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布特征与治疗

2012-12-25端传友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类癌转移率肛门

端传友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六合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 211500)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又称为类癌,可以分泌一些具有激素作用物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活性物质,因此部分患者可以产生面部潮红、多汗、腹泻等症状,称之为类癌综合征。但是大部分患者并没有典型的症状,多数在进行常规检查时偶然发现。NET比较少见,其发病率目前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类癌在消化道中分布较多,有学者回顾性分析了35 618例NET,发现在美国白人和非洲裔人中回肠和空肠的NET较多,而在亚洲人中直肠的NET较多。

直肠NET在直肠肿瘤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一般在1% ~2%,男性多于女性。为了解直肠NET在直肠肿瘤中的分布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六合医院内窥镜中心肠镜的登记资料,并对发现患者进行了随访,且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复习,以明确直肠NET在直肠肿瘤中的分布特征和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共发现直肠癌645例,其中经病理证实为直肠NET 7例,占直肠肿瘤1.1%。该7例NET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35~66岁,平均53.7岁。仅1例有脓血便及排便习惯改变,其他均无特殊临床症状,均在体检或常规检查时发现。肿瘤距肛缘3~10 cm,直径0.6~1.5 cm,均为直肠黏膜下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3例患者进行了术前病理检查为慢性炎症组织,3例患者进行术前超声肠镜检查,发现肿块位于直肠黏膜下,1例发现侵犯肌层,未发现淋巴结转移。7例患者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与结果

3例经肛门行局部扩大切除;3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其中2例术后病理报告基底部无肿瘤,行常规随访,而1例术后病理提示基底部见癌细胞,进行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1例患者肿瘤位于距肛缘10 cm,直径1.5 cm,术前超声肠镜提示肿瘤可能侵犯肌层,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或黏膜下剥离术均风险较大,遂行直肠经腹前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直肠类癌,侵犯浅肌层,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均未进行其他辅助治疗。7例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5年,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术后复查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征象,目前患者均存活,详见表1及图 1、2。

表1 7例患者一般资料

图1 患者,女,43岁,肠镜发现距肛5 cm处肿物,直径约0.8 cm,表现为黏膜下肿块

图2 该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创面良好,全瘤活检加局部扩大切除术后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类癌,后追加局部扩大切除

2 讨 论

NET好发于胃肠道,而以直肠最多,其中大多数位于直肠10 cm以内,本组7例中有5例在10 cm以内,占71%。肿瘤是由内分泌细胞构成,可产生氨基肽类激素,消化道NET来源于胃肠黏膜的Kultchitsky细胞,瘤细胞含有嗜银或亲银的神经内分泌颗粒,其中氨基酸脱羧酶可消耗前体物质产生5-羟色胺、缓激肽等活性物质,当NET晚期或发生肝转移可导致类癌综合征,而直肠NET没有嗜银或亲银性,即使发生肝转移,一般也不会发生类癌综合征,对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困难,大部分直肠的NET是在进行常规检查时发现的,仅少数直肠NET当瘤体较大时产生排便困难、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1-2]。

直肠NET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缺乏完整的官方资料。Yao等回顾性分析了美国的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从1973至2004年登记的35 618例NET患者,根据年龄调整的发病率是0.86/10万,其中男性为0.92/10万,而女性为0.81/10万。Konishi等随访了日本结直肠癌学会登记中心1984至1998年的登记资料,在90 057例结直肠肿瘤中,共发现345例结直肠NET患者,占结直肠肿瘤的0.38%,其中回肠末端3例(0.9%)、阑尾部8例(2.3%)、结肠28例(8.2%)、直肠304例(88.6%)。Li等回顾性随访了在台湾的228例类癌的患者,直肠占60.5%。Fahy等回顾性分析了美国斯隆-科特林纪念医院的从1957至2004年直肠NET患者,占同期直肠肿瘤的1.3%。本组回顾分析直肠NET患者7例,占直肠肿瘤的1.1%。

手术切除是直肠NET主要治疗手段,方法依据类癌的大小、部位、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隔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而定。直肠NET的大小与肿瘤的淋巴结浸润和转移有非常重要的关系。Konishi等研究认为,直肠NET直径小于10 mm,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仅为7%,远处转移率为0,当肿瘤直径在11~20 mm之间,肿瘤淋巴结转移率可以达到40%,而远处转移率仅为2%,当肿瘤超过21 mm时,淋巴结转移率为58%、远处转移率为37%。Fahy等和Landry等研究认为,直肠NET其预后与肿瘤的大小、侵犯深度和淋巴转移率有关。因此在直肠NET手术前详细评估肿瘤的大小、侵犯深度和肿瘤的转移情况非常重要,也是决定手术方式的重要因素。Zhou等对25例直肠类癌进行超声肠镜检查,结果发现肿瘤的淋巴转移、侵犯深度与病理检查非常一致,因此在术前使用超声肠镜就可以确定肿瘤的侵犯深度。

对于直径在1 cm以下的肿瘤,一般均局限于黏膜下层,可采取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直径在1~2 cm的,有可能浸润浅肌层,采取局部扩大切除、经肛门微创手术,但是标本均应行术中冰冻,保证切缘阴性。大于2 cm的一般都浸润到深肌层以上或发现有淋巴结转移,需行直肠根治性手术。对于发生梗阻无法切除的应行造瘘。晚期患者则采用化疗减轻瘤负荷,对于肝转移的则切除病灶减瘤,也可行肝动脉栓塞或栓塞化疗。有广泛转移或出现类癌综合征的可采用抗5-羟色胺药物、抗激肽药物或联合化疗控制症状[1,3]。

Kwaan等回顾性分析了85例直肠类癌的治疗情况,48例肿瘤小于1 cm,其中46例(54%)经内镜进行切除、38例切缘阳性或无法判定、6例肿瘤残余、1例复发;31例(36%)进行了手术切除,其中23例进行经肛门切除手术或经肛门微创手术,6例进行了低位前切除手术,2例进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8例患者没有进行手术治疗;在随访过程中,4例发生了远处转移,包括2例肿瘤小于1 cm的直肠类癌。因此作者认为,内镜下治疗对于切缘阴性、肿瘤直径小于1 cm的直肠类癌是合理的,但是对于切缘阳性者需要进行扩大切除手术,肿瘤直径1~1.9 cm的直肠类癌建议进行直肠切除。有学者报道了91例直肠类癌经内镜下切除,随访32个月(6~96个月),直径小于1 cm的65例患者均无复发,肿瘤直径在1~2 cm的25例患者中,3例复发,1例死于肝转移。Mashimo报道61例经内镜下黏膜下切除肿瘤直径小于1 cm直肠类癌,完全切除率达98.3%,随访24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转移。Kinoshita等报道了使用经肛门微创手术切除直肠类癌27例报道,肿瘤平均大小为9.1 mm(5~13 mm),随访70.6个月,没有发现复发,提示经肛门微创手术切除直肠类癌是一个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本组患者除1例肿瘤较大行直肠经腹前切除外,其余均行内镜下切除或经肛门切除术[4-6]。

直肠NET是一种不十分常见的疾病,治疗中如果没有发现肿瘤转移,而且肿瘤的直径较小时使用局部切除的手术包括内镜下切除术、经肛门切除术或经肛门微创手术;如果肿瘤在切除后切缘阴性或不能确定,需要再次行扩大切除手术;对于直径在1~2 cm的直肠NET需要仔细评估肿瘤的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如果没有发现远处转移,可以考虑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经肛门微创手术或直肠根治性切除术,如果发现有远处转移的病灶,需要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对于超过2 cm的直肠NET,一般以使用根治性切除为宜[1,2,6-8]。

[1]陈哲京,姬社青,韩少良.大肠肛门疾病外科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76-380.

[2]VOGELSANG H,SIEWERT J R.Endocrine tumors of the hindgut[J].Best Pr £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2005,19(5):739-751.

[3]彭亦凡,薛卫成,顾晋.直肠神经内分泌癌16例临床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9,12(2):170-173.

[4]BERNICK PE,KLIMSTRA D S,SHIA J,et al.Neuroendocrine cacinoma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J].Dis Colon Rectum,2004,47(2):163-169.

[5]CECILIA M F P,AMY E N,GRANT N S,et al.Gastrointestinal pathology:an atlas and text[M].3rd Edition.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2007:1135-1144.

[6]刘训钰,陈怀仁,樊志方,等.直肠癌177例手术治疗[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6(4):26-27.

[7]孙华新,袁伟忠,李崇杰.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O1,20(3):185-186.

[8]潘燕,俞一峰,李森,等.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8(1):48-50.

猜你喜欢

类癌转移率肛门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消化道类癌25例诊治分析
食管、贲门类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手术治疗5例阑尾类癌临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