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013-07-22姜朝芝

关键词:口算训练培养

姜朝芝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先从口算能力着手,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做到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有持之以恒的心态,坚持做好每课一练。

【关键词】口算 培养 训练

口算也称心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本人的体会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做到从具体到抽象,也就是从看算式填得数到听算式填写得数的过程。对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教学态度,有执着的毅力做好每课一练。要对此项实施到位必须做到四点。

一 使计算直观形象

从运算形式看,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这正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吻合,与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相吻合,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最实用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口算形式。比如,教学建立9+4的表象:先出示装有9个皮球的盒子,另外再准备4个皮球,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个皮球?”很快有学生说:“我从盒子外面的4个皮球中拿1个皮球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个皮球,外面还有3个,一共13个。”本人表扬了这个同学说得好,并说明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即看到9就想到9和几凑成10。这样,表象建立了,口算的准确性也就有基础了。

二 理清算理帮助口算

基本的口算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应重视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8+3=11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8比10少2,求8与3之和时应把3分成2和1,8与2组成10,10加1得11,同时画出口算8+3=11的思维过程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3+8”怎样算。学生理解了算理,也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在此教学中实际上也在无形中向学生透露了一种“解决问题要多样化”的教学思路,就像人们所说的“条条道路通罗马,只看你想选哪一条”。

三 说理训练助口算

抓好说理训练,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口算虽说要让学生一口得出结果,但是在最先接触的时候对于口算的过程不容忽视,一定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清清楚楚地表达完整。只有把这个环节做好了,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才知道其中的算理,计算能力才会提高。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13-8=?”,问学生“13-8等于几呢?”“等于5。”又问:“是怎样想出来的?”“做减法,想加法。”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教师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四 教给学生口算的方法和规律

当学生都能熟练基本口算之后就应转入拔高训练,即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

1.用“凑十法”口算

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

第一,加数“凑整”。例如,“14+5+6=?”启发学生: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第二,运用减法性质“凑整”。例如,“50-13-7=?”启发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总结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口算比较简便。

第三,加减混合“凑整”。例如,“76+9-16=?”可以先减在加使数凑整。

第四,连乘中因数“凑整”。例如,“25×14×4=?”25与4的积是100,可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400。

2.运用“分解法”口算

就是把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如25×32,原式变成25×4×8=100×8=800。

3.运用一些速算技巧进行口算。

第一,首同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其中一个十位上的数加1再乘以另一个数的十位数,所得积作两个数相乘积的百位、千位,再用两个数个位上数的积作两个数相乘的积的个位、十位。例如,14×16=244(4×6=24作个位、十位、(1+1)×1=2作百位)。

第二,头差1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较大的因数的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例如,48×52=2500-4=2496。

第三,采用“基准数”速算。例如,623+595+602+600+588可选择600为基数,先把每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数与项数的积。

第四,掌握一些运算规律。例如,两个分母互质数且分子都为1的分数相减,可以把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把分母的差作分子;两个分母互质数且分子相同,可以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相减的差再乘分子作分子,等等。

4.熟记常用数据

例如,1~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各自的积。

教师除了做好以上而外,还应该根据各年级以及各班级的具体情况做好分析,适当的增减内容,使师生配合默契,最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口算训练培养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