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定位活检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3-07-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癌灶组织学宫腔镜

李 琳 张 婧 周 敏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湖北 襄阳 441021)

宫腔镜定位活检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李 琳 张 婧 周 敏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湖北 襄阳 441021)

目的 探讨宫腔镜定位活检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将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分段刮宫法刮取子宫内膜行病理诊断,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定位活检。比较两组癌灶检出率及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组织学结果。结果 观察组(n=50)定位活检病理确诊为47例,癌灶检出率为94.00%(47/50);对照组(n=50)病理学确诊26例,癌灶检出率为52.00%(26/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定位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子宫内膜息肉,22例(占44.00%);子宫黏膜下肌瘤,12例(占24.00%);子宫内膜单纯样增生,7例(占14.0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占10.00%);子宫内膜癌,4例(占8.00%)。结论 宫腔镜定位活检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诊断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宫腔镜定位活检;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左右。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早期发现以及准确诊断对其手术及预后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1]。传统的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方法为子宫内膜分段诊断性刮宫,然而如果盲目地进行刮宫往往不准确,很可能会遗漏位于宫角深部以及黏膜下肌瘤后方的小癌。有20%的子宫内膜区域刮不到[2]。现代宫腔镜技术在早期子宫癌的临床诊断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子宫内膜癌的误诊或者漏诊率。现将具体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6~70岁,平均(52.20±11.02)岁;阴道流血患者数33例,月经紊乱患者数40例,其他症状为27例。并发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为:合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30例,不孕11例。将本组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在年龄、临床表现以及高危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的分段刮宫方法对子宫内膜进行刮取,并行子宫内膜病理学诊断与检查[3];观察组全部患者均行宫腔镜诊断与检查,仪器主要采用德国STORZ宫腔检查镜,于直视条件下定位宫腔病变发生部位以及范围等,然后对可疑的部位进行组织学活性检查[4]。具体方法为:对于不规则出血患者而言,应采用抗生素止血药物治疗后再行常规的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患者行B超检查之后采用宫腔镜检查,对于出现宫腔内膜病变的患者而言,宜采取定位活性检查,术后对患者再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德国产WISP持续灌流宫颈镜进行诊断与检查,患者接受检查之前在宫颈处应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麻,然后将其置入宫腔镜之中,主要顺序为:宫底、子宫前壁、后壁、两侧壁以及宫颈管等位置对子宫内膜的形态、厚度以及色泽等方面的指标进行检查,若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子宫肌瘤、内膜息肉瘤以及异性血管等异常情况时,那么此时需要对其置入活检钳进行内膜定位活检,且将组织送检。将上述2种方法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癌灶检出率及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组织学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计量数据以“n(%)”的形式进行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癌灶检出率对比

观察组(n=50)定位活检病理确诊为47例,癌灶检出率为94.00%(47/50);对照组(n=50)病理学确诊26例,癌灶检出率为52.00%(26/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χ2=11.202)。

2.2 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组织学结果分析

见表1。由下表可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定位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单纯样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以及子宫内膜癌等。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数最多,其次为子宫黏膜下肌瘤。

表1 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组织学结果(n=50)

3 讨 论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由于解剖学的特点,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和确诊远不如子宫颈癌方便可靠。目前尚无成熟、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对有症状或疑诊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传统的诊断方法是通过分段诊刮刮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盲目性,易遗漏一些较小的局限性病灶[5]。阴超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能够作为绝经后出血以及阴道排液患者常规诊断检查的初步。然而,阴超图像并非为临床诊断,这就是说阴超诊断结果并非为“金标准”,单纯超声检查不能发现直径在2mm以内的宫内占位性病变[6]。若阴超显示的图像出现异常或者图像正常而患者持续表现症状时,那么应该行宫腔镜诊断检查,且在病灶部位取活检[7]。诊断性刮宫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然而由于存在盲视手术,完全靠术者的经验来进行,随机取样,提供的信息有限,特别是对于绝经后患者,部分内膜菲薄,病灶局限,有部分患者甚至很难刮出内膜,诊刮常不能明确诊断,对临床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者必须行官腔镜检查[8]。宫腔镜检查是否会造成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腹膜腔内扩散及与预后的关系,一直是临床医师争论的焦点问题。虽然目前尚无循证医学的资料证实膨宫介质及膨宫压会造成内膜癌的扩散,但如在官腔镜检查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时,应尽可能地降低膨宫压力,缩短操作时间。

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两组癌灶检出率对比、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组织学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n=50)定位活检病理确诊为47例,癌灶检出率为94.00%(47/50);对照组(n=50)病理学确诊26例,癌灶检出率为52.00%(26/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定位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单纯样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以及子宫内膜癌等。综上所述,宫腔镜定位活检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1] 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癌系[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52-478.

[2] 孟跃进,杜洁华.电视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生殖与避孕,2006,26(5):320-321.

[3] 徐立礼.子宫内膜癌的诊疗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81,8 (3):128-129.

[4] 温宏武.宫腔镜用于诊断宫腔镜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1):810-812.

[5] 夏恩兰.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4):199-201.

[6] Dueholm M,Lundorf E,Uanscll E S.Evaluation of the uterine cavity with resonance inlaging,mmsvaginal sonography,hysteroeonographie examiraaiou,and diagnostic eteril,2001,76(2):350.

[7] 冯力民,夏恩兰.官腔镜诊断官腔内病变的几个焦点问题[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3):163

[8] 潘家兴,陈小玲.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4):152-153.

R737.33

B

1671-8194(2013)27-0062-02

猜你喜欢

癌灶组织学宫腔镜
探讨CT对乙肝肝硬化相关性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乳腺癌多发性癌灶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研究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超声评分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