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12例

2013-01-3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1期
关键词:痹证膝骨性舌质

杨 恒

中医药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12例

杨 恒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外一科,长春130021)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药综合治疗;中药内服;熏蒸;推拿;功能锻炼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亦称增生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本病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致软骨丢失、破坏,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反应的疾病。笔者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中药内服结合熏洗、局部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本病112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5例,女87例;年龄40~82(平均58)岁;病程5个月~21年;单侧发病44例,双侧发病68例;均来源于门诊和住院治疗患者。

1.2 诊断标准[1]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为本病。

1.3 证候诊断标准

1.3.1 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1.3.2 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1.3.3 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1.3.4 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1.4 治疗方法

1.4.1 中药内服 ①瘀血痹阻证治以活血化瘀,舒筋理气,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9g,川芎9g,羌活9g,没药9g,香附9g,牛膝9g,红花6g,桃仁6g,当归15g,甘草3g。②风寒湿痹证。治以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方用蠲痹汤:羌活12g,独活12g,桂枝6g,秦艽12g,海风藤15g,桑枝10g,当归12g,川芎12g,乳香10g,木香6g,甘草6g。③风湿热痹证。治以清热化湿,宣通经络,方用宣痹汤加减:防己15g,杏仁15g,滑石15g,连翘9g,山栀子9g,薏苡仁15g,半夏(醋炒)9g,蚕砂9g,赤小豆皮9g。如痛甚者加姜黄、桑枝、海桐皮。④肝肾亏虚证。治以补益肝肾,通利筋脉,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6g,防风6g,川芎6g,牛膝6g,桑寄生18g,秦艽12g,杜仲12g,当归12g,茯苓12g,党参12g,熟地黄15g,白芍10g,细辛3g,甘草3g。偏阳虚者加淫羊藿、巴戟天;偏阴虚者,加熟地黄、桑寄生、墨旱莲等。

1.4.2 中药熏蒸 自拟熏蒸方:川乌6g,草乌6g,桃仁10g,伸筋草15g,路路通15g,威灵仙15g,刺五加12g,牛膝15g,乳香10g,没药10g等,加工粉碎装袋放入熏蒸锅内,煮沸后调至适宜温度。患者卧于熏蒸床上,

膝部置于蒸汽出口,用熏蒸罩罩住,每次20min。

1.4.3 局部推拿 按、揉、推、拿膝部,患者仰卧位,术者从膝阳关、梁丘、血海、阴谷、鹤顶、阳陵泉、犊鼻、阴陵泉、足三里诸穴中轮换取穴,对患侧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及膝关节周围肌腱、韧带施以点穴疗法及按、揉、推、拿等手法治疗,每次15min。

1.4.4 功能锻炼 ①股四头肌舒缩锻炼:患者仰卧床上,患膝伸直,将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然后放松静力活动。②膝关节伸屈活动:患者坐床边,将患膝置于床旁,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伸直位,有酸胀感时,缓慢屈曲膝关节达最大限度,反复进行。③直腿抬高锻炼:患者仰卧,屈膝将大腿抬高,然后伸直膝关节保持到酸胀时屈曲膝关节。

2 结果

112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1例,(膝痛、肿胀完全消失,行走及上下楼梯无不适感)显效64例,(静息无膝痛,无肿胀,偶有活动时疼痛,行走时无疼痛,不影响工作及生活)有效19例(膝痛时发时止,行走时仍有轻度疼痛,上下楼稍感不便,关节活动稍受限),无效8例(膝痛、肿胀及活动时疼痛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2.86%。疗程最长6周,最短1周。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1]。我国50岁以上人口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为5%,60岁以上人口为20%,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为78.5%[2]。本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活动受限,畸形,可继发滑膜炎,而引起合并症。本病属中医的“痹证”“膝痹”等范畴。《内经》指出“痹,闭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表明疼痛、行动受限等症状。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病因主要包括外感风寒湿邪、内伤肝肾不足、气血失和及跌仆损伤四个方面。大多医家认为本病其病因病机多为肝肾两虚,筋骨失荣,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由此,从痹的角度来论治骨关节炎,应抓住本病是“本虚标实”的特点。通过临床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临床辨证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再根据辨证分型予以相应中药治疗,在内服中药的同时,应用中药熏蒸,中药熏洗的热效应和药物反应使痹阻凝滞得以温通,对患膝关节进行局部推拿以活血养筋,温通经络,解痉止痛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炎性物质的吸收,促进组织修复,最后通过功能锻炼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并能促进气血运行、脏腑机能协调统一,使患处气血灌流充足,濡养皮肉筋骨,保证组织正常恢复,从而避免骨质脱钙和肌肉萎缩。

[1]娄多峰.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09-2312,1076.

[2]曾庆馀.加强骨关节炎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75-76.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08

1672-2779(2013)-21-0015-02

苏 玲

2013-08-11)

猜你喜欢

痹证膝骨性舌质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壮医三伏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蒙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42例临床研究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中药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