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化与异化原则在英语谚语翻译中的应用

2013-08-15王春阁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归化谚语异化

王 坤,王春阁

(长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长春130012)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的经验总结,通过简单的话语表达了深刻的道理。因此,谚语不仅能够启迪智慧,还可以指导人生。英语谚语既包涵着精美的英语语言又反映了丰富的英美民族文化和风俗,因而,对英语谚语的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准确转换,同时也要考虑文化的恰当转换,以便使中国读者既可以欣赏英语语言的精华,又能了解丰富的民族文化。

1 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原则是由结构主义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翻译家韦努第(Lawrence Venuti)提出来的[1]。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主张译文应尽量顺应、考虑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清除语言文化障碍,在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和认知范围内使译文更容易理解。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以原语文化为归宿,提倡在一定程度上翻译要通过破除目的语的语言规范来保留原语中的异域化特色,照顾原语文化及原作者的遣词用字方式。

2 国内外对归化与异化翻译的研究

在当前翻译理论研究中,归化与异化是两个重要的翻译原则,对此,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西方,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是尤金·奈达(Eugine Nida)和韦努第。尤金·奈达主张归化翻译法,他强调译文的交际功能,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理论。奈达指出,动态对等的目的是,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并尽可能地把原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韦努第是异化翻译法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翻译应“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韦努第在其《译者的隐形》一书中批评了归化翻译的弊端,创立了异化式翻译,以便更好地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差异。翻译学者Robinson也认为“一个好的译本总是要保留原来‘外语’文本中的某些有意义的痕迹”。

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的翻译作品以归化为主要翻译策略,严复认为,翻译必须依据译文读者的社会和历史实际谨慎选择[2]。鲁迅作为我国异化翻译的代表人物最先倡导翻译由归化转向异化。鲁迅提出“宁信而不顺”,认为“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应该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3]。在近几年里,国内的翻译学者对归化与异化也各持己见,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孙致礼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在《中国文学翻译:从归化向异化》一文中提出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孙致礼从我国一个多世纪文学翻译的实践出发,对归化与异化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论证[4]。而蔡平在其《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的论文中提出了与之相对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交流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加深,文化的借鉴与融合日趋明显,文化的异质色彩逐渐淡化。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本国读者通过本国文字了解他国文化,所以译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符合译语规范,这样才能让译文读者理解,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因此在文学翻译中,归化法将始终处于主导地位。”[5]李建军在其《文化翻译论》一书中指出:“在进行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采用归化或者异化的翻译原则来处理”;“要做到通俗易懂的翻译,又不影响文化内涵的传递,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中蕴藏的文化,其次要有所分别地应用归化或者异化翻译原则,最后还要关注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读者的不懂、误解或者曲解,以真正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1]

3 英语谚语汉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在翻译谚语时,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原语文化,译者应尽量使译文传递原文的异域文化特色和深层的内涵。尽管中国人和英美人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情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社会经历方面有相似之处,谚语中所传达出的许多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互译。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还有许多异化来的谚语在中国已得到广泛流传和运用。如美国政治家和科学家Benjamin Franklin的名言“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6],“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发光的未必都是金子)等。然而,由于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历史发展历程不同,体现在各自谚语中的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英语谚语里含有称指词语、喻指词语和习惯表达词语,对于它们的翻译应合理地运用归化与异化原则。

3.1 称指词语

称指词语是用于对事物名称和概念进行指示的词语,包括物质名词、专有名词等概念性词语。英语谚语里有很多人名及地名的词语,这些词语包含历史背景和人物特征,有深刻的喻意,在翻译这些词语时应处理好归化法和异化法的使用,以使读者达到良好的欣赏效果。如:

All roads lead toRome.异化:条条道路通罗马。归化:殊途同归。

Do as they do atRome.异化: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那样生活。归化:入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异化: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归化:伟业非一日之功。

我们知道,从公元前55年开始,罗马统帅恺撒率领罗马军队入侵英格兰,从此罗马人占领大不列颠达400年之久,罗马文化与风俗习惯对英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了解英国历史文化的中国读者来说,上述谚语的异化翻译是能够理解、能够欣赏的,而对一般读者来说,这类谚语的隐含意义比较明显,对上述谚语的异化翻译可以通过字面领略它们的含义。因此,采用异化翻译,既可以保留“原汁原味”,还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但是,对有的谚语中的称指词语,只能采取归化的翻译原则。如: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A good Jack makes a good Jill.夫善则妻贤。

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样样皆通,样样稀松。

Homer是古希腊著名诗人,Jack和Jill是常见的英美普通人名,对上述谚语中的人名翻译如采用异化法,将使读者不知所云。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归化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翻译下面谚语的称指词语时,用异化法更能体现异域风味,也能为读者理解。

Rob Peter to pay Paul.异化:劫彼得,付保尔。归化:挖肉补疮。

The proof of the budding is(in)the eating.异化:要吃布丁味,就得亲口尝。归化:空谈不如实践。

而在对下述谚语中的Pudding(布丁)一词,如使用异化翻译会使译文费解,采用归化翻译更容易理解,效果更好。

Pudding rather than praise.归化:宁要实惠,不要恭维。异化:布丁胜似恭维。

3.2 喻指词语

喻指词语是指用某种事物名词来喻示某种含义。喻指物和喻示含义之间存在某种关联,但喻指物往往失去了其原始的意义,只起到喻示含义的作用。喻指词语经常是一些典故、习语等。如:

Satan reproves sin.归化:魔鬼者责人之罪。异化:撒旦责人之罪。

The Trojans became wise too late.归化:待到醒悟时,为时已晚[7]。异化:特洛伊人醒悟时,为时已晚。

Bring owls toAthens.归化:多此一举。异化:带着猫头鹰到雅典。

Satan(撒旦)是基督教《圣经》中对魔鬼的专称,说他常诱惑人类犯罪,专同神和人类为敌。Trojans(特洛伊人)是欧洲著名的《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在第三个谚语中之所以用owls(猫头鹰)和Athens(雅典),是因为希腊盛产猫头鹰,希腊神话中雅典城守护神的标志是猫头鹰[8]。上述谚语中的喻指词语分别出自故事和典故,与汉语的文化存在差异,只能用归化法翻译,不能简单地用异化法来翻译,因为异化翻译只能让译文读者难以理解它们的真实含义,甚至会造成误解、曲解,也就从根本上消解了翻译的作用,更达不到文化输入和传播的目的。

3.3 习惯表达词语

习惯表达词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习惯表达词语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不同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不同,在其谚语中的习惯表达词语的使用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要掌握好归化和异化原则。

在英美文化中,大多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狗”一词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许多谚语。如:

Every dog has his day.归化:凡人皆有得意日。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归化:谗言害人。

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异化:活狗胜过死狮。

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常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对上述前两个谚语的翻译如采用异化法,将会使中国读者曲解其中的含义,因此,用归化翻译效果更好。而第三个谚语中的“狗”包含的是一个中立的意思,因此采用异化翻译,既能使读者理解含义,又能反映出异域文化的特色。

中国谚语和英美谚语在使用动物或事物的表达习惯方面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在对这类谚语的翻译上,采用归化法更能为中国读者接受。如: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亡羊补牢。(将“马”翻译为“羊”)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露出马脚。(将“猫”翻译为“马)

但对下面谚语的翻译采用异化法更好。如: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异化:一石两鸟。(归化:一箭双雕)

另外,基督教对英美文化影响很大,人们也习惯在生活中引用《圣经》中的词语,英语谚语中常出现“God”(上帝)这个词,在翻译成汉语时常采用归化法。如: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基督教里,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唯一的神,相当于中国人的“天”,因此,上述谚语将“God”一词归化翻译为“天”,更能为中国读者理解。

总之,在日益广泛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往往会感受到不同民族之间强大的文化冲突,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准则、审美情趣等[9]。在谚语翻译过程中同样会出现类似文化差别,笔者认为应当认真研究归化与异化翻译原则的合理应用,要本着保留原语特色、传递文化内涵和通俗易懂的原则,在不影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使用通顺精炼的异化翻译法,更能够传递异域文化的特色,达到文化欣赏的效果。但是当异化翻译会使读者产生误解或曲解时,应采用归化翻译。当今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翻译应体现开放和交流的文化心态,以平等的态度来善待和引进各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丰富民族语言,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发展。

[1] 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艳萍.从历史层面看中国近现代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魅力中国,2010(6).

[3] 舒敏.论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4]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

[5] 蔡平.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J].中国翻译,2002(5).

[6] 林碧英.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7] 朱新华.汉英英语谚语手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8] 彭光谦.英语谚语[M].北京:对外贸易出版社,1981.

[9] 林竹梅.语篇翻译在景区英文解说中的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归化谚语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说说谚语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