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13-01-23董秋霞毕力格黄志刚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赫依巴达古拉

董秋霞 毕力格 黄志刚*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51;2.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慢性疲劳综合征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以慢性疲劳持续或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低热、头痛、咽喉痛、淋巴结肿大、肌肉痛、关节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睡眠障碍等非特异性症状和表现并无其他慢性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的综合征。1987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首次给该证正式命名,并于1994年对其定义进行修订,也叫做“亚临床状态”、“灰色状态”、“第三状态”。随着当代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及生活压力日益增加,患CFS的比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据相关统计,CFS在人群中发病率为0.007%~2.8%。发病年龄在21~50岁为多,10~18岁青少年发病率比成人低,10岁以下的儿童尚无发病报道,5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较少,且女性发病是男性的1.3~1.7倍[1-2]。目前现代医学对CFS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些研究结果提示遗传学、生理学和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易感性,并促进疾病的发生和持久存在[3]。近年来,蒙医药学者们对此征颇为关注,现从蒙医对CFS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综述如下。

1 蒙医病因病机

蒙医学古籍文献中虽没有记载CFS的病名,但对其早有认识,记载了诸多与CFS相似的病证。如《四部甘露》中记载赫依病症状为“疲乏无力、各关节疼痛、神志不清、睡眠不安、头晕…”[4],巴达干病症状为“身心沉重、懈怠、食欲不佳…”[5]和《哲对宁诺尔》[6]中记载“赫依病症状为叹息、头昏目眩、耳鸣…游走性刺痛、全身疼痛、疲乏无力、睡眠不安、呵欠伸腰…,巴达干病症状为身心疲惫、食欲不振…懈怠…五官功能减弱”等有关论述与CFS的症状有相似之处。

阿古拉等[7]以调体素,改善巴达干、赫依(气)功能为治疗总则,采用蒙医温针治疗CFS,取得良好的疗效。认为从证侯分析CFS属于蒙医“巴达干、赫依”性疾病范畴,是由于长期透支身、心、语功能导致三根失去自有的生理平衡,进而巴达干、赫依(气)的功能紊乱而导致本病。赛因朝克图[8]、博·朝鲁门[9]等根据CFS的主要临床症状,认为该病归属巴达干、赫依性疾病范畴,是人体三根中的巴达干偏盛与赫依相搏,至使三根失调而引起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核心症状的一系列证候。陈英松[10]认为CFS由三根混乱所致,主要病因为巴达干、赫依,主要诱因是长期透支“身、语、心”功能。

2 蒙医药治疗CFS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

蒙医认为CFS属巴达干、赫依性疾病范畴,2007年首次被编入《蒙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了CFS的蒙医诊断依据和疗效标准[11]。但目前蒙医药治疗CFS的临床研究报道甚少,阿古拉等[12]对13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蒙医温针疗法和蒙医针刺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蒙医温针疗法优于蒙医针刺疗法。在动物实验方面,忽日查等[13]应用蒙药补虚益寿胶囊和补虚益寿汤药对疲劳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喂食大剂量胶囊组大鼠有关指标优于原汤药组,具有显著性差异。阿古拉等[14-17]进行蒙医温针对疲劳综大鼠作用复杂机制研究,采用竭力游泳方式制作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取蒙医“顶会穴”、“命脉穴”和“心穴”等穴位,进行温针治疗,观察蒙医温针对大鼠肝组织中MDA、GSH、GSH-PX和 SOD的变化,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酮含量,以及对行为学及下丘脑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蒙医温针对疲劳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认为这种作用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完成,这可能是蒙医温针疗法改善CFS的症状的原因之一。 目前为止,还没有蒙药治疗CFS的临床研究报道。

综上,蒙医学古籍文献中虽然没有记载“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一病名,但记载过CFS的很多症状,从而可以看出蒙医学对本病也具有一定的认识。近几年,一些蒙医药学者对该病又一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蒙医学理论角度详细分析CFS的病因病机,已经也有了较深的认识。特别是近几年蒙医温针治疗CFS的动物实验报道较为多见,而且已经揭示了很多蒙医治疗CFS的作用机制。但蒙医药治疗CFS的临床研究报道很少。

[1]Jason LA,Richman JA,Rademaker AW,et al.A communi ty based study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J].Arch In tern Med,1999,159:2129-2137.

[2]Steele L,Dobbins J G,Fukuda K,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fatigue in San Francisco[J].Am J Med,1998,105:83-90.

[3]龙云涛.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1):70.

[4][5]依稀巴拉珠尔.四部甘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2,95.314-330.

[6]罗布桑却因丕勒.哲对宁诺尔[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10,1-26.

[7][12]阿古拉,陈英松.蒙医温针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116-117.

[8]赛因朝克图,苏·朝鲁门,博·阿古拉.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蒙医温针的干预作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6(6):36-38.

[9]博·朝鲁门.慢性疲劳综合征蒙西医临床研[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5(5):60-62.

[10]陈英松.蒙医温针对疲劳大鼠作用复杂机制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5:71-78.

[11]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蒙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编审委员会.蒙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呼和浩特:民族出版社,2007.7,435-438.

[13]忽日查,黄志刚,毕力格.补虚益寿胶囊的抗疲劳耐缺氧实验研究[J].中国蒙医药杂志,2012,7(7):512-514.

[14]卢峻,陈英松,阿古拉,等.蒙医温针对大鼠疲劳模型肝脏MDA、GSH含量及GSH-PX、SOD活性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7,32(3):167-169.

[15]阿古拉,苏朝鲁门,张朝鲁门,等.蒙医温针对疲劳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1):129-132.

[16]陈英松,卢峻,苏朝鲁门,等.蒙医温针对疲劳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酮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8,33(4):158-261.

[17]阿古拉,卢峻,陈英松,等.蒙医温针对疲劳大鼠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9):643-646.

猜你喜欢

赫依巴达古拉
赫依证的证期标准化研究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金玉教授治疗妇赫依症学术思想整理
基于赫依理论的蒙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古利和古拉
尘封千年的古城纳巴达
命运多舛
誓为伊人死
那是什么在草原上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