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敏方法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3-02-01孙丽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16期
关键词:变应原脱敏性疾病

孙丽

变态反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在全球的平均患病率为10%~25%,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该类患者鼻部和全身不适感明显,如得不到正确的治疗,甚至会并发哮喘。接触的过敏原如尘螨、动物的皮毛、蟑螂、花粉、霉菌等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本文对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了脱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治疗90例安脱达变应原皮肤点刺阳性患者,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8~56岁,平均35岁,病史均超过10个月,最长者达19年,既往患者均接受不同种类的方法治疗,但效果不佳,患者普遍症状是鼻痒、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过敏症状,常见的合并症状:失眠;鼻窦炎,即鼻窦的感染;中耳炎,即中耳受到感染;鼻出血。变应性鼻炎具有鼻黏膜反应性增高的临床特点,但鼻黏膜反应性增高并不一定都是变应性鼻炎。只有根据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诊断,符合诊断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

1.2 脱敏治疗 在进行脱敏之前首先应作过敏原试验,也就是把常见的过敏原制成浸液,为患者进行皮内注射,15~20 min后观察局部反应。±:有红晕,范围小于0.5 cm;+:风团0.5 cm大小伴有中度红晕;+ +:风团0.5~1.0 cm,无假足;+ + +:风团大于110 cm,出现假足。然后按常规脱敏与维持脱敏两个步骤进行分别制定脱敏方案,治疗原则从低浓度开始,每进入一个新的疗程,药物要增大10倍,直到增至1:100后则不再增大,进行维持治疗。常用起始治疗浓度按皮试强度,(+)用 1:106,(++)用 1:108,(+++)用 1:1010;蒿属及豚草花粉(+)用 1:108,(++)用 1:1010,(+++)用 1:1012。

1.2.1 常规脱敏疗法 将已确定的变应原按所需浓度配制在溶媒中,一疗程为10次,每周规则注射2次,从0.1 ml开始,每次递增0.1 ml,直至1 ml。

1.2.2 维持脱敏疗法 当脱敏注射液最高浓度为l:100开始维持脱敏治疗。方法是每周皮下注射2次,每次0.5 ml,病情稳定后可酌情减少注射次数,直至停止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参照文献确定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连续治疗4周以后,打喷嚏、流清涕、鼻痒及鼻塞症状消失,且治疗期间不再发病,不需要用抗过敏药,改善率>95%;显效:连续治疗6周后打喷嚏、流清涕、鼻痒及鼻塞症状明显减轻,基本不需要用抗过敏药,改善率﹥50%;有效:7周治疗完成后打喷嚏、流清涕、鼻痒及鼻塞症状减轻,仍有发病,但发病次数明显减轻,用少量抗过敏药即可控制,改善率为21%~50%;无效:经治疗7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改善率﹤20%,仍需要对症用药者且中断治疗判定为无效。

2 结果

本组90例患者中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好转,其中显著改善者23例,有效53例,无效12例,总体效果指数86%。

3 讨论

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变态反应又分为四种类型: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多个临床科室,包括皮肤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等,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过敏性鼻炎属于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同时与副交感神经亢进有关,可引起鼻甲肥大、鼻黏膜充血水肿肥厚、鼻窦炎、鼻息肉等[3]。目前,过敏性鼻炎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源、免疫疗法、药物疗法、激光、电烧和手术等方法[4]。对其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认为有以下因素:遗传因素;过敏原;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及精神因素;吸烟因素;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季节因素等,其中过敏原是诸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因素,所涉及的范围涵盖了吸入性过敏原、接触性过敏原、感染因素等。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由IgE所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全球发病率在10%~25%左右,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以鼻黏膜局部的异常免疫反应为主,其临床症状与鼻腔的植物神经支配和神经反射密切相关。鼻腔副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鼻丘、中鼻甲和下鼻甲前部[5],下鼻甲尤其是前端黏膜层存在特异性着色的胆碱能神经节细胞聚集而成的微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分布在黏膜下构成副交感神经丛,并环绕在腺体周围,鼻丘黏膜层为浆液腺高密度区,由含有副交感纤维成分的筛前神经鼻内支分布,是鼻腔反射和喷嚏反射弧感受器的主要部位和过敏性鼻炎的扳机点[6]。

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表现:(1)鼻痒,大多数为鼻内发痒,鼻涕多,大量清水涕,如存在感染时为脓涕;(2)鼻塞,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伴有耳闷;(3)打喷嚏,每天数次,呈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三个,有时比较剧烈。检查:发现鼻黏膜苍白,双下甲水肿,总鼻道及鼻底可见清涕或粘涕[7]。

脱敏疗法(Desensitization)又称为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或减敏疗法(Hyposensitization)。1997年WHO根据多年来对特异性免疫治疗机制的了解和临床疗效,提出了新的术语即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治疗(specific allergy vaccination,SAV)。SAV是在临床上确定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后,将该变应原制成变应原提取液并配制成各种不同浓度的制剂,经反复注射或通过其他给药途径与患者反复接触,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从而提高患者对该种变应原的耐受性,当再次接触此种变应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现象或过敏现象得以减轻[8]。脱敏治疗是一项必须坚持,不能随意中断的治疗。如果中途治疗被任何原因影响而中断,治疗将失败,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配制脱敏原溶液时要严格控制浓度,浓度过高和过低,均达不到理想的治疗的效果,如果浓度过高,则患者注射部位将发生,红肿、疼痛,甚至水泡等。

自我调节及心理疏导,变应性鼻炎患者常有阵发性喷嚏(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大量清水样涕、鼻塞(间接性或持续性)、嗅觉减退甚或头闷痛等表现,严重者可影响睡眠、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影响学童记忆力。给社交、娱乐带来麻烦[9],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需要自己的调节或给予心理疏导。本院开展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则需要3年的时间,因而诊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过程中应注意其精神心理的变化,尽可能消除其心理障碍,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

每次给患者注射前要严格遵守“三查七对”,观察注射剂型的颜色、透明度及沉着物。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要备好急性过敏反应的抢救药物及器械,以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对于年龄偏小的患者,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治疗过程中出现局部反应的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说明发生情况的原由,并对局部进行物理治疗。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预防宣教,使患者增强继续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指导患者尽量避免大剂量的接触已知过敏原或容易引发的过敏的场所[11]。

目前,全球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我国也有近30%的人口患有不同种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而一身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占全部患病的24%。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种类诸多,病因也是复杂多样,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是长期以来医学领域研究的一项难题[12]。目前,变态反应性鼻炎也应该预防为主,在患者治疗的同时向他们普及疾病基本知识,了解疾病发生的机制,以减少接触过敏原机会,降低发病机率。对于住院治疗的患者更要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1]王方,孙有旺.鼻中隔矫正术加微波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 4(7):230.

[2]朱丽,马芙蓉,王丽,等.变应性鼻炎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14(1):14-16.

[3]杨宝琴.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156例[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30-2031.

[4]吴嗣杰,桂水清.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5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40-41.

[5]蹇华,马成,阳婷,等.低温等离子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96例报告[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141-142.

[6]徐佩茹,李敏,张惠均.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4-7.

[7]程丹.浅谈过敏性鼻炎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2,2(13):257-258.

[8]符徵.过敏性鼻炎的脱敏治疗[J].海南医学,2011,22(10):5-7.

[9]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

[10]陈葆莉.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及护理心得[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7):2873-2874.

[11]孙丽.842 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脱敏治疗及护理[J]. 实用护理杂志,1997,13(3):129.

[12]龙红兵,覃继新.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49,62.

猜你喜欢

变应原脱敏性疾病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组分诊断
快速脱敏治疗的临床应用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让青春脱敏
探析小儿过敏性疾病变应原脱敏治疗效果与护理对策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