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例突发群体性硫化氢中毒的院前急救与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探讨

2013-03-31陈玲玲陈昶宜黄石市第五医院护理部湖北黄石43500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7期
关键词:护理部硫化氢中毒

高 玲,陈玲玲,陈昶宜,钟 蕾 (黄石市第五医院护理部,湖北 黄石 435005)

15例突发群体性硫化氢中毒的院前急救与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探讨

高 玲,陈玲玲,陈昶宜,钟 蕾 (黄石市第五医院护理部,湖北 黄石 435005)

目的:探讨医院群体硫化氢中毒的院前急救与应急管理方法,旨在为临床护理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①急诊科开放绿色通道,优化急救流程;②护理部快速反应;③医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预案,启动护理应急预案等组织,及时协调专业救护资源,强化急救物资管理,做好病区的各项准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结果:15例硫化氢中毒的患者均平稳康复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病人满意度100%,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全程、全面、优质高效的无缝隙护理应急管理是15例突发群体性硫化氢中毒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医疗安全、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硫化氢中毒; 医疗预案; 应急管理体系; 公共卫生事件

硫化氢属剧毒物,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中毒[1]。而突发群体硫化氢中毒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种,其特点是中毒人数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的社会危害。2011年11月10日,我市某厂矿施工现场出现硫化氢气体泄露事故,我院共收治硫化氢中毒患者15例,其中危重患者6例,患者病情重,救治难度大。对此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在院前急救与应急管理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例硫化氢中毒患者中,男14例,女1例。年龄45~53(49.26±2.16)岁。重度中毒6人,中度中毒5人,轻度中毒4人。其中气管切开2例,肺水肿2例,角膜溃疡1例,2名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化学性肺炎2例,意识障碍3例,呼吸困难5例,抽搐2例,视物模糊1例,烦躁不安2例,全身不适6例。

2 方 法

2.1快速医疗救护反应,开放绿色通道

1)急诊科接到市“120”紧急救援中心通知(命令)单后,立即在最快时间内出车4次,到达现场马上进行院前急救处理。①救护人员戴上防护面具将患者安置在空气新鲜的上风向处,按先危重后一般原则进行急救。②脱去患者污染衣物,注意保暖。③立即给氧:按病情轻重采用呼吸面罩给氧、面罩给氧、鼻导管给氧。④眼睛损伤: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⑤危重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呼吸兴奋剂、肾上腺素对症急救处理。⑥初步急救处理后送经我院进一步抢救治疗。⑦窒息者立即畅通气道,给予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2)急诊科第一时间立即将情况上报相关职能部门,汇报程序如下:科主任、护士长、护理部、医务科、医院分管院长、院长、市疾控中心。

2.2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2.2 护理部统筹规划,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 群体患者到达医院后,启动绿色通道[2]。急诊科建立接诊分诊组、危重患者抢救组、分流转运组,合理分工又密切合作。接诊分诊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护士依据批量患者抢救分诊进行伤检分类[3],快速为患者分诊、登记、统一戴上腕带标识。一般患者由分流转运组负责护送至病房,病情危重者由抢救组护士随同救护车出车人员边抢救边转运,将患者直接转送至病房。

2.3病区的抢救护理

2.3.1 组成临时应急救护小组 综合性医院遇到突发事件时,资源的共享使用和供应保障往往是处理突发事件成功的关键之一[4]。根据院领导的指示要求,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在普通内科临时增加床位12张,护理部在30min内调动18名身体素质好、具有一定重症监护基本技能的护士,组建了2个护理小组。实行分组式责任包干制,AN排班护理模式,做到24h连续不间断的救护,保证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连续最佳护理。救护小组及时与药品保障组、行政协调组联系,随时做好药品、物资供应。

2.3.2 临时性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首先对救护小组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的强化培训,提高认识。同时严格落实重症监护室消毒隔离措施,护理单元内感染区、非感染区域的划分,合理设置人流、物流通道,执行无陪护制度。室温控制在22~24℃,相对湿度55%~65%,每日病房通风30min,病房内安置了两台壁挂式和一台移动式动态空气消毒机,每日进行2次、每次3h的空气消毒,每日下午移动式动态消毒机临时增加1次空气消毒的方法。每日地面、桌面、物表等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严格操作规程及无菌观念,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洗手制度,严格执行ICU管理制度,限制无关人员随意进出。

2.3.3 急救护理 昏迷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呼吸情况,通气不良、阻塞或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持续高流量吸氧。硫化氢中毒发生肺水肿的主要原因是肺泡毛细血管损伤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破坏,造成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3]。因此保持呼吸通畅,纠正缺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2.3.4 用药的护理 正确使用解毒剂及抢救药品,迅速采用静脉留置针建立一条或多条静脉通道,为输血、利尿、对症、快速补液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电解质及尿量变化,为临床医疗动态调整及个体化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组病例中,因我们密切监测血、电解质变化,记录出入量,严格按个体病情动态变化、药物特征等调整输液速度,无1例因输液不当影响救治效果。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应用的指征和方法:主要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适用于治疗硫化氢造成的细胞内窒息,对神经系统反射性抵制呼吸则无治疗效果。应用亚硝酸钠或4二甲氢氨基苯酚(4-DMAP)等,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可与游离的硫氢基结合形成硫高铁血红蛋白起到解毒作用。同时还可夺取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硫氢基,使酶复能,以改善缺氧症状。但目前尚无简单可行的细胞内窒息的各项指标,且硫化物在体内很快氧化而失活,使用上述药物反而加重组织缺氧,目前临床上已较少应用亚甲蓝(美蓝)[5]。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应用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治疗虽然在理论上有意义,但临床疗效仍有质疑。国内均采用对症抢救治疗和综合性支持疗法,疗效满意[6]。

2.3.5 病情观察护理 急性硫化氢中毒后,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的变化尤为重要。因硫化氢中毒可致细胞内呼吸障碍,极易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应重点观察血压、呼吸、末梢循环及尿量、尿性状、口鼻是否发生出血,监测心电、心肌酶、肝功、肾功。

15例患者进行持续动态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30min测血压1次,用药均在严密监护下进行,并及时做好监护记录和管理。

在赵玉虹看来,围绕“做和谐环境的制造者,做优质服务的提供者”的核心价值观,赋予员工“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激发其内生动力,充分释放生产力,这也是医院包括护理在内,各项工作持续有效推进的重要原因。

2.3.6 基础护理 硫化氢中毒后,易发生脑缺氧、脑水肿、脑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继之出现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抗感染力下降、误吸等,所以在护理上注意:①注意给予翻身、拍背、促进排痰。②加床档保护,必要时约束带保护,以防坠床、肌肉撞伤等。③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鼻饲饮食或流质饮食。④眼部护理:有眼部损伤者,尽快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眼药水与抗生素眼药膏交替使用,每日数次,直至炎症好转。⑤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会阴、皮肤护理,并保持床单整齐、整洁、平整,预防压疮发生。

2.3.7 心理护理 本组病例入院时,由于事故发生突然,对硫化氢中毒认识不足,出现焦虑和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讲解与疾病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经抢救患者病情稳定后,护士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稳定患者情绪,关心患者,针对性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7],争取早日康复。

2.3.8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避免再次接触毒物,从事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时要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8]。

3 效 果

我院收治的硫化氢中毒事件中15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出院,最短5d,最长15d。抢救成功率100%,危重、一级护理合格率100%,基础护理合格率100%,中毒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0%,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零,无医疗护理并发症及差错、纠纷发生。

4 讨 论

4.1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硫化氢中毒一般多为职业安全事故导致的急性中毒,由于施救者救人心切,在缺少安全防护措施下极易造成群体性中毒伤亡事故。本组抢救病例中,医护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前提下,第一时间到达中毒现场,第一时间将中毒者转运到安全环境下,第一时间给患者进行吸高浓度氧、气管插管给氧、快速静脉给药等急救措施,减轻因缺氧对脑组织的损害,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后遗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2强大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是保证抢救成功率的前提

急诊科接到突发事件后,应立即上报,医院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全院宏观调控组织抢救,快速组成紧急救护小组,合理分工,积极组织抢救及护理,保证抢救工作高效顺利开展,因而使抢救成功率达到了100%。

4.3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保障

15例硫化氢中毒是我院单次救治人数最多、病情最严重、治疗最复杂、护理工作量最艰巨的一次急救管理。为防止急救护理管理工作混乱,护理部抽调急救技术水平熟练的护理骨干,集中资源、合理配置,有计划、有目的实行分组式责任包干制开展工作,实行AN排班模式,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护理,保证了护理质量及抢救质量,因而使患者满意度达到 100%。

综上所述,全程、全面、优质高效的无缝隙护理应急管理是15例突发群体性硫化氢中毒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医疗安全、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重要的作用。

[1]黄韶清,周立淑,刘仁树.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99.

[2]黄斌英,刘华.批量急性二氧化二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47.

[3]江观玉.急诊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1.

[4]张有琼,杨宝仙,业云丽,等.45例突发群体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924.

[5]朱子杨,龚北应,汪国良.中毒急救手册[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

[6]黄韶清,周立淑,刘仁树.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00.

[7]黄斌英,刘华.批量急性二氧化二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48.

[8]王小红,谢芳,赵静.12例急性四乙基铅中毒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171.

2013-04-24

高玲(1961-),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2.2

A

1673-1409(2013)27-0049-03

[编辑] 何 勇

猜你喜欢

护理部硫化氢中毒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沥青中硫化氢脱除工艺研究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硫化氢下铈锰改性TiO2的煤气脱汞和再生研究
中毒
干法测定电石中硫化氢含量的探讨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天哪!我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