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

2013-06-07杨跃进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评量心肌梗死病情

杨 丽 杨跃进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38;2.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北京 10003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的突然闭塞导致的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病情紧急且凶险,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患者在经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理受到严重打击,对疾病产生恐惧,极度缺乏安全感,当心理压力过大时将出现严重的焦虑或抑郁情绪[1]。当焦虑和(或)抑郁症状的出现,使得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成为可能,风险较大。现采用心理护理方式对新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疏导和排解,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新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询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联合心肌酶学检查和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其中,男32例,占53.33%,女28例,占 46.67%;年龄 32~68 岁,平均(42.2±5.6)岁。将 60 例 AMI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由其主治医师详细询问并记录其病史,记录病情,同时给予常规心内科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B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病房护士通过口头宣教的方式对B组患者讲解入院须知,将该院的住院环境、作息时间、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A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心理培训后的护士进行系统、全面、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主动关心患者的身体状况,积极与其交流,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耐心解释病情,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后,对焦虑患者通过“认知行为技术”[2]进行指导,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同时避免疲劳、疼痛、噪声等刺激,避免悲观、愤怒等消极情绪的产生,对抑郁患者通过精神或心理疗法进行对其认知进行纠正和帮助,鼓励患者将心中的疑虑、痛苦倾诉出来,多采用称赞和鼓励性的语言,减轻其思想压力,帮助患者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同时给予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在患者病情稳定和出院前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3]和抑郁自评量表(SDS)[4]测验,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充分评估。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基本情况。收集两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和出院前进行的两次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从而对其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研究心理护理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两方面的作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发生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A组和B组的SAS评分结果在病情稳定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的心理护理后,A组出院前的SAS评分与病情稳定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对于焦虑症状的改善具有肯定作用。从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x±s,分)

2.3 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经过不同的心理护理后,A组出院前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病情稳定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前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抑郁情绪。见表3。3讨论

表3 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x±s,分)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情的凶险和严峻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5]。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很多患者的心理难以接受,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产生怀疑,给其工作和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情绪。而部分患者因面对死亡的威胁,对生命丧失了追求,悲观、消极[6],抑郁情绪的产生使得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然而最新研究证明,焦虑、抑郁情绪大大增加了心肌梗死再发的风险,病死率增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身体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比较突然,患者一时间难以承受,加上死亡的威胁,使得患者产生严重的恐惧情绪[7]。同时对于疾病转归的不确定性,部分患者表现为焦虑,由疾病引发的消极情绪,部分患者出现抑郁。而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对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产生作用,患者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此时心脏的耗氧增加[8],患者发生再次心肌梗死和其他心功能异常的风险增大。加强AMI患者[9]的心理护理,使得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增加,了解病情的转归,重新建立信心[10],当患者出现焦虑和(或)抑郁情绪时,及时进行排解,提高指导和帮助。通过各种方法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排解和宣泄,保持患者的身心愉快,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和生活,避免了负面情绪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通过心理护理配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韩梅.早期心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1):1626-1628.

[2]曾影红,张晓璇.心理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7):609-611.

[3]刘雯,卢惠娟,胡雁,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预测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70-73.

[4]Huffman JC,Smith FA,Blais MA,et al.Anxiety,independ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is associated with inhospital cardiac complication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Psychosomat Res,2008,65(6):557-563.

[5]Carney RM,Freedland KE,Steinmeyer B,et al.History of depression and survival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Psychosom Med,2009,71(3):253-259.

[6]Pettersen KI,Reikvam A,Rollag A,et al.Understanding sex differences i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follow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 J Cardiol,2008,130(3):449-456.

[7]朱霞东,邹文华,王民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3):245-247.

[8]武婷,陈珊,杜晓晖,等.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3):56-57.

[9]祝雪莉,项美香.黛力新配合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0):17-18.

[10]武士云,朱继来,宋卫东.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6):568-570.

猜你喜欢

评量心肌梗死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