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2013-02-01刘泽军李晚珍吴礼文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16期
关键词:心梗室性分级

刘泽军 李晚珍 吴礼文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存在很高的临床危险性,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本文对CRP与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方法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AMI患者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52~78岁,平均(62.4±7.6)岁。所有患者均参照Lown室性早搏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分组,A组:0级;B组:Ⅰ级、Ⅱ级;C组:Ⅲ级、Ⅳ级、Ⅴ级,每组各有患者30例。A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54~78岁,平均(62.8±7.7)岁。B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52~76岁,平均(62.5±7.4)岁。C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53~75岁,平均(62.1±7.2)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室性早搏(PVC)评价标准 参照Lown分级标准(美国)进行评定[2-3]。0级:无室性期前收缩;Ⅰ级:室性期前收缩偶发,且<30次/h或<1次/min;Ⅱ级:室性期前收缩频发,且>30次/h或>6次/min;Ⅲ级:多源性的室性期前收缩;Ⅳ A级:反复出现成对的室性期前收缩;Ⅳ B级:反复出现成窜室性期前收缩,且≥3个;Ⅴ级:室性期前收缩检测提示R波出现于前1窦性激动T波上。

1.3 入组和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所有患者均参照WHO对AMI的诊断标准确诊:(1)典型性胸痛持续发作>30 min;(2)肌钙蛋白均经冠脉造影检测为阳性;(3)肌酸激酶(CK)峰值水平超过正常人上限2倍;(4)相邻两个ST段的抬高幅度>0.2 mV。另外,所有患者胸痛发作距离入院的时间均在24 h以内。排除标准:具有AMI发作史的患者;最近1年内具有外伤手术史的患者;合并其他相关病症的患者,主要包括合并感染性疾病、类风湿、肿瘤患者;肝肾功能存在明显异常的患者[4-6]。

1.4 临床检测 (1)对所有患者的心电图、血糖、血脂、心肌酶、类风湿因子以及肝肾功能分别进行相关检测;(2)对所有患者的CRP水平进行检测。分别在患者入院进入急诊科时以及入院后6、12、24 h抽取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并取四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本次研究的CRP水平参照值[7]。

1.5 评价指标 (1)对参照Lown分组的三组患者CRP水平检测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分析。(2)将所有患者按照心肌梗死发生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以及其他部位心梗组,对两组患者的CRP的检测水平分别比较分析。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系数采用r表示,以r值在-1与1之间为有明显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CRP水平检测情况比较 C组CRP检测水平(21.47±8.16)mg/L明显高于A组(6.72±4.56)mg/L以及B组(14.61±5.83)mg/L;B组CRP水平较之A组相对更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CRP水平与Lown室性早搏分级呈现为正相关性(P<0.05)。C组与A组比较,t=9.764,P<0.05;C组与 B组比较,t=7.218,P<0.05;B组与A组比较,t=6.923,P<0.05;CRP与Lown分级呈正相关性,r=0.63,P<0.05。

2.2 前壁心梗阻及其他部位心梗组CRP水平比较 前壁心梗组CRP水平(20.83±7.26)mg/L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心梗组CRP水平(15.74±5.28)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46,P<0.05)。

3 讨论

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高危病症,当前临床对该病的干预与防治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与对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的高危因素的认识不足有重要关系,如能加强对致病主要相关因素的研究,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对于改善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将具有明显的临床作用[8]。

CRP是炎症标志物,在正常人体浓度比较低,但一旦机体受到不同方式的炎症刺激或者损伤后CRP的水平即会随之发生升高,且在24 h内呈现为逐步增高趋势。CRP可与细胞膜相结合后黏附在血管的内皮细胞上,并导致血管受损,最终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可知CRP水平与AMI的发生有着一定的相关性[9]。同时,临床研究显示CRP可能直接参与到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病理过程中,并产生促进作用,加快该病的发生速度,并加重发生的程度[10]。综上可知,CRP不仅直接对AMI的发生具有重要相关性,且因直接作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中,因此,对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相关作用。因此,加强对CRP的检测、研究以及控制,对降低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或者发生程度,并及早和更有效对病情进行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上研究通过将AMI患者参照Lown分组后分别行CRP检测,并取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段的检测平均值,统计结果表明,Lown分级高(病情相对严重)的AMI患者较之Lown分级相对较低患者的CRP水平明显更高,即Lown分级在Ⅲ级、Ⅳ级和Ⅴ级的患者,较之Lown分级为Ⅰ级与Ⅱ级的患者CRP水平更高,而Ⅰ级与Ⅱ级患者较之0级患者的CRP水平又相对更高,以上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CRP水平与Lown室性早搏分级呈现为正相关性,且对相关性系数r值的分析显示,均在相关性范围之内,进一步验证CRP与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存在明显相关性。另外,心肌梗死不同发生部位的患者CRP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上研究显示,位于前壁的心梗死患者较之位于其他部位心梗死患者的CRP水平明显更高(P<0.05)。因此,通过对CRP水平高低的检测,对判断梗死的部位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综上,CRP与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这一病理过程,与心律失常发生的严重程度呈现为正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梗死发生部位的基础性参照。

[1]滕受带,韦丽敏,伍业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11,4(13):52-54.

[2]刘志云.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14-15.

[3] Ross R,Janiszewski P M.Is weight loss the optimal target for obesityre-lat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reduction[J].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8,24(Suppl D):42-43.

[4]滕受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意义[J].内科,2012,4(6):598-600.

[5]曹琳,陈雷旻,张晔凡,等.C-反应蛋白在不同程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2(5):67-68.

[6]伍树芝.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及其预测价值[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7):224-225.

[7] Ridker P M,Silvertown J D.Inflammation,C-reactive protein,and atherothrom-bosis[J].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2008,79(Suppl 8):246-248.

[8]孙海鑫.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10):142-1443.

[9] Ji S R,Wu Y,Potempa L A,et al.Effect of modifited C-reactive protein on complement activation:a possible complement regulatory role of modified or monomeric C-reactive protein in atherosclerotic lesions[J].Arteri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2007,26(4):105-106.

[10]黄照河,黄昱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黏附分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J].右江医学,2007,35(5):495-497.

猜你喜欢

心梗室性分级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