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瑕疵愈合10 例临床探讨

2013-04-08宋恒平

淮海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植骨内置髓内

陈 睿,宋恒平

随着内固定器械在金属的质地和模式等工艺方面的不断升级,骨科医生在骨折的内固定操作上,日渐得心应手,创新的内置器具,配套的器械工具,令操作者省时省心。笔者收集2005-2012 年8 年间长管骨骨折手术后断端不愈合的10例患者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 例,男8 例,女2 例,年龄最小10 岁,最大60 岁,平均年龄37.9 岁。10 例中合并重度复合伤8 例,有2 例首诊即分别做剖胸剖腹及膀胱修补术。首次手术锁定钢板内固定8 例,钛合金钢板内固定2 例,股骨粉碎性骨折9例(左3 右6),右肱骨骨折1 例,第2 次再折;板骨同断6 例,钉骨同断但板未断2 例,拆内置物后骨断2 例,分别为本次术后最短21 d 和最长2 月;第3 次患骨原位再折2 例,例1 为第2 次拆内置物后4 月+原位再折,例2 为2 次内固定后11 月扭伤,骨断板未断。

1.2 治疗方法 2 次骨折患者,再次手术均给予植骨,行锁定钢板固定6 例,交锁髓内针固定4 例;第三次患骨原位再骨折者,植骨的同时交锁髓内针固定1 例,下肢行牵引保守至骨折愈合1 例。

1.3 治疗结果 随访半年-2 年,患者均能正常生活自理,有6 例已拆除内固定。

2 讨论

2.1 重视骨折瑕疵愈合的多面性 骨折线消失,但未见骨痂形成或极少骨痂,要警惕有可能是质量不佳的瑕疵愈合。本组所有病例首次手术均是采用牢固内固定的锁定钢板及解剖钢板,骨折呈现癒合时骨折端X 线摄影为无外骨痂或少骨痂的愈合,它是在内置物的“庇护”下骨折端处于绝对稳定,内置物承受了足够的负荷,使骨折端在变形力的作用下(仍能)保持紧密接触,尽管影像学呈现骨折线消失,但这种骨连结在某种意义上还不是骨愈合[1],所以此类骨折在拆除内置物时应慎之又慎,应多角度摄片,密切观察骨折线消失的全貌,同时要询问骨折患者在无拐行走的情况,行走时患肢要没有什么疼觉,方可决定拆除内置物。对骨折线的X 线胶片显示有疑虑者,可做CT 三维重建,以看清是否隐匿性骨折间隙。

2.2 手术操作者的接骨操作 牵引过度已颇为少见,一是该部分患者入院时,大多处于复合伤。本组10 例中有6 例入院时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不允许做骨牵引,而皮牵引时由于大部分市售牵引带,其接触肢体表面的海绵缺乏摩擦力,牵引中会多次脱落,即使使用骨牵引,也不规范,其牵引绳往往以纱布绷带代替,甚至不用滑轮,直接搭于床沿上,致牵引摩擦力大,充其量只起到一个固定肢体的作用,牵引的重量也往往不规范。复合伤的患者往往伤后只能临时封闭伤口,抢救生命,到日后骨折内固定时,由于骨折端未牵开,复位困难,造成暴力牵引复位,加速骨折内环境的破坏,局部血供受影响,术后又未制定具体康复措施。本资料中1 例10 岁男孩,因失血性休克,左下肢毁损伤,骨盆骨折,急诊行剖腹探查,膀胱造瘘,首次伤后1 月,做左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从影像学看似乎找不出什么瑕疵,由于没有合适的板材,以成人胫骨解剖钢板代替,伤后8 月突然板骨同断,术前医患沟通不满意,急诊仍行钢板内固定,造成家长不满意,酿成医疗纠纷。笔者宋恒平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接骨操作流程,即本着恢复骨管的原貌,变多段骨折为远近两段主折端骨折[2],这样接骨时,骨折端能较好的对接,上内置物时,不易再次位移。对于复杂的四肢长管骨骨折,宋恒平归纳出采用“捆”“缝”“嵌”方式拼接管型,提出有3 种情况,中间折段均为碎骨块占据,无法拼接的可做早期骨牵引,首选外固定架固定。中间折段的为多块大小不等碎骨块组成,拼接管型相当困难,但可拼成管型。中间折段部分碎块极度碎裂,拼接后与主折端只有部分对接,可取髂骨或碎骨块置于骨髓腔内,形成“骨栓”[3],造成榫接。术前仔细阅读X 线片,特别是X 线片上不易视及的骨折裂缝,要仔细检查不能遗漏,要特别注意隐蔽的裂纹骨折,在术中,术后可成明显的裂缝。笔者建议不可勉强推行内固定,外固定架仍是粉碎性长管骨折的一个很好的初始措施。

新鲜骨折要不要植骨?怎样植骨?是髓内植骨还是髓外植骨?纵观上述病例,首次手术绝大部分未植骨,这也是有客观原因:一是考虑患者复合伤重,不想再取自体骨;二是对新鲜骨折缺乏手术植骨的概念,骨折端粉碎,主折端不能对接甚至对接呈现“檐立”现象,如同两个刺刀尖形成的“刺接”,这种情况必须植骨,其骨材的选取有人造骨和自体骨。自体骨又分松质骨和皮质骨,松质骨的结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弥散及受区血管肉芽组织的进入,刺激成骨作用大,抗感染力较强,但质地较软,内固定作用弱;皮质骨板坚硬,但抗感染能力弱[4],因而松质骨是填塞骨折断端空隙较佳,皮质骨贴附较大的缺损处形成“骨架”。至于人造骨,只是填补骨量的不足,绝对取代不了自体骨。但在日常手术操作中,常见的是将自体骨或人造骨贴敷于内固定后的骨折周围,忽略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植骨床,因为自体植骨早期成活,得益于植骨床去皮质后血液供给,而没有去皮质的植骨床愈合失败,髓内植骨由于去皮质不仅给植骨提供了血供,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骨髓细胞[1]。从理论上来讲髓内植骨要比髓外植骨强得多,在实践的操作上,骨折端衔接的上下不可能打磨骨皮质,因为这样将会消耗皮质骨的支撑度,对于螺旋及斜行骨折,骨折的缝隙不可能“天衣无缝”,折线周围的骨材都赖以骨折缝的血供得以爬行代替,值得提示的是骨折端的缺口要填以充分的骨材,特别是骨髓腔细小的长管骨,钢板内固定后近板侧骨折线消失,而离板侧长期有一“缺口”,缺口侧上下端骨化成钝形,这种“半边脸”式的骨愈合,门诊上并不鲜见,在骨折术后2 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持续不变,以至于不敢取除内置物,只有带板植骨。对于交锁髓内针内固定,骨折端粉碎很厉害的,最好不用,因为可造成肢体短缩之嫌。曾遇患者,下肢长管骨折,交锁髓内针固定后,1 年~1 年半,其上方锁钉还未取出(个别情况可先取下方锁钉)看似一个细节,其实也是骨折线迟迟不消除的原因,这也是Wollf 定律不能长期作用于骨折端的原因之一。原骨折处2 次再断甚至第三次再断,本组病例再次手术时全部予以植骨,再次手术必须切除骨端的硬化骨质和瘢痕组织,钻通骨髓腔骨端形成新的创面[4],注意由于剥离的范围大,可使局部血供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大面积的骨缺损需做带血管的游离骨块或带蒂骨膜,骨块移植。游离骨材要足量,游离骨移植后,骨块内的骨细胞失去活性构成骨架,破坏骨细胞,成骨细胞的突起伸展到骨块中,建立新的骨组织,这种过程是缓慢的,持续不断的,其完成的时间须以月计[4]。这就需要我们耐心的观察,随访,类似的病例,相同的植骨,为什么有的病例按既定的程序达到骨愈合,有的却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除去患者的因素外,不得不使人思虑,植骨床如何?是仅在骨折线外铺一层骨材呢?还是同时在骨折端和髓腔填塞入大量的松质骨呢?植骨后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填放骨材时与受骨是紧密相贴呢?还是松散相依!笔者建议,对于粉碎得很厉害,骨折对端不形成主折端对接或对接呈“檐立”状要格外考虑植骨。

手术求速度,手术操作时电钻钻孔时,因为局部温度升高所致的骨组织破坏甚至坏死,会影响骨愈合。(钻孔)过程中用盐水持续冲洗,可以降低局部温度[1],应用锁钉板时,并不需将所有的螺孔上满镙丝,闲置板孔如果多时,可用专用钉尾旋入板孔,塞满螺孔,以求钢板成为一个整体,增加其刚性度。

2.3 理性总结原因 再骨折时,很难客观了解当时伤因,可以结合再折前的X 线骨片,特别是带板骨折者,一般都有一个相对大的作用于于骨折线的外力,不能剔除患方自身的原则所在。临床工作中确实发现有的骨折内固定患者,延迟愈合,骨不连,甚至再骨折者相应较多,是否与上述自身因素有关,不得而知,但加强术后随访、建立较长时间医患联系,把握内固定手术的每一个环节,却是到至关重要的。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M]. 第4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462-464.

[2] 宋恒平,王 磊,王平均,等. 同一下肢多发骨折的治疗[J]. 骨与关节损伤,2004,19(11):776-777.

[3] 宋恒平,王 磊,王平均,等. 四肢长管骨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2):948-949.

[4] 邱贵学,戴尅戎,主编.骨科手术学[M].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46.

猜你喜欢

植骨内置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内置电子游戏的运动鞋
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