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偏离度、行业结构偏离度与竞争力评价:重庆例证*

2013-05-04张应良

关键词:份额第三产业产业结构

张应良,周 庆

(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一、问题提出

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产业结构的合理转换能力即产业结构优化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钱纳里、赛尔奎因提出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长期波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赫希曼提出了产业结构的非均衡增长理论(主导部门理论)。孙广生(2006)认为经济波动实际上是各个产业波动的综合效果,各行业的波动幅度一般都要大于整个宏观经济,各产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在长期内有较好的相关性。曾铮(2008)认为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王丽英等(2010)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可忽视。

从上述文献中可知,产业结构优化及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及竞争力水平,可以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的总态势,并为当地政府对经济阶段评判和主导产业选择提供理性依据。近年来,重庆市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十一五”规划时期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工业生产总值亦突破了万亿元。但重庆市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其产业内主导产业优势是否明显,其竞争力水平是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些问题关系到重庆市未来经济发展态势与可持续化发展进程,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

二、偏离份额分析的方法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是1943年Creamer D提出,并由周起业、刘再兴在20世纪80年引入中国的。其基本原理为在选定时间范围和背景区域内,把区域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并将其所处的更大区位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或标准区域,在[0,t]时段内区域j第i个产业的增长量Gt可以分解为份额分量Nij、结构偏离分量Pij和竞争力分量Dij。其中,份额分量Nij表示区域j第i个产业按照全国的增长速度而产生变化量;结构偏离分量Pij表示区域j第i个产业按照全国i产业增速增长与按照全国所有产业增速增长的偏离值,Pij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竞争力分量Dij表示区域j第i个产业的增值与按照全国i产业增速计算的增值的偏离值,Dij值越大,表示竞争力水平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其表达式如下:

上式中,Bij,0表示i区域j产业基期的总产量,S*为全国在[0,t]时段内经济增长总水平,S*i为i区域在[0,t]时段内经济增长总水平,为i区域j产业部门在[0,t]时段内的变化率。

上述方法是基于静态数据研究的,亦称为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是研究地区产业的产业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方法,但其无法显示时间维度的动态变化趋势,而动态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则在此基础上引入时间维度,其表示如下:

其中,Mij,t表示 t时期 j地区 i产业的增值,Mij,t-1表示 t-1 时期 j地区 i产业的增值。

三、重庆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及竞争力分析

本文将全国作为参考系,以2005年为基期,2010年为报告期,将重庆市2005—2010年间的相关数据除去价格因素处理后进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表1 2005—2010年重庆市动态偏离份额总体分析(单位:亿元)

从表1可以看出,重庆市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六年来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4.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3个百分点,2010年更是呈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但是我们注意到其产业结构并不十分合理,结构分量P在这六年间平均值只达到了0.70,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有的年份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没有显著变化的趋势,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产业结构高级化迫在眉睫。竞争力水平起点较全国平均水平低,但在2007年之后有明显改善,竞争力水平高速发展,证明“十一五”规划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正在逐步发挥作用,但是,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表2 2005—2010年重庆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 (单位:亿元)

从表2可得到以下结论:

①重庆市第一产业呈现持续稳步发展的总体趋势,但结构分布略显不合理。2005—2006年间重庆农业经济份额在整个地区经济中所占比例迅速由13.4%降至9.9%,2006年以后基本上保持在10%以下(除2007年为10.3%),说明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工业为主,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虽然农业生产总值在重庆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减少,但重庆市农业呈现相对稳健发展趋势,2007—2010年间重庆市农业发展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1到2个百分点,从份额分量上看保持稳定水平,竞争力在2005年以后也基本保持稳定水平,略高于全国水平。但应注意到重庆市农业结构分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不够合理,结构分量在六年间都是负值,且没有明显的好转趋势,笔者认为这是由于自然禀赋因素和重庆市重工业、轻农业的倾向有关。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农业布局,促进农业规模化、生态化及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期有效机制是改变农业发展布局的重中之重。

②重庆市第二产业发展态势强劲,竞争力水平迅速提高,基本上步入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自2007年以后,重庆市工业生产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已超过50%,在2010年达到55%,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论,重庆基本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2005—2010年重庆市工业生产总值增速均高达17%以上,2010年甚至达到了22.7%,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从竞争力分量上看,重庆市竞争力水平大幅提高,竞争力分量在2007以后呈现爆发式增长,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从产业结构分量上来看,虽然每年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产业结构优势并不明显,其6年均值为22.18亿元,与竞争力水平比其优势不大。笔者认为这是由于重庆是一个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老化,产业结构低端化等因素造成的。发展新兴工业及提升传统工业将是下个阶段工业发展的重点。

③重庆市第三产业持续发展,所占经济份额有所回落,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自2005年以来,第三产业占总体经济份额从41.5%降至36.4%,但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从 2006年的1 649.2亿元增至2010年的2 881.08亿元,其发展速度在调查期间基本上维持12% ~13%,在2007—2010年后,其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到3个百分点。笔者认为由于重庆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农业和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总产值份额变小是符合工业化发展中期的规律的,由其发展速度来看,其发展态势比较良好。从结构分量上来看,重庆市在全国平均水平线上下小幅浮动,说明其结构分布优化趋势尚不明朗,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从竞争力分量上看,其基本上呈现上升的趋势,略高于全国基本水平。这说明重庆市第三产业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仍处在产值上升期、产业结构优化及竞争力水平上升期,政府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促进新的增长极形成。

四、重庆市行业结构偏离度及竞争力分析

由上可知,重庆市现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从发展速度上和所在权重上都保持相对的优势,第一、三产业高于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三次产业都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困境。因此,详细分析三次产业内各行业的产业结构及竞争力水平状况有助于政府改善三次产业结构及竞争水平。

(一)第一产业内行业的分析

将第一产业分为农、林、牧、渔四个行业,以全国为参考系,将2005—2010年重庆农业总产值绝对数经过除去价格因素的处理后做动态偏离份额处理后得到表3结果。

表3 2006—2010年重庆第一产业行业的偏离份额分析(单位:亿元)

如表3所示,从份额分量上看,农业及牧业在重庆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重,是第一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林业及渔业所占比重较小,笔者认为这是由于自然资源禀赋造成的。从结构分量上看,农业及牧业的波动性稍大,而林业及渔业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则略显优势。从竞争力分量上看,农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林业、牧业、渔业则稍差,大部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农业作为重庆市第一产业的主要产业,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升级,发展新型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及建立工业与农业挂钩、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将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牧业作为第一产业的第二大行业,其竞争力分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牧业仍没有完全发挥其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重庆市生猪产业优势及创造品牌效应将是牧业的突破口;而林业及渔业在整个第一产业所占份额最小,其发展空间并不大,笔者认为适当减小开发力度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旅游业是较好的选择。

(二)第二产业内行业的分析

本文将第二产业分为38个行业,2007年为基期,2010年为报告期,并按各个行业2010年总产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序后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可以得到表4结果。

从表4可知,重庆市工业中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如汽车工业)、化学化工、电气机械制造、金属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包括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等)、电力为主导产业,2010年其生产总值占第二产业总产值占62.7%;通用设备、通信设备、煤炭开采及专用设备、医药制造业、纺织业在第二产业比重逐渐增加。从份额分量上看,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占全国份额较高,其增加量也较其他行业高得多;而纺织业及其相关产业占全国份额较小,且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通信技术、医疗、食品加工、造纸等新兴产业增长幅度较高,份额逐渐扩大。重庆市下一步的工业布局仍是以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为主,轻工业则相对稳步发展,以辅助重工业发展,而医疗、通信等新兴行业呈现较强劲的发展趋势,有可能成为重庆市工业另一增长极或主导产业。从结构分量上看,交通运输制造业布局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明显的战略优势,扩大其规模效应及集聚效应可以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工业等企业的产业规模化及产业集聚升级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点;而化学化工及其他制造业,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优势并不明显,在考虑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加大开发力度;而通信行业结构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下一阶段第二产业的潜在增长点。从竞争力分量上看,交通运输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很多,说明虽然交通运输制造业是重庆第二产业的主导行业,但重庆交通运输制造业在全国仍处于低端水平,产业高级化及品牌建设、运用高新技术及整合资源是解决的方法。

表4 2007年与2010年重庆市工业内行业情况 (单位:亿元)

(三)第三产业内行业的情况

表6是将第三产业分为六大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行业),以全国为参考系,以2005年为基期、2010年为报告期,将2005—2010年数据进行不变价格处理后,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第三产业内行业的总体情况。

表5 重庆市第三产业内行业的分析情况 (单位:亿元)

上文已提到重庆市第三产业仍处在初级阶段。从份额分量上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和金融业占全国的份额较大,是重庆市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而住宿和餐饮业保持一定的份额基本不变,房地产业所占全国份额在逐年降低。从结构分量上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住宿和餐饮业及其他行业在几年间大部分为负值,说明这四个行业结构分布情况不理想,应注意改善其结构分布,尤其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其合理化。从竞争力分量上看,各个行业的竞争力水平不稳定,但总体竞争力水平略高于全国水平,这说明,各行业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进一步促进产业高级化。第三产业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而进一步发展。

五、结论与讨论

重庆市农业处于稳步发展,其所占经济份额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产业结构略显不合理;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第三产业结构水平及竞争力优势有待提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仍处在产值、产业结构及竞争力水平提高的上升期。

从行业的结构偏离上看,农业及牧业在重庆市是第一产业的支柱产业,所占比重较重,林业及渔业所占比重较小。重庆市第二产业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如汽车工业)、化学化工、电气机械制造、金属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包括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等)、电力为主导产业,大部分为制造业;而轻工业在第二产业份额逐渐扩大,但是仍然份额不大;通信技术、医疗、食品加工、造纸等新兴产业增长幅度较高,份额逐渐扩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和金融业重庆市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而住宿和餐饮业所占份额保持基本不变,房地产业所占份额在逐年降低。

从行业的竞争力水平上看,第一产业中农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牧业竞争力分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仍没有完全发挥其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重庆市生猪优势及创造品牌效应将是牧业的突破口。第二产业交通运输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很多,说明虽然交通运输制造业是重庆第二产业的主导行业,但重庆交通运输制造业在全国仍处于低端水平,产业高级化及品牌建设以及运用高新技术及整合资源是解决的方法。第三产业内各个行业的竞争力水平不稳定,但总体竞争力水平略高于全国水平,这说明,各行业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1]Creamer D.Shift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in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National Resources[M].Washington D 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3.

[2]Hellmanda.Shift-share Models as Predicitive Tools[J].Growth and Change,1976(July):3-8.

[3]Daniel C K.Shif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National Resources[J].Washington D C U SNational Resource Planning Board,1943.

[4]O’Sullivan A.Urban Economics[M].New York,Irwin McGraw-Hill,1996:139.

[5]袁晓玲.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8.

[6]王宜虎,徐银良.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山东省服务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11):85-89.

[7]周起业,刘再兴.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9:22-30.

[8]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69-271.

[9]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87-165.

[10]陈朝泰.江苏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5):72-77

[11]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5.

[1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13]谢奉军,王文祥.基于AHP的中部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9).

[14]石磊.主导产业及其区域传导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1994(2).

[15]曾忠禄.产业群集与区域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7(1).

[16]何娣,邹璇.服务外包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01):85.

[17]陈传国,王晓杰.不同经济水平下我国省城产业结构演变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2(4):37.

[18]王丽英,刘后平.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基于shif-share模型的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0,20(5):94-100.

[19]史春云.国外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讨,2007(3).

[20]郭文理,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分离经济增长因素中的应用[J].预测,2001,20(2):78-80 .

猜你喜欢

份额第三产业产业结构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什么是IMF份额
父母只有一人留遗嘱,效力如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