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三磷酸腺苷快速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观察

2013-07-26聂云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室上性阵发性腺苷

聂云

临床中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药物和方法有许多,我院临床治疗主要以三磷酸腺苷为主,但是采用传统用药方式和剂量,经常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患者心脏停搏过长时间,诱发阿-斯综合征等。因此,控制临床用药剂量治疗PSVT,对于这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1]。本研究选取入我院进行治疗的PSVT患者27 例,快速静脉注射小剂量三磷酸腺苷进行治疗,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入我院进行治疗的PSVT 患者54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 例,女26 例;年龄9 ~57 岁,平均(34.5 ±4.6)岁;病程0.7 ~8.0 年,平均(3.2 ±1.5)年;心电图检查心率168 ~228 次/min,平均(190 ±28)次/min;发作时间33.0min ~27.2h。排除标准:不良影响因素,发作前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 个t1/2以上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进行治疗,取三磷酸腺苷20mg 快速静脉注射。研究组监测患者体征及心率变化,在肘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取三磷酸腺苷10mg 快速静脉注射,然后快速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0ml,密切观察患者PSVT发作情况和不良反应,如果5min 内不能终止,则增加剂量;如果无效,采取其他措施。

1.3 指标观察 治疗过程连续记录Ⅱ导联心电图或实施全程心电监护,监测患者血压及记录患者不适情况。观察患者复律时间(为静脉注射腺苷至PSVT 终止的时间)、注射腺苷后的心电图变化、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三磷酸腺苷治疗总有效率和静脉注射起效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中一次注射终止发作19 例,二次注射后终止发作6 例,注射无效使用其他方法治疗2 例,三磷酸腺苷治疗总有效率为92.6%;静脉注射起效时间10 ~53s,平均(14 ±3)s。对照组一次注射后终止发作23 例,注射无效使用其他方法治疗4 例,三磷酸腺苷治疗总有效率为85.2%;静脉注射起效时间为7 ~68s,平均(17 ±4)s。两组患者三磷酸腺苷治疗总有效率和静脉注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不良反应 静脉注射10min 内研究组患者仅3 例出现胸闷、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10min 后消失,1 例出现窦性停搏,其余不良反应均为使用剂量加大后发生。静脉注射10min内两组患者窦性停搏、室性异及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3 讨论

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PSVT 的发生非常突然[2],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把握时机,确保药物迅速见效,以免因为心率过快加重患者身体负担,进而引发其他病症,威胁患者生命和安全。终止PSVT 的关键在于刺激迷走神经、药物复律与电复律,因为药物复律见效较快[3],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频率较高。常用的药物有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及三磷酸腺苷等,这些药物在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方面各具有一定优势,与其他几种药物相比,三磷酸腺苷转复成功率和转复速度上更有优势。因此,临床治疗中,经常将三磷酸腺苷作为终止PSVT 的首选药物,尤其是病情较为危急的患者。药物在进入人体后迅速发生酶解反应生成腺苷,与房室结区腺苷A1 受体结合,对房室结产生负性传导作用,同时还能抑制房室结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增强迷走神经张力[4],因此,能够达到终止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的效果,广泛应用于PSVT 的转复治疗中。三磷酸腺苷t1/2超短,大约在10s,快速静脉注射后20s 内即能达到高峰,因此进行静脉注射时必须快速,临床中治疗失败多是由于注射缓慢造成,所以必须注意注射速度。此药物效用基本会在2min 后消失,且无后续作用,因此也不影响其他药物的使用,但由于个体差异,药物在用量和途径上会因个体的不同而产生一定变化[5]。

本研究采用推射三磷酸腺苷的方法终止患者PSVT,在首次注射无效5min 后实施二次加大剂量注射,对患者身体无负担,且不存在重复用药危险性,因此应用性非常强。临床多个报道证实,此药物除了快速、高效等特点外,大剂量的使用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头昏胸闷、恶心呕吐、窦性停搏、室性异搏、呼吸困难以及阿-斯综合征等。因此,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减少使用剂量,控制不良反应,是临床研究新的重点。本研究小剂量三磷酸腺苷的终止疗效与临床报道结果较为一致,10mg 以下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加大剂量后不良反应随之增多、加大,临床应用需注意。

综上所述,小剂量快速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终止PSVT 的效果较好,起效时间快,不良反应轻,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1 郝翠平. 三磷酸腺苷治疗妊娠合并阵发性窒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学,2007 (18):85.

2 孙理社. 普罗帕酮与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2 (17):183 -184.

3 唐中坤. 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代替腺苷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22):79 -79.

4 迟侃. 三磷酸腺苷静脉注射终止婴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 例[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 (22):93.

5 滕国旗. 三磷酸腺苷与维拉帕米治疗PSVT 的对比研究[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 (3):269 -271.

猜你喜欢

室上性阵发性腺苷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