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2013-07-01赵大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体征乙型肝炎肝功能

赵大现

(四川省南江县沙河中心卫生院,四川 南江636621)

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赵大现

(四川省南江县沙河中心卫生院,四川 南江636621)

目的 探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对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乏力、肝区不适、消化道症状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且研究组治疗后的乏力及肝区不适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3.98,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ALT、AST、TBil、AIb等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另外研究组治疗后ALT、AST、TBil、AIb等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4.22、3.84、5.67)。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HBV DNA、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而HBsAb阳性率则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9、3.79、6.34,P<0.05)。结论 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本研究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对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治疗,并与采用澳泰乐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1.638 ±12.36)岁;病程5~16年,平均病程(7.31±2.30)年;其中轻度28例,中度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澳泰乐颗粒(国药准字Z20050837,吉林敖东集团力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1]。治疗组给予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沙参15g、苦参12g、丹参30g、车前子15g、生地15g、苍术12g、白芍15g、茵陈15g、虎杖15g、川石斛15g、泽泻15g、半枝莲15g、板兰根20g、生甘草6g共14味中药组成。对于其中神疲乏力甚者加用炙黄芪15g、党参15g、桑寄生15g;对于胀满甚者加用柴胡9g、生枳壳9g、青皮9g;对于腰膝酸软者加用枸杞子15g、怀牛膝15g、女贞子15g。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一共3个疗程,随访半年[2]。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对比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乏力改善、肝区不适改善、消化道症状改善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且研究组治疗后的乏力及肝区不适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3.98,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对比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

由表2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后ALT、AST、TBil、AIb等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另外研究组治疗后ALT、AST、TBil、AIb等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4.22、3.84、5.67)。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nALT (U/L) AST (U/L) TBil (μmol/L)AIb研究组32治疗前121.35± 35.33 35.32± 6.25治疗后43.62± 15.22*#60.25± 20.35 45.23± 17.36 30.54± 11.28*#19.95± 9.20*#46.22± 6.11*#对照组32治疗前114.36± 30.16 37.32± 5.87* 35.13± 5.24治疗后73.45± 17.63* 65.30± 18.64 42.36± 18.92 45.31± 13.22* 32.61± 11.64*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HBeAg转阴与HBsAb情况比较

由表3可知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HBV DNA、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而HBsAb阳性率则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9、3.79、6.34,P<0.05)。

3 讨 论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3,4]。乙肝病毒感染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HBV感染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5]。我国是世界最大人口国,也是HBV感染的高发地区,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l~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仅为0.96%,青壮年乙肝罹患率最高[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7]。这些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成为我们各级卫生组织需要关注的重点。根据笔者多年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经验总结,确立养阴柔肝、化湿解毒的基本立法原则,根据症状酌情加味,同澳泰乐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HBeAg转阴与HBsAb情况比较 [例(%)]

[1] 郝大林.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4):330-333.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3-24.

[3] 聂红明,董慧琳,高月求,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设计要点[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23(4):486-489.

[4] 高月求,姚嫣,李曼.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效应分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7):710-713.

[5] 任红.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难点与热点[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 20(2):81.

[6] 谢榕,江建宁,苏明华,等.慢性乙型肝炎经治患者核苷类药物再治疗的效果与耐药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30(8):478-483.

[7] 高志良,谢冬英,林炳亮,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优化治疗策略浅淡[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2):154-157.

R512.6+2

B

1671-8194(2013)27-0226-02

猜你喜欢

体征乙型肝炎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