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3-07-01尤传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米沙坦血压高血压

尤传静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江苏 沭阳 223600)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观察

尤传静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江苏 沭阳 223600)

目的 对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评价与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主要对替米沙坦的长效降压效果,持续时间,安全性,耐受程度及副作用等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 选取本医院在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患者的用药时间均持续为8周,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动态监视。结果 在经过替米沙坦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共有28例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其中有12例患者疗效较为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3.3%。结论 替米沙坦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是较为明显的,其24h的降压作用值得肯定,并且降压稳定,没有呈现出昼夜降压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替米沙坦在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中的疗效值得认可和临床推广应用。

替米沙坦;老年;高血压;治疗;效果

替米沙坦是一种常见的口服药,具有见效快的特点,经常被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其主要是作为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发挥作用。替米沙坦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较高效率的阻滞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从更大程度上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组织重构作用[1]。本医院在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共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30例,使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现将其降压效果、耐受程度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观察等基本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本医院在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分别占患者总数的53.5%和46.5%。患者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的标准及分级诊断。男性患者的年龄范围在54~76岁,平均年龄范围在65.5岁,女性患者的年龄范围在55~79岁,患者平均年龄水平为65.0岁。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共有22例,其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6例,分别占72.7%和27.3%。2级高血压8例,其中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3例,分别占62.5%和37.5%。

患者的并发症类型主要体现在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几种类型,分别有9例,2例和19例。各类继发性高血压、6个月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史、急进性高血压、2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不全及肝肾功能不全均不得入选。

1.2 具体方法

所有患者在均在每日7:00~9:00服用替米沙坦,服用剂量为40mg/d,但是所有患者在接受替米沙坦治疗1周末降压不满意。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加大剂量,替米沙坦的用量由40mg/d改为80mg/d。患者的服用剂量可以根据不同的患病级别进行剂量确定。1级高血压服用替米沙坦40mg/d者,一共有18例,例,服用替米沙坦80mg/d者,6例。2级高血压服用替米沙坦40mg/d者,4例,服用替米沙坦80mg/d者,4例。

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以及停药之后均需要按照每周测血压3次的频率进行血压测量, 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均需要以3次血压平均值作为实际血压。治疗开始之后测量血压的时间为每周1、3、5早9:00测血压1次。血压测量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保持各方面条件一致,保持血压测量由同一人测定,同一水银柱血压计,同一袖带测量右上臂血压。另外,在治疗前后还应该对与血压状况有关的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查。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主要参照卫生部规定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DBP)下降>10mmHg(1mmHg=0.133kPa)并达到正常或DBP虽未下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有效:DBP下降未达10mmHg但已经降至正常血压范围,或较治疗前下降10~20mmHg者,或收缩压(SBP)下降>3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

2 结 果

在经过替米沙坦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共有28例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其中有12例患者疗效较为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3.3%。见表1。

表1 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状况改变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群体的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有效地降低血压可以从很大程度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资料显示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血压降低的情况下会下降显著下降20%左右,脑卒中下降30%以上[3]。

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大量循证医学实验证实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能延缓心室重塑,并且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阻止心室扩大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改善心肌重构。因此,患者的抗心力衰竭功能便会大幅度提高,寿命也因此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患者的抗心力衰竭功能的提高会更加有效的保护肾功能,延缓肾病发展,逆转心室肥厚。

替米沙坦具有作用持久的特点和优势,抑制效应持续可以长达24h。更为重要的是替米沙坦的药物作用不受食物影响,给药后3h降压效应逐渐明显。替米沙坦的半衰期>20h,因此不需要很高的使用频率,每天服药1次应用,血压即可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夜间和清晨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高峰时间段,替米沙坦可以在夜间及清晨低血药浓度时保持较好的降压效果,从而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由于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十分重要,口服一次,有效维持24h的降压作用,可以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血压波动,更好的维持患者身体健康。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在经过替米沙坦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共有28例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其中有12例患者疗效较为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3.3%。

另外,还有相关的实验证实,替米沙坦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控制血糖[4]。针对这一现象,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高血压病需要长期的降压治疗,对降压药物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作用持久,效果稳定,不引起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等几个方面。降压治疗效果是关系到患者预后以及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概率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替米沙坦在这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著的,能选择性、竞争性地与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Ⅰ)受体结合而阻断其作用,而发挥降压效应[5]。该药具有缓和持久的降压效果,见效快并且持续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不受食物影响,药物疗效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心脏局部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长期应用替米沙坦,血浆AngⅡ水平升高。血浆和心血管组织中醛固酮降低。血浆和心血管组织没有醛固酮逃逸现象,对减轻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5]。

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呈现出了人数多并且血压控制率较低的特点,平均控制率仅为 6.1%。实践证明,如何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是关系到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关键措施。总之,替米沙坦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是较为明显的,其24h的降压作用值得肯定,并且降压稳定,没有呈现出昼夜降压之间的差异性,血压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替米沙坦在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中的疗效值得认可和临床推广应用。

[1] 祝云霞,戚亚娟,金锡臻.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05.

[2] 张学清.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 2010,30(19):3066-3067.

[3] 杨亚琴.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0,18(12):1806.

[4] 刘学辉.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86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4):412.

[5] 刘雨田,韩泰.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效果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0,21(9):1670.

R544.1

B

1671-8194(2013)27-0130-02

猜你喜欢

米沙坦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双层片处方工艺研究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