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鼻炎83例

2013-04-07吴秦川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3

陕西中医 2013年10期
关键词:流涕鼻道苍耳子

吴秦川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3)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鼻塞流涕为主症[1]。从2008年至2011年期间,笔者采用益气活血通窍法治疗该病83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均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田勇泉.第7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慢性鼻炎的诊断标准。83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6例,女4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5岁,其中15~19岁35例,20~55岁48例;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超过7年。主要表现为鼻塞(交替或持续)、流涕(清或浊涕),常伴有头胀头痛、嗅觉差及耳鸣、耳闭。专科检查:单纯性鼻炎见鼻黏膜及鼻甲充血肿胀,鼻道有黏性分泌物;肥厚性鼻炎见鼻甲黏膜肥大色黯,表面不光滑,如桑椹状。其中单纯性鼻炎52例,肥厚性鼻炎31例。

治疗方法 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方剂组成:黄芪20g,党参、白术、陈皮、川芎、赤芍、香附、菖蒲、辛夷(包煎)、升麻各10g,苍耳子8g,柴胡6g。随症加减:鼻涕黄黏稠者,加栀子、黄芩、蒲公英等以清热解毒;流粘涕者,加茯苓、薏苡仁、诃子等以除湿祛涕;头胀痛者,加白芷、藁本、路路通等以疏经止痛;鼻黏膜肿胀、色暗红者,加葛根、丹皮、丹参等以行气化瘀;有桑椹状鼻甲者,加桃仁、红花、三棱等以活血祛瘀。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7剂为1个疗程。妇女经期停服1疗程,并嘱患者适量运动,避免鼻部受各种刺激。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鼻塞、流涕、头胀痛等症状消失,嗅觉恢复正常,专科检查:鼻黏膜充血肿胀明显减轻,中、下鼻甲无明显充血、肿大;有效:鼻塞、流涕、头胀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专科检查:鼻黏膜充血肿胀减轻,中、下鼻甲充血、肿大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用药最短21d,最长58d,平均为32d。

治疗结果 使用本方治疗患者83例,治愈39例,好转3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8%。

典型病例 赵某,男,28岁,公务员。今年10 月来院初诊。主诉为反复鼻塞5年余,伴流白涕。5 年来因受凉等引起鼻塞,呈交替性,流白粘涕,头胀,鼻音重,遇冷则重,曾自服西药、中成药(药名不详)后症状缓解,但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近1月来,又因受凉,上述症状加重。纳差,眠可,大便溏。既往体弱。查体:全身一般情况可,面色无华,形体略瘦,舌淡红、苔白,脉弱。专科检查: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中、下甲肿胀明显,色暗红,稍肥厚,鼻道有较多白色粘性分泌物。中医诊断:鼻窒,证属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窍兼除涕。西医诊断:慢性鼻炎。处方:黄芪20g,葛根12g,党参、白术、川芎、升麻、陈皮、茯苓、白芷、辛夷(包煎)、香附各10g,苍耳子8g,薄荷(后下)6g。7剂,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二诊,患者述:鼻塞白天轻,夜间明显,流涕量明显减少,头胀、鼻音减轻,大便已成形。专科检查:鼻黏膜肿胀减轻,中、下甲变小,鼻道少量黏性分泌物。上方去白芷,加丹参、路路通各10g,再服7剂。三诊,患者述服完药后,鼻塞白天无,夜间偶有,不流涕,无头胀及鼻音,大便调。专科检查:鼻腔无异常。上方去葛根、苍耳子、丹参,加当归、甘草各10g,再服7剂则愈。3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讨 论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或受邻近器官炎症波及等原因引起。分为:①单纯性鼻炎(呈交替性、间歇性鼻塞,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鼻道有黏性分泌物);②肥厚性鼻炎(呈持续性鼻塞,鼻甲黏膜肥厚,表面不光滑,如桑椹状)。治疗以鼻腔内使用激素为主,鼻甲肥厚者多采用手术治疗。

慢性鼻炎属于祖国医学“鼻窒”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鼻窒多为正气虚,邪未清所致,其病机与肺、脾二脏功能失调及气滞血瘀有关。因鼻为肺之窍,肺和则鼻窍通利,若肺气虚弱,卫气不固,外邪易犯肺卫,肺气失去清肃功能,以致邪滞鼻窍鼻塞不通;而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失去升清降浊之职,湿浊滞留鼻窍,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也致鼻塞不通。故外邪内伤均可致肺脾气虚,邪滞鼻窍,邪毒久留,血瘀鼻窍,气滞血瘀,从而使鼻黏膜及鼻甲肿胀,鼻塞不通,重者鼻甲呈桑椹状。中医治法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窍,祛风除湿[3]。笔者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去甘草、当归,增加了菖蒲、辛夷、苍耳子、香附、川芎、赤芍等药物为自拟方,以加强行滞化瘀、祛风除湿、化浊通窍的功能,并随症加减,灵活运用。方中黄芪、党参健脾补中,益卫固表;白术、陈皮、香附健脾理气,除湿利鼻;菖蒲、辛夷、苍耳子祛风透达,通利鼻窍;川芎、赤芍行气祛瘀,疏通血脉;升麻、柴胡升举阳气,清热解毒,引药上行[4,5]。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升阳通窍、祛风除湿之功效,临床疗效可靠。

[1] 熊大经.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5-119.

[2]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8-61.

[3] 刘爱伍,郭浩生.鼻炎汤加味治疗慢性鼻炎120 例[J].河北中医,2011,33(4):533.

[4] 王立茹.鼻咽合剂不同剂型治疗慢性鼻炎咽炎疗效比对研究[J].陕西中医,2012,33(6):702-703.

[5] 任金龙.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鼻炎[J].中国民间疗法,2009,17(8):37-38.

猜你喜欢

流涕鼻道苍耳子
高建忠用苍耳子散治疗鼻渊的临床体会
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塞、流涕的改善效果
带刺的苍耳子
鼻出血鼻内镜下精准治疗与传统填塞治疗效果比较
苍耳子中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顺山倒
衍生化GC-MS同时测定苍耳子中14种脂肪酸的含量
肺脾气虚致流涕怎样调治
鼻道扩充器的制作和应用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