来变得比较轻松。这样一来同学们变得积极了、主动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得开心了。

1.2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节省了老师很多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们练习、探索、交流。并且利用多种功能,如视频、小实验等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就学会了该学的知识。

1.3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和传统教学相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教师变“讲”为“导”,学生变“听”为“学”,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的向导和伙伴。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活动、学习、体验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

2.把信息技术使用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误区

2.1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存在差异

有的教师使用一些现成的课件,没有根据本班学生基础进行修改。课件成了课堂的主宰。学生仍然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只不过是由以前的“人灌”变为了“机灌”。课件成了一种摆设,没有起到应有_的作用,还有一种是课件的滥用,一节课下来没看见老师任何的板书,所有内容都用课件呈现,课件多如牛毛,使用过程中,课件切换速度快,走马观花,一些重要的知识在学生眼前一晃而过,像过往云烟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2信息技术课件使用不当,出现一定的盲目性

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并不是每节课都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才是一节好课,更不是现代的信息技术用得越多才算是一节好课。有的老师产生了这样的错误想法,认为一节课把所有的电教设备都用到教学中就是一节好课,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虽然省时省力,但是为此牺牲的是学生的创作力、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算来实在不划算。

2.3用屏幕代替了黑板,忽视了师生的互动

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做法,将会事与愿违。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时,存在着潜在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蕴涵着重要的情感信息。所谓言传身教就是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传输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3.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3.1更新观念,强化素质

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自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善于学习,勤于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21世纪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思想,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知识和课件制作技术;要练就一双慧眼,能对网上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最快的速度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料,要学会借鉴网上的名师教案、课件或科研成果,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3.2分析教材,明确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然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让我们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按理来说应该很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但就使用效果就不是这回事了,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教师计算机水平不够高,导致在课堂上操作失误或课件设计中出现一些错误,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美观,在课件中设计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声音或图片,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根据内容进行取舍,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对教学没有帮助的课件,取其精华。课件不在于多,在于精,不在于美观,在于实用;不在于花哨,在于帮助学生理解。

3.3课件使用要合理、及时、恰到好处

1、教师要把整个教学设计及程序印到脑海里,要熟悉课件的程序,准确无误地将课件及时地使用到恰当的环节,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成为一种摆设,2、使用课件时不能急于求成,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留给学生思考、识记的时间。重点、难点内容要及时地板书到黑板上加强学生的记忆。3、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能让课件成为主导,老师才是课堂的驾驭者。是老师利用课件来教学,而不是课件来主宰我们的教学。4、要有课堂应变能力。能不慌不忙地巧妙地处理课件使用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这就需要老师平时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得心应手。

4.结束语

总之,所有教学技术手段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我们要努力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协同互补,同时把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理念融合起来,从而促进教育技术体系整体化、协调化和科学化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整合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