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血清PARK7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3-04-07崔桂萍

山东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星形帕金森病氧化应激

崔桂萍,刘 萍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300060)

目前,脑卒中的诊断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存在一定的时间局限性。随着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者发现人帕金森病蛋白7(PARK7)与脑卒中密切相关,但国内尚少有相关报道。2008年12月~2009年11月,我们观察了脑卒中患者血清PARK7水平的动态变化,初步评价该指标在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条件:①初次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IS)和出血性脑卒中(ICH)患者;②发病12 h内及时入院;③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④均经CT和(或)MRI证实。排除继发的IS(包括陈旧性脑梗死)、ICH,以及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65例,男40例、女 25例,年龄(60.14±13.02)岁;其中IS37例(IS组),ICH 28例(ICH组)。ICH组出血量0~20 mL 11例,21~40 mL 8例,41~60 mL 6例,>60 mL 3例。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定量表(MESSS)进行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轻度缺损(0~15分)26例,中度缺损(16~30分)19例,重度缺损(30~45分)20例。发病第14天患者病情稳定或出院时,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作为预后评估。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10~20分)16例,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20~40分)17例,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60分)9例,生活基本自理(60分以上)23例。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58.24 ±12.09)岁,无心脑血管、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未服用任何抗凝药物。三组年龄、性别比较,P均>0.05。

1.2 方法

1.2.1 血清PARK7检测方法 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发病12 h内)及发病第3、14天取静脉4 mL,对照组采集静脉血1次。待血液凝固后,1 000 r/min离心20 min,提取血清-80℃冰箱保存,检测前室温预置30 min复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ARK7,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诊断试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检测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PARK7水平比较 IS组发病12 h内及第3、14 天血清 PARK7 分别为(32.79 ±6.94)、(31.23 ±6.04)、(32.71 ±6.34)μg/L,ICH 组分别为(31.61 ±5.06)、(32.05 ±4.29)、(31.48 ±5.94)μg/L,对照组为(14.25 ±2.65)μg/L。IS、ICH 组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IS、ICH组同组不同时点间及两组同时点间比较,P均>0.05。

2.2 血清PARK7水平对IS、ICH的诊断价值 采用ROC曲线,以20.256μg/L为界值,PARK7诊断IS的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96.7%,阳性似然比29.19,阴性似然比0.028,ROC 曲线下面积0.995(P=0.000);诊断ICH的灵敏度为96.4%,特异度为96.7%,阳性似然比 29.21,阴性似然比 0.037,ROC 曲线下面积 =0.965(P=0.000)。

2.3 血清 PARK7水平与MESSS、BI的关系 IS组在12 h内血清PARK7水平与MESSS评分呈正相关(r=0.357,P <0.05),ICH 组在发病第 14 天血清PARK7 与 BI呈负相关(r= -0.478,P <0.05)。

2.4 血清PARK7水平与ICH发病初期出血量的关系 ICH发病初期出血量与血清PARK7水平呈正相关(r=0.486,P=0.012)。

3 讨论

目前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作用贯穿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始终[1,2]。

PARK7是帕金森病早期发作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基因,也称DJ-1,最初是作为癌蛋白被发现的。研究表明[3],PARK7具有分子伴侣或蛋白水解酶以及抗氧化应激功能,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的是它的抗氧化应激功能。有研究发现,PARK7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病理机制尚未明确。Yanaqisawa等[4]研究发现,PARK7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神经元退行性变具有保护作用。他们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缺血模型,大脑中动脉闭塞后3 d,纹状体内所注射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标记的PARK7显著降低梗死面积,并被MRI证实。Mullett等[5]研究发现,PARK7在人脑梗死区域有丰富表达,产生免疫反应的PARK7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内;在脑缺血或再灌注诱导的氧化应激条件下,PARK7在相关梗死区域白质和灰质星形胶质细胞中大量表达,星形胶质细胞PARK7的表达与脑梗死进展时程有关;与急性脑梗死相比较,亚急性和慢性脑梗死时PARK7表达更丰富。Yanagida等[6]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结论,发现在缺血半暗带星形胶质细胞PARK7表达增强。这表明氧化应激诱导星形胶质细胞PARK7蛋白释放,并通过减少活性氧介导的神经元损伤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由此可见,与脑梗死密切相关的应该是PARK7的抗氧化应激功能。

过往研究从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了PARK7与脑卒中的关系,本研究从血清学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两组血清PARK7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无论IS还是ICH,PARK7均可作为脑卒中急性期的标志物。研究还发现,IS组从发病到第3天,PARK7血清水平下降,第14天时逐渐升高;而ICH组发病到第3天持续升高,第14天时逐渐下降。这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表明,PARK7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中的作用机制很可能不尽相同。进一步比较两组各时点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 PARK7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中可能存在共同的作用机制,其机制有待进一步考证。

Allard等[7]研究发现,发病3 h内脑卒中患者血浆PARK7水平显著升高,其对IS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53.7%、90.0%,对 ICH分别为43.4%、90.0%,可作为脑卒中早期诊断指标。本研究发现,PARK7对 IS敏感度为97.3%、特异度为96.7%,对 ICH 分别为 96.4%、96.7%,与 Allard 等研究结果相近。

本研究采用MES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病情稳定或出院时用BI评估预后。结果显示,IS组血清PARK7水平与MESSS评分在12 h内相关,ICH组在14天出院时PARK7与 BI呈负相关;另外,IS组中10例临床有神经科症状及体征,但发病12 h内未见影像学变化,验证了PARK7在脑梗死的诊断上更具敏感性;28例ICH患者中,其出血量与血清PARK7水平呈正相关。上述结果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首次报道,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抗氧化是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Kitamura等[8]建立大鼠的虚拟模型,将PARK7绑定于一种复合制剂成为Compound-23(Comp-23),作为治疗帕金森病和脑梗死的抗氧化剂。结果发现,Comp-23可防止氧化应激而诱导的SH-SY5Y细胞和中脑腹侧主要神经细胞的死亡,起主导作用的是PARK7,且Comp-23还可减小脑梗死面积;由此建议,Comp-23可作为治疗帕金森和缺血性神经退行性变疾病治疗的主导药物。还有研究表明[9,10],脑卒中时星形细胞性PARK7过表达是为了保护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对抗梗死相关的继发性损伤机制如氧化应激、兴奋毒性、细胞凋亡,且上述机制在体外实验中得到证实。

PARK7作为帕金森病的相关基因已得到充分证实,上述研究表明其与脑卒中密切相关,说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具有共同的病理机制;PARK7血清水平在脑卒中早期显著升高,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诊断作用,尤其对IS的超早期诊断,可能比影像学检查更敏感,可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案,同时可能会成为神经保护治疗的目标。但本研究样本量小,尚需临床大样本和基础研究来支持和验证PARK7的作用。

[1]Vogiatzi G,Tousoulis D,Stefanadis C.The role of oxidative stress in atherosclerosis[J].Hellenic J Cardiol,2009,50(5):402-409.

[2]Victor VM,Rocha M,Eva S,et al.Oxidative stress,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atherosclerosis[J].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09,15(26):2988-3002.

[3]Taira T,Saito Y,Niki T,et al.DJ-1 has a role in antioxidative stress to prevent cell death[J].EMBO Rep,2004,5(2):213-218.

[4]Yanaqisawa D,Kitamura Y,Inden M,et al.DJ-1 protects against neurodegeneration caused by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 rats[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8,28(3):563-578.

[5]Mullett SJ,Hamilton RI,Hinkle DA.DJ-1 immunoreactivity in human brain astrocytes is dependent On infarct presence and infarct age[J].Neuropathology,2009,29(2):125-131.

[6]Yanagida T,Tsushima J,Kitamura Y,et al.Oxidative stress induction of DJ-1 protein in reactive astrocytes scavenges free radicals and reduces cell injury[J].Oxid Med Cell Longer,2009,2(1):36-42.

[7]Allard L,Burkhard PR,Lescuyer P,et al.PARK7 and 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 A as plasma marker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stroke[J].Clinical Chem,2005,51(11):2043-2051.

[8]Kitamura Y,Watanabe S,Taguchi M,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a new DJ-1-binding compound against neurodegener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stroke model rats[J].Mol Neurodegener,2011,6(1):48-67.

[9]Takahashi-Niki K,Niki T,Taira T,et al.Reduced anti-oxidative stress activities of DJ-1 mutants found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4,320(2):389-397.

[10]Yokota T,Sugawara K,Ito K,et al.Down regulation of DJ-1 enhances cell death by oxidative stress,ERstress,and proteasome inhibition[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3,312(4):1342-1348.

猜你喜欢

星形帕金森病氧化应激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带有未知内部扰动的星形Euler-Bernoulli梁网络的指数跟踪控制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帕金森病的治疗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