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音乐专业视唱实践研究

2013-08-15樊力菡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调性乐谱乐句

樊力菡

(四川民族学院 音乐舞蹈系,四川 康定626001)

1 视唱的本质

视唱是一门音乐类专业基础学科,是训练学生识谱演唱的方法。视唱也是一门实用的学科,但是如果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目的。民族院校在打造特色音乐专业的同时,视唱教学也需要区别于其他高校,加入其民族特色。

1.1 树立实用为目的的学习态度

任何学习都应该有一个目的,才能在学习中朝着目的前进,避免在进程中迷失方向。视唱在整个音乐体系中属于工具类学科,能够自如运用视唱学科知识对其他相关音乐学科的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那么我们可以建立以实用为目的的视唱学习态度。

如果将音乐比喻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基础乐理”就是这棵大树的种子,一切音乐的发展都是围绕这一与音乐定律相关的学科;“视唱“就像这颗种子发育出来的树干,通过树干的延伸可以变化出很多方向的树枝,而每一个朝向不同的树枝就像是各个时期以及不同流派的音乐;挂在树枝上的树叶,就像是我们的具体音乐作品。世上没有任何两片相同的树叶,所有的音乐作品也是千差万别的。一颗树木上的树叶不可能被数清楚,就像不能通过学习所有的具体音乐作品来总结学习方法。我们应该提纲挈领,掌握对音乐的分析以及分类方法,再学习具体音乐,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同一个作曲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就像树枝上两片相邻的树叶一样,关系很近但是也有不同;一些音乐作品有时出自于相同的体系和流派,就像是某一时期树木发育出的众多新枝一样,虽然同是成长于一颗树木,但还是各具姿态。

同样,视唱教科书有很多体系和版本,所以视唱教学不能光想着完成书本上的视唱条目,最重要的是树立实用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视唱,学会分析和理解“一片具体的树叶”,通过二次创作,去表达乐谱中的各个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的感官体验,从而学会鉴赏音乐。最后将这些经验积累、总结,善于借鉴再发展这些直接的音乐经验,就可以开始尝试创造音乐。逐渐将学习者本身融入到这颗繁茂的音乐大树中去。

1.2 正确认识学科概念

很多人所理解的视唱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无外乎就是认识五线谱,掌握各类谱号下的旋律、音高、节奏,然后唱出来。这样的理解其实并不全面。

视唱的真正意义包含两个方面,即识谱与演唱。识谱:乐谱中并非只有音符,要给学生建立全面的识谱意识,其中一般包含:谱号、调号、拍号、风格,速度提示、旋律发展、节奏组合,乐谱中间的表情术语(包括力度、速度及装饰效果的提示),最后还应当分析出乐谱的调式调性以及乐句、乐段划分。

识谱完成后,在演唱前还需要选择首调与固定调,做好这两种唱名法的认谱区别,然后在演唱状态中将识谱的内容全部表达出来。体会不同调式的色彩、风格的区别以及乐句、乐段之间的联系。所以视唱的时候也应该带有声乐演唱的状态。2011年,中央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专业应届硕士郑梦子举办了一场视唱音乐会,对视唱的全面性做了很好的示范。一句话,视唱需要全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和过程来训练学生建立良好的认谱和分析乐谱的能力。

2 实践教学方案研究

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大纲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视唱方法技能的掌握不是靠教学量的累积就可以实现的,一定要在相对短暂的教学时间内找到最能反映出该学科体系内容,加以科学方法的培训,再配合具体内容的累积,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使这门工具学科真正发挥作用。

2.1 调式调性的训练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一般需要掌握中国民族调式与西洋大小调。视唱时需要及时分析乐曲的调式调性。民族高校中音乐专业的学生基础有别于普通高校,所以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在进行复杂调式调性视唱训练时,建议从首调唱名开始视唱,建立稳定的调式感后再转换到固定唱名。进行固定唱名训练时,则可以适时隐去钢琴伴奏,让学生在视唱旋律中稳定音高。

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唱名法的区别在于音符的唱名的不同,但是音高位置是相同的。在多升多降的调式系统训练中,开始时就使用固定唱名法,很多民族地区的学生不容易稳定调式,特别是出现与调式挂钩的临时变化音出现时,例如和声以及旋律大小调中的调式变化音、民族调式中的偏音,都可能产生复杂的临时变化音。而先采用首调唱名法视唱比较容易稳定调式感,帮助学习者分析出调式变化音,深入了解乐曲的调式结构以及变化。

使用首调唱名法来训练转调视唱同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转调是旋律发展常用的手段之一,很多声乐和器乐曲都会在旋律发展中采用转调的手法。如果一开始就使用固定音唱名法训练转调视唱,不容易分析出调式转化的地方,特别是一些近关系转调中,调号并不发生改变,采用临时变化音的记谱方式,这既增加了视唱的难度,又会使一些不熟悉的旋律常常要花去很长的时间去稳定音准。如果换一条转调旋律则又要重头来。在短暂的课堂时间中,应该注重解决类似问题的学习方法。所以先训练学生的首调唱名法,可以直观地分析出旋律的调式调性以及转调方法,当掌握了此旋律的调式关系后,再使用固定音唱名法则事半功倍。将同样的方法推广到任何新旋律的学习中,尽管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都能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果。

2.2 划分乐句的能力训练

一边视唱一边划分乐句是视唱中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应该被提倡和贯穿到视唱课堂中。因为通过划分乐句可以很快掌握旋律发展的逻辑方式。虽然音乐创作千变万化,音乐作品也如天上繁星一样数不胜数,但是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就要符合我们大众的审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一种较为流行的音乐创作模式,这些模式通过乐谱传承下来,得到延续和发展。后来的音乐创作者总结学习这些固有模式,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创新,周而复始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音乐作品各有特色又有相同的一些结构上的联系。由此我们的音乐旋律组成部分可以总结为三种:主题、发展和连接。而旋律发展的性格可以总结为:对比、变奏和重复。这些旋法特征都可以通过视唱来体会。

通过视唱旋律,划分出乐句。根据乐句的组成结构可以看出乐曲的旋律发展方式。有的乐句当做主题出现一次后,会在后面再次出现,我们可以总结为再现形式;有的乐句节奏相同,旋律走向不同可以总结为模仿;有的乐句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可以总结为对比;有的乐句向着同一个方向按照一定模式移动发展,可以总结为模进等等。以上这些旋律发展方式,可以在视唱中逐步认识、学习、掌握,这对于培养我们的音乐记忆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3 音准训练

虽然音准不能完全代表视唱的好坏,但是它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视唱因素。笔者观察到,一些熟悉歌曲改编的视唱曲目,即使调式调性复杂,临时变化音也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学习者都不容易唱走音。一些简单的视唱曲,就算没有变化音和复杂的调式调性变化,如果视唱时候对调性把握不准确,没有建立相对应的调式感,反而容易走音。一些大的音程跳动时候,或出现调性的变化音(民族调式中的偏音)都比较容易造成学生走音。这些走音都可以通过训练调式音阶以及和弦连接逐渐得到稳定。

还有一种“走音”,演唱时每一个音符及旋律连接都比较稳定,但和钢琴对比时却总是略偏低或者偏高。笔者认为这与声乐的律制有关。人嗓震动发声的方式类似于弦乐器中的提琴类乐器。提琴类乐器的律制兼顾了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纯律。有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提琴在演奏小二度音程的时候相对于十二平均律有更加缩小的趋势;大二度则有扩张的趋势。声乐是一样的,在视唱大音程的时候(大二、大三、大六度音程)更加扩张,小音程(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更加缩小。这就导致合唱和重唱的时候,声乐的律制更加倾向于五度相生律。由此可见,视唱旋律时应该注意各种音程连接的处理,会有助于稳定音准。

上述声乐的律制和钢琴的律制虽然有所差别,但是课程中的视唱训练通常是根据钢琴的固定音准进行的。笔者建议,在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前提下应该有所变通,在某些旋律中钢琴可以采用和弦或者三度双音来弹奏,避免个别音因为律制不同而有所差异,而干扰学生的正常视唱。

关于视唱时候的走音,笔者观察到:通常视唱曲目的音区都不会过高或者过低,可以排除因演唱技巧而影响音准。甚至有时在同一度的旋律发展中,有的学生在视唱时也可能跑音,这时很有可能是气息不稳定、换气不当、对旋律发展不熟悉等因素造成的。出现这种问题时教师可以加以适当的手势,提醒视唱曲目旋律的发展方向,能有助于音准的保持。另一方面,演唱姿势对发声是有影响的,也可能会牵连到音准。建议视唱时背部挺拔,最好手捧书视唱,埋头的姿势可能会影响到发声,从而影响视唱音准。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防止走音视唱的观察推论:前提是视唱曲目为陌生旋律,调式感也还没有确定的时候。当视唱者坐着视唱,并且头埋这看书,很容易跟着向上或者向下的旋律方向跑音。注意气息稳定,当旋律向上或者向下发展的时候,音准向相反的方向注意,一般就能使跑音的现象得到缓解。

2.4 节奏训练

旋律由音符和节奏组成,有了一定的音准概念,要准确表达旋律还需要稳定的节奏。节奏就像乐曲的骨架,相同的音符配以不同的节奏就像穿着相同衣服的不同人一样,还是各有特点,每种节奏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视唱中的节奏训练应该结合划拍方式,不论是边唱边划拍,还是在乐谱下方划出音符时值,都是值得推荐的学习方式。

在视唱中,二拍子或者四拍子的旋律中出现三连音的情况,这种节奏对很多同学来说初次接触都会觉得很不好把握,其实有一个很简单也很适用的节奏训练方法。就是将拍子变成三拍子,三连音变成单拍,四分音符就是三拍,依次类推。熟练掌握旋律的节奏后,再变回原来的拍子,就不难掌握了。其他复杂的节奏也可以多思考解决的方法,采用最有效的方法,仔细分析乐谱,然后放慢速度,慢慢练习。再复杂的节奏都可以被化解,通过训练来逐渐掌握,还可以借鉴指挥图示划拍,更加规范。

2.5 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首音乐作品并非仅有音符,读谱时应该注意表情术语的使用。如果是有标题的音乐,还要学会读标题。通过标题的提示、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加上表情术语的标注、乐句和曲式结构的分析,建立乐曲的整体风格,从而把握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在音乐表达初期,建议严格按照表情术语提示表达,甚至夸张一点去表现,思考其为什么要这样表达。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再次加工、二度创作。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不仅可以提升乐感的训练,更可以逐渐形成属于学习者自己的风格表达。

视唱曲目的篇幅虽然相对短小,且各个视唱曲目的训练任务又各不相同,但是视唱曲目也是音乐作品之一,是有具体音响效果的,在视唱过程中应该注意优美地视唱,积累经验,养成良好的音乐表达习惯。通过视唱训练,以小窥大,积少成多,提升音乐表达能力,增强艺术渲染力,给音乐听众以美的享受。

[1] 缪天瑞.律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 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改组.单声部试唱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许敬行,孙虹.视唱练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 薛明镜.单声部试唱[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 孙从音.基本乐科教程(试唱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调性乐谱乐句
山之高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乐谱:放飞梦想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界定·分析·理解
——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基因密码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