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位—述位理论与中高级留学生的语篇偏误考察

2013-03-27杨恬

海外华文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主位偏误省略

杨恬

(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成都610064)

一、引 言

进入中高级阶段后,留学生能否准确、得体地进行语篇表达已成为衡量他们汉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国内汉语教学界关于留学生语篇表达、语篇教学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却“专题重复研究严重”①。在张迎宝(2011)搜集到的216篇语篇教学论文中,98篇论文都在考察衔接手段方面的偏误。张迎宝指出,“这些文章在研究对象、方法上没有什么突破”,“研究者在选题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②。

为了避免重复性研究,笔者以功能语言学中的主位—述位理论为基础分析框架,结合汉语语篇实际情况,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考察留学生的中介语语篇,分析、归纳其中各类偏误,并提出相应教学建议。目前国内将主位—述位理论与中高级学生的语篇结合起来研究的论文还很少,希望本文能为汉语教学对留学生进行更高层次语篇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二、理论背景与相关研究

(一)主位结构与主位推进模式

主位—述位理论最早由布拉格学派创建者马泰休斯提出,后由韩礼德引入到英语语篇研究中。该理论指出,根据句子的组成部分在信息传递中所发挥的作用,句子结构由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组成。主位一般位于句首,常负载已知信息,是叙述的出发点、对象或基础,具有最低程度的交际动力;述位常负载新信息,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充当叙述的核心内容,交际动力程度最高。主位与述位共同组成主位结构(张德禄等,2005:200)。

韩礼德从元功能的角度将主位分为“语篇主位”、“人际主位”、“概念主位”。我国学者结合汉语句式的实际特点对汉语主位的功能类型加以概括:“语篇主位”通常是连接句际语义转承关系的连词以及表示时间和处所的词与短语;“人际主位”表明说话人的态度、观点、要求等;“概念主位”是句中作为陈述对象的实体部分和行动参与者,充当概念主位的是一般的名词性成分、事物化的动词性短语等(张伯江,方梅,1994)。

根据主位—述位理论,语言交际的过程相当于是从已知信息出发,引出未知信息来阐述、说明已知信息,进而推动信息传递、语篇向前发展的过程。捷克语言学家Danes(1970)把该现象称作“主位推进程序”,并从中总结出延续型、连续型、派生型、框架型、跳跃型等主位推进模式;黄衍(1985)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交叉型与并列型推进模式。

(二)主位结构与语篇连贯

功能语言学提出,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说话者不仅需要表达出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更重要的是正确使用语言的谋篇功能,从而将语言组织成为连贯的语篇。主位结构是实现谋篇功能的子系统之一;在语篇层面上,主位结构的信息组织功能体现为主位推进模式,这些模式有机地形成主位推进程序,体现出讲话者的思维逻辑性和语篇连贯性(张德禄等,2005:200)。在我国英语教学界,关于主位结构对语篇连贯具有重要作用的论证性研究较多。张德禄、刘洪民(1994)探讨了主位结构对语篇连贯性的作用,提出合适的主位是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徐盛桓(1985)分析了主述位信息的性质,论证了主述位在连贯的语篇中所具有的七种逻辑关系。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本文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研究设计

本文的被试是来自中高年级的在华留学生,研究语料为学生在课后完成的70篇命题作文(26250字),中高级各35篇。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在例句中用a、b、c等字母标明顺序,以便称说。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以功能语言学中的主位—述位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关于主位结构与语篇连贯的相关研究,运用偏误分析手段,对70篇作文中的偏误进行了系统考察,得到主要偏误类型的分布及比例,对这些偏误类型的小类进行描写和分析,并比较中高级学生所出现的偏误情况,归纳这两个阶段学生在语篇习得上的难点分布规律,为汉语语篇教学提供相应参考。需说明的是,由于本文分析的都是书面语料,结论也只适用于书面语。

四、偏误类型及其小类的考察和分析

(一)主位选择的偏误类型(中级57例,高级56例)③

选择合适的主位是保证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但中高级学生常在主位的选择上出现失误。这些偏误主要表现为“某一类型的主位使用过度”、“概念主位省略不当”、“主位使用错误或不当”三个方面。

1.某一类型的主位使用过度(中级13例高级3例)

与高年级学生相比,中级阶段学生更容易过度使用某一类主位,例如:

(1)a在豪华的餐厅里,服务员受过严格的训练,b 因此服务员对顾客很有礼貌,c服务员都很殷勤,d常常会一语三鞠躬。(中级30)

现代汉语篇章研究的结果表明,汉语篇章中,在同一个话题链④里,主语出现后,就可在以后的小句中省略掉(朱永生,2001)。例(1)中,由于几个分句在一个话题链中,共用概念主位“服务员”,所以b、c处的“服务员”直接承前省略。

中级学生的语篇中也出现了重复使用人际主位的情况。当说话者的态度比较明确时,就可省略人际主位,以免重复。此外,孙新爱(2004)指出,有些人际主位具有一定的“统摄”作用,这时它后面语句中的人际成分也应适当省略。例如:

(2)a 我认为,世界需要的不是大的技术工程而是美好的品德。b这点对我来说小城市氛围休闲,拥有美好的品德。c我觉得大城市反而不一定拥有这样的品德。(高级6)

例(2)的主题句是“世界需要的不是大的技术工程而是美好的品德”,a处“我认为”具有统摄作用,因此b处“这点对我来说”、c处“我觉得”应省缺。

2.概念主位省略不当(中级22例高级23例)

我们已在上文中谈到省略概念主位的条件,如果忽视该条件而任意省略,只会切断上下文之间的照应关系,导致语义不明。例如:

(3)a我们去采访了二十个人,b都是中国人,c有十五个女人和五个男人。(中级24)

(4)a放眼全球,真可谓说民族文化多元化丰富多彩。b而且不论在哪一个民族或国家里,都拥有各自独特的风俗与生活习惯,c中国也无一例外。d在中国生活时,最让我不习惯的,就是有中国人叫我“老外”。e但是我也知道,考虑到中国现代历史中,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现象。f从这个角度来看,把我指出来,叫我“老外”,都只是好奇的表示。(高级21)

高宁慧(1996)指出,“如果将汉语的篇章分为小句、话题链和段落三级单位,那么段落之间趋向于用名词性成分接应;话题链之间趋向于用代词接应;同一话题链内部的小句间趋向于用零形式接应。”例(3)中,虽可推断a句述位“二十个人”为b句主位,但两个小句处于不同话题链,因此b句主位不能省略,应添加“他们”;同理,c句应添加“其中”与b句照应。例(4)中,a、b、c、d、e、f五处的主位处于不同语义层,且分布于两个语段中,因此不能随便省略概念主位或以代词替代,而应选择名词性成分加以衔接,例如在b处第二小句句首加上“人们”,f处第二小句句首添加“中国人”,以建立语篇内各部分间的联系。

3.主位使用错误或不当(中级22例;高级30例)

1)主位使用错误(中级9例、高级19例)

该类偏误产生的原因多是由于学生对主位功能尚未完全掌握。高年级学生出现的偏误数量比中级学生多。

首先来看概念主位方面的问题,学生分别出现了“表确指的指示代词的缺省”、“指示代词使用不当”、“表领属关系的定语的缺省”三类偏误,例如:

(5)每天早上6点到9点之间,包子店外面都排了好长的队伍,店员会提供殷勤的服务,比如帮你准备打包的口袋啊,问你需要豆浆吗。a此外,( )价格公道,一笼包子8个也才6块钱。(中级33)

(6)我想选择在大城市工作。a 这个原因很多,但是可以归结于钱、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原因。(高级2)

(7)在中国的人多而消费者也多,a并且( )生活水平差异相当大,有钱的人多,没有钱的人也多。(高级29)

例(5)中,a处主位因缺少表示确指的指示代词而语义不清,应改为“包子店的价格”;例(6)a处主位中的“这个”主要用以指示比较近的人或事物,而前一句表述的是一个动作,因此不能用“这个”来指示,可改为“这样做的”。例(7)中,a处主位缺少表示领属关系的名词定语,无法确定是谁的“生活水平差异相当大”,应添加“人们的”。

其次来看语篇主位方面的问题。无论是中级还是高级学生,他们在写作时喜欢单独使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而且”、“如果”、“不管”等连词类语篇主位,但盲目使用只会导致逻辑混乱,减弱语篇的连贯性。例如:

(8)在经济危机中,有很多不同国籍的人移民到爱尔兰。a 因为我们原来是个文化单一的国家,b 但是通过这些变化确实给予我们文化新的活力,多元化。(高级16)

例(8)中,学生想表达的是经济危机让很多人移民到爱尔兰,这给原本文化比较单一的爱尔兰带来了很多变化,使爱尔兰的文化变得更有活力、更加多元。但a处“因为”与b处“但是”打乱了作者的表达逻辑,反而造成了语义上的混乱。

2)主位之间的逻辑关系较弱(中级13例高级11例)

在连贯的语篇中,主位结构之间保持了特定的逻辑语义关系(徐盛桓,1985)。但在留学生的部分语篇中,由于使用不当,主位之间的逻辑关系却较弱。例如:

(9)a 她比较喜欢中餐,就是贵州菜,b 因为贵州省有各地的特色饮食风俗,c 所以她觉得中餐品种多样,各具特色。d 但是那些西餐只是因为生活节奏快而应运而生,e而且各地的西餐味道没有特色。(中级18)

例(9)是一段比较中餐与西餐的文字,但b、c、d、e四处概念主位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较弱,并未有条理地表述主题,应改为“她比较喜欢中餐,因为中餐品种多样,各具特色,而贵州菜更是她的最爱。相比之下,讲究‘快节奏’的西餐品种单一,味道没有特色。”这样一来,概念主位“中餐品种”与“贵州菜”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与“西餐品种”形成对立关系,增强了表达的逻辑连贯性。

(二)主位推进模式选择的偏误类型(中级71例,高级39例)

主位推进模式在不同层次上有机组成语篇的总体主位推进程序,对构建连贯的语篇起到重要作用(张德禄,刘洪民,1994)。中高级学生在使用主位推进模式时出现了两类主要偏误:第一,在运用不同的推进模式时,对主位结构的选择和使用失当;第二,生硬堆砌推进模式。

1.连续型推进模式中的偏误(中级27例;高级18例)

连续型推进模式中,一组小句的主位相同而述位发生变化。中高级学生对该模式的使用频率较高,但出现了不少偏误。

①主述位在语义上不搭配(中级6例高级8例)

在留学生语篇中,往往出现主述位语义搭配不当的情况。例如:

(10)a我的爱人的性格会有一点可爱,有趣,b聪明,c还有诚实。(中级14)

(11)a基本上中国的和墨西哥消费者的目的是一般无二的,可归结为:b一是提供生存需要的基本东西,二是心理快乐和发展的知识,三是创造你想要的外面或者给予良好的印象(高级4)。

例(10)中概念主位“性格”与述位中“聪明、诚实”在语义上不配,应删去“聪明、诚实”或替换为“她也很聪明、诚实”。再来看例(11)。郑贵友(2000)指出,“当前后两句之间具有解释、说明的关系时,前一句可被判定为整个表述的主位”。据此,a处可以作为全段主位,而b处是对a处的具体说明,担任述位。这个语篇的问题在于b处述位既包含动宾短语(“提供生存需要的基本东西”),又包含并列短语(“心理快乐和发展的知识”),它们在句法和语义上无法与a处概念主位“消费者的目的”搭配。因此,需将述位部分改为:“一是获得生存所需的基本东西,二是感受快乐和得到知识,三是塑造良好的形象”。

②随意插入新的主位,影响连贯性(中级10例高级5例)

有的学生在推进模式中随意插入新的主位,从而打乱了各小句主位的一致性,影响了语篇的连贯性。例如:

(12)a 年轻人买服装常先看季节。b如果在夏天,他们就穿休闲的服装,c如果是冬天,服装的样式就有点儿多,d 不过他们会有自己的风格。(中级27)

例(12)中,动作的发出者是“年轻人”,因此,在c处插入新主位“服装的样式”显得较突兀。应将c处改为:“如果是冬天,在服装样式方面,年轻人面临很多选择”。

③语篇主位省略不当(中级11例高级5例)

在考察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常常会随意省略语篇主位,直接以概念主位或人际主位作为句子间的衔接单位。但是语篇主位的任意缺失会影响主位推进程序的连贯性,使整个语篇读来支离破碎。较之高年级学生,这个问题在中级学生的语篇中更突出,例如:

(13)如果一个女人喜欢我,她可以追求我。我无所谓。a不管有没有爱情,我都开心。b我真觉得我们不可以追求爱情。我觉得即使你不追求爱情,还可以找到爱情。c 很多人追求爱情时,他们真的在追求别的东西。d 他们常常追求收入、长相什么的。e我觉得如果我要找爱情,我不应该追求爱情,而我需要等候。f 我们都有重视的条件,但是我们不应该有不切实际的期望。g我讲究开放,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会找到开放的爱情。h我会现实一点。(中级8)

这段话的主位推进程序由几个连续推进模式组成。但由于部分推进模式内部以及模式之间缺少语篇主位加以衔接,所以整个语段像是由若干缺少逻辑联系的短句生拼硬凑而成,连贯性大打折扣。因此,应在a、b、c、d、e、f、g、h处加上如下语篇主位:“因为”,“不过”,“在现实世界中”,“例如”,“总之”,“另一方面”,“比如”,“所以”。

2.并列型推进模式中的偏误(中级15例高级4例)

并列型推进模式中,两种主位交替出现,述位随之变化。学生运用该模式时容易出现以下两类偏误。

第一类偏误是主位交叉过多。例如:

(14)在中国,商人经常看顾客的打扮,如果顾客像是没有钱的人,商人打量了一下面前衣服破旧的客人,眼神里透出冷漠,而且商人会抬高价格,顾客也得不到好的服务。(中级23)

在例(14)中,概念主位“顾客”与“商人”交叉得过于频繁,以致语篇的连贯度受到影响。该语篇应改为:在中国,商人经常看顾客的打扮,如果顾客像是没钱的人,商人就会很冷漠,还会抬高商品的价格。

第二类偏误是语篇主位省略不当。例如:

(15)他每次去吃饭时,服务员都以微笑相待,然后帮他找位置。a吃完饭后,服务员给他打折。b这里的服务员真诚地对待顾客,她们的服务给他好印象。(中级16)

例(15)中,由于缺少语篇主位,语段的层次感较弱。笔者认为应该分别在a处“服务员”后添加“还要”,在b处前加上“总之”,以增强语句间的粘合度。

3.跳跃型推进模式中的偏误(中级11例高级6例)

在跳跃型推进模式中,某一节或多节主位链环被省略,被省略的链环可被上下文、特定的情景或受话者的背景知识所补充。中高级学生的语篇中常常包含该模式,但由于学生随意省略其中重要的主位结构,让读者无法补充,从而影响了语义关系的表述。例如:

(16)a墨西哥是一个在发展中的国家,b腐败的现象很严重,c所以中国商人经常会走门路。d这个现象从很久以前已经在酝酿,e甚至墨西哥人已经创造了一些词语,比如做“中国生意”,f它的意思是做一个比较狡猾的生意。(高级7)

例(16)取自作文《墨西哥的“中国制造”》,根据上下文,“腐败的现象很严重”可理解为“中国商人经常走门路”的诱因,但它并非根本原因,为了将语义表达得更清晰,应该在b、c之间补上根本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赚钱”,并去掉c处的“所以”。

4.堆砌主位推进模式(中级18例高级11例)

由于学生对主位推进模式的掌握程度有限,他们容易生硬堆砌模式,忽视了主位或者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影响到整个语篇的连贯性。例如:

(17)a 最后和最重要的特点是有很漂亮的眼睛。b 你别理解错了,c对眼睛漂亮与否的评价要看每个人的看法。d我说过,外表很重要。e 但是如果一个女生只有漂亮的外表,f以此作为爱情的开始,g爱情也不一定一帆风顺。h 漂亮的眼睛就是美丽的心。i在我追求的爱情里,我看进她的眼睛时应该会看到美丽的心。(中级14)

(18)a实际上,我们现代人享受现代文明的生活。b现在,我们想象不到没有电视、车、空调的生活。c在生产这种机器的过程中,工场已经多年排出大量的污染水、污染空气。d我们已经不能拒绝现代化的生活。e但是过度的发展是当然要阻止的。(高级1)

在连贯的语篇中,语篇的主位具有层级性,即低层次上的主位都附属和服务于高层次上的主位(张德禄,刘洪民,1994)。例(17)中,由于生硬堆砌推进模式,主位之间的层级性被破坏,整个语篇的表达显得较混乱。如果学生能有序地使用连续型和延续型推进模式⑤,则有益于恢复主位的层级性及语篇的逻辑性,例如:我说过,女生的外表很重要。但如果外表成为爱情开始的主要原因,这样的爱情也不一定一帆风顺。对我来说,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女朋友要有漂亮的眼睛。因为眼睛是美丽的心,当我注视她漂亮的双眼时,仿佛就能看到她美丽的心。

例(18)讲述现代文明生活的利弊,即一方面让人享受生活,一方面却污染了环境。由于学生对主位推进模式使用不当,语篇的逻辑显得较乱。笔者认为,可按照并列型推进模式来重新组织语篇:现代文明生活让我们享受着巨大的便利,我们想象不到没有电视、车、空调的生活。但是,在生产这些产品的同时,现代文明也在污染着水与空气。考虑到环境的重要性,我们要适当地阻止现代文明的过度发展。

(三)中高级学生的语篇偏误类型分布

本文将上述两大类七小类偏误的具体分布和相应比例列表图示(见表1)。

表1 中高级学生的偏误分布与比例

总体上看,高年级学生在语篇表达上出现的偏误明显少于中级阶段学生。从微观层面分析,我们可得到以下重要结论:第一,中高级学生在主位选择上出现的偏误数量相当。在中级阶段已出现的概念主位省略不当、结构残缺及语篇主位使用不当的现象在高级阶段仍存在,并且问题更突出。主位之间逻辑关系较弱也是中高级学生易出现的偏误。第二,中级学生在主位推进模式上出现的偏误明显多于高年级学生,这说明他们尚不能准确运用推进模式来展开语篇。第三,中高级学生在使用连续型推进模式时出现的失误最多。例如,中级学生常常会随意省略语篇主位,高年级学生搭配主述位失当等。此外,中高级学生常随意堆砌主位模式进而影响篇章的逻辑性。

五、总 结

鉴于主位—述位理论对连贯语篇生成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研究结果,对中高级阶段的汉语语篇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教师应将主位—述位理论的相关知识有序地引进中高级阶段课堂,让学生逐渐习得主位结构、主位推进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功能。例如,在讲解课文结构时,教师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主位推进程序,以让学生熟悉特定语境下汉语语篇的展开方式。

其次,以主位—述位理论为指导,参照中高级学生在语篇习得上的难点分布规律,面向中高级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对于中级学生,应该加强主位选择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使用各种主位的条件;结合课文,向学生介绍基本的主位推进模式,引导学生仿照推进模式来进行口头表达或者写作。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应经常设计主位选择方面(尤其是语篇主位与概念主位)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与此同时,教学需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主位推进程序以展开语篇表述的能力。例如,教师可给学生一篇打乱了顺序的语篇,让学生排序;随后,教师点评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分析正确语篇中的主位推进程序;最后,教师让学生仿造语篇的主位推进程序来写一篇主题作文或完成一次演讲,并进行点评。

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中的主位—述位理论对中高级学生的语篇偏误进行了系统考察,归纳出这两个阶段学生在语篇习得上的难点分布规律,并对中高级阶段的汉语语篇教学提出建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主位—述位理论来自西方,要运用它对汉语语篇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还需结合汉语实际对理论进行改造(孙新爱,2004);此外,将主位—述位理论引入汉语课堂的有效性还有待教学实践检验。这些都是笔者日后努力研究的方向。

注释:

①参见张迎宝《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载于《汉语学习》2011年第5期。

②同①。

③括号内的数字表明中高级学生出现的此类偏误数量。

④石定栩在《主题句研究》中指出,一个语片中各句话题相同,使整个语片连成一体,像一环扣一环的链条一样,这种语言现象被称为话题链。

⑤基本的主位推进模式之一,该模式中,第一小句的述位充当第二小句的主位。

高宁惠:《留学生的代词偏误与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则》,《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2期。

郭颖雯:《篇章语言学与语段、语篇口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黄 衍:《试论英语主位与述位》,《外国语》,1985年第5期。

孙新爱:《主位—述位理论和留学生汉语语篇教学》,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徐盛桓:《再论主位与述位》,《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4期。

张迎宝:《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汉语学习》,2011年第5期。

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张伯江、方 梅:《汉语口语的主位结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郑贵友:《汉语句子实义切分的宏观原则与主位的确定》,《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

张德禄、刘洪民:《主位结构与语篇连贯》,《外语研究》,1994年第3期。

朱永生:《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Danes,F.Linguistic Analysis of the Text Structure.Folia Linguistica,1970(4).

猜你喜欢

主位偏误省略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希拉里败选演讲稿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中间的省略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从主位结构角度分析罗斯福演讲中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