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研究

2013-07-26贾百全彭跃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血尿酸颈动脉硬化

贾百全,徐 亮,杜 华,彭跃华,吴 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公众的危害日益突出,心血管疾病的本质是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异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是反映大动脉硬化的良好指标。本研究以IMT 作为评价大动脉硬化的指标,了解动脉硬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指导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5—12 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6 例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诊断根据2004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试用本)标准:收缩压 (SBP)≥140mmHg (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即为高血压。排除代谢综合征、痛风、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89 例(CAS组),平均IMT 为(1.18 ±0.16)mm;无颈动脉粥样硬化97例(对照组),平均IMT (0.88 ±0.12)mm。

1.2 一般检测 测量体质量(kg)、身高(m)、计算体质指数(BMI) =体质量/身高2。台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同时采集性别、年龄等资料。

1.3 颈动脉超声检查 采用日立EUB -6500 超声诊断仪,7.5 ~10MHz 高频探头,由超声室固定人员检测。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前部。探头置于患者颈部纵横扫查,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IMT。将IMT≥1mm 定义为颈动脉硬化[1]。

1.4 实验室指标 所有患者均空腹12h 后,清晨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 反应蛋白(hs -CRP)、血尿酸(UA),仪器为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 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BMI、SBP 和脉压 (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组别 例数 年龄(岁)高血压病程(年)BMI(kg/m2)SBP(mmHg)DBP(mmHg)PP(mmHg)CAS 组 89 70.3±6.7*20.4±6.9*26.34±1.78* 163±24* 95±12 79±17*对照组 97 64.2±5.5 13.3±5.4 24.59±1.95 148±19 94±10 65±15

表2 两组血生化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biochemical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血生化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biochemical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组别 例数 FBG(mmol/L)TC(mmol/L)TG(mmol/L)LDL-C(mmol/L)HDL-C(mmol/L)UA(umol/L)hs-CRP(mg/L)CAS 组 89 7.05 ±2.13 5.76 ±1.07* 2.04 ±0.88 3.42 ±1.29* 1.13 ±0.09 421.01 ±136.10* 5.46 ±3.16*对照组 97 6.31 ±0.87 4.62 ±0.58 1.86 ±0.79 2.55 ±0.83 1.20 ±0.13 369.11 ±76.26 3.26 ±1.21

2.2 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TC、LDL -C、UA及hs-CR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FBG、TG 和HDL -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全身血管病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2],颈动脉IMT 是AS 的重要观测指标,因此超声测量颈动脉IMT 可作为反映全身AS 的一个“窗口”[3-4]。AS 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本组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的年龄、病程长、肥胖程度、血压、TC、LDL -C、UA 和hs -CRP 水平与AS 的形成关系密切。

随着血管壁的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弹性较差的胶原纤维增生多于弹力较强的弹力纤维,二者比例失衡,使血管壁增厚,顺应性降低,导致全身AS 的发生发展[5]。本文CAS 组平均年龄大于对照组,也充分提示高龄是AS 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是AS 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血压升高可引起血管壁张力发生改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厚,形成动脉粥样斑块[6]。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负荷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与血压升高持续的时间有关[7-8]。本组资料CAS 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SBP 和PP 明显大于对照组,提示高血压对内膜的损害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加重。已经公认肥胖和高脂血症是AS 的确切危险因素。炎症是全身AS 的重要特征[9],hs -CRP 是炎症的一种敏感性指标,参与了AS 的发生、发展及预后[10]。Saijo 等[11]的研究发现,UA 水平和动脉壁僵硬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CAS 组的UA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支持相关文献研究结果[12-15],这说明血UA 在CAS 形成进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其机制如下:(1)UA 的增高可促进LDL-C 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自由基,介导多种氧化前体对血管内皮的损伤[16];(2)尿酸盐结晶的析出,沉积于血管壁,诱发局部炎症反应,直接损伤血管内膜[17-18];(3)UA能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增加动脉栓塞的可能[19]。

总之,年龄、肥胖、高血压病程、血压控制情况、血脂代谢紊乱、血UA 和hs-CRP 水平等在颈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做到积极控制血压,改善脂质及UA 代谢,对预防AS、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 赵新民,汪风荣,刘永杰. 超声对颈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 (5):2442 -247.

2 朱文晖,李瑞珍,肖际东,等. 应用超声评价颈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J].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 (2):250 -251.

3 陶寿淇. 我国血脂异常治疗现状的调查[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 (1):15 -17.

4 Nambi V,Chambless L,Folsom AR,et al. Carotid intima - media thickness and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laque improves predi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the ARIC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study [J]. J Am Coll Cardiol,2010,55 (15):1600 -1607.

5 陈芳,洪小苏,陈建昌,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硬化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 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7,27(3):432 -433.

6 Takiuchi S,Kamide K,Miwa Y,et al. Diagnostic value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plaque score for predicting target organ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 J Hum Hypertens,2004,18 (1):17 -23.

7 江风,邓辉胜,魏宗德,等.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2):96 -98.

8 赵建强,来春林,刘晓红,等. 老年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曲线下面积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 (7):767 -769.

9 Shyy JY,Chien S. Role of integrins in endothelial mechanosensing of shear stress [J]. Circ Res,2002,91 (9):769 -775.

10 刘爱学,王蕴,吴颖,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C -反应蛋白血尿酸和补体的相关性[J] . 实用老年医学,2008,22(4):257 -259.

11 Saijo Y,Utsugi M,Yoshioka E,et al. Rdationships of C -reactive protein,uric acid,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to arterial stiffness in Japanese subiects [J].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2005,19(11):907 -913.

12 杨俊,唐海滨,胡艳文,等. 血尿酸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关系探讨[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2 (2):159 -161.

13 刘莹. 老年高血压患者高危因素的调查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 (9):1482.

14 任延平,黄若文,张春园.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哇巴因水平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J] .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 (10):3256.

15 李莉,徐迎红,徐燕,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1763.

16 罗健康,胡耀东,詹庆丰,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大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J] .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834 -1836.

17 邓紫玉,杨亚晖. 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与血尿酸的相关性研究[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 (1):111 -113.

18 李子彬,刘宁.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血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1326.

19 Kannelis J,Kang DH. Uric acid as a mediator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intlam mation and vascular disease [J]. Semin Nephrol,2005(25):39 -42.

猜你喜欢

血尿酸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