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陈毅精神为依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2-12-23

党史文苑 2012年5期
关键词:陈毅精神政治

赵 柯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成都 610011)

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10周年的国内外祭典活动刚刚落下帷幕,身为元帅母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原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的师生,我们无限缅怀这位伟大校友。陈毅元帅的一生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爱憎分明,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对革命事业坚贞不渝。他文武兼资、学识渊博,具有丰富的政治、军事、外交经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弘扬陈毅精神,以元帅宝贵的育人资源为依托,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其健康的人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的焦点问题。

一、陈毅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一致性

陈毅元帅一生坚定信念并为之奋斗,先后历经了中国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变革时期。陈毅精神沉淀、积累形成于斯,贯彻始终。青少年时代,陈毅就读于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现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染织科,在校期间虽家境贫困,但少年有志、勤奋好学。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这段经历使他亲身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工人运动和爱国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看准了方向,下定了决心,毫不动摇、毫无保留,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大革命时期,陈毅在革命低潮的严峻考验面前从容镇定,从南昌起义、古田会议、红四军组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到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长征的情况下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他始终充满着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在梅岭他因伤病被敌人围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在生死关头,陈毅写下了“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著名绝笔诗篇《梅岭三章》[2],今在其山凹之上,筑建《梅岭三章》诗碑,已与梅关碑林连为一体;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毅率领新四军部分主力,开辟了江南抗日根据地。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政策策略,对反共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皖南事变后,他出任新四军代理军长,迅速发展华中的抗日力量;解放战争时期,陈毅以无产阶级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审时度势,抓住战机,参与重大战役的指挥,为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和全面的进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解放上海时,他精心指挥、周密部署,使这座城市完好地回到人民手中。陈毅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和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令千万后来人动心、折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

新中国成立前后,陈毅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战争转向建设。他以非凡的胆略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创造性地把党的政策同工作实际相结合,排除万难,使社会主义新上海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其政绩卓越、正直清廉、雷厉风行,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风范,至今仍为上海人民所怀念;他一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向科技、文艺工作者行“脱帽加冕礼”,深受广大知识分子的爱戴;担任外交部长期间,他坚决捍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开创我国外交的新局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豁达大度、实事求是、以诚待人,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尊敬与信任。

陈毅精神所体现的是追求真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是少年有志、勤奋好学、勇于践行的精神,是取义成仁、视死如归的坦荡胸怀,是勇挑重任、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是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大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鼓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引领风尚,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陈毅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质相通,两者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内在的一致性。我们应当将学习传承陈毅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陈毅精神为重要依托,将二者相凝练,与时俱进,从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建设充满凝聚力、朝气和活力的校园精神文化。

二、陈毅精神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1.成长、求学经历具有高度相似性。张光鉴教授提出的“相似论”[3]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与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智力发展、身心发育保持高度的相似,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学习内容,积极创设与其成长有益的条件和环境。而陈毅元帅的成长、求学、追求理想的经历与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他同样经历过在校挑灯夜战、考试挂科、师生论辩、贫困欠学费等,在理想的追求中受挫,少年陈毅曾在农历新春时节给陈家祠堂题写春联“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不成,事不成,事事不成事事成。”横批是“春待来年”。从这幅春联不难看出,此时的陈毅正处于家境的低谷以及人生的逆境当中,但这一切都未能阻挡他对理想的追求,对知识的求索,反而坚定了他战胜困难,立志报国的信心和决心。陈毅精神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生动的教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个人奋斗的励志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使思政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语言、行为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地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受到陈毅精神的感染,心灵得到震撼,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了感染力,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性。

2.陈毅精神具有正面感召性。“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这是陈毅在办公桌的大铜墨盒上为自己镌刻的座右铭,并一生践行。“满招损,谦受益”出自《尚书·大禹谟》,说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终日乾乾”出处为《易经》乾卦:“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有德行、本性刚健、正直的人,坚持努力奋发不懈,小心谨慎,能虽处于危险的境地,也避免过失与灾难;“莫伸手”是指在金钱、物质等名利面前不伸手,处之泰然,不盲从。陈毅在严于律己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女,他告诫儿女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革命本色,把自己培养成为对党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有用的人材,切忌成为游手好闲、过寄生生活的纨绔子弟,成为不学无术的人物。在二子陈丹淮高中毕业,即将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时,陈毅“因公南行,匆匆言别,不及细谈。写诗送行,情见于辞,不尽依依。望牢牢紧记。并告诸儿女。”于是写下了《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2]当中的著名诗句:“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汝要学马列,政治多用功。汝要学技术,专业应精通。勿学纨绔儿,变成百痴聋。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身体要健壮,品德重谦恭”。元帅对后辈们的要求,也警醒着当代大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当今的在校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他们的认知能力、思想特征、心理特点都较以往有所不同,对元帅精神的学习,对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挥着积极地正面感召力。

3.定格培养的启发性。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较为成熟地对事物的认知观和是非观,他们有主见,不太会接受别人直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应该怎样做,所以与其告诉他们怎样做,不如定格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引导和激励他们动手实践、动脑调研,学做合一。正如陈毅在一九五六年参观流溪河水坝工程时,曾题诗:“从化修电站,带病前去看。先问作计划,次问搞勘探。再问选坝址,蓄水能几万?又问水库成,何时可送电?我问工人答,首尾能一贯。我如小学生,恭听不怠慢。”[2]由此可以看出元帅对革命工程的建设,高度重视亲自走访、实地调研,对待一线工人如小学生般态度恭谦。元帅精神启发着当代大学生,只有通过动手,亲身参与,实现对事件的了解,对事件本身的真实认识,在实践中践行陈毅精神,才能最终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陈毅精神为依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4]

1.让“陈毅精神”走近学生、走进课堂,是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明确“陈毅精神”进课堂的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营造与之相似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训练模式,刺激学生大脑,激活学生已存的与陈毅精神相似的知识块,实现知识块的重新匹配、结合,形成为学生所接收的新的德育知识块。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促使学生通过自身感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其健康的人格。

2.“陈毅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育人环境。高校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与其年龄特点、身心发育高度相似的,有益于其成长有的校园文化和环境氛围。例如我校刚刚落成的元帅紫铜塑像,为学校师生缅怀先烈,学习、弘扬“陈毅精神”提供了庄严场所;陈毅母校甲工校旧址的复建,成为了开展大学生爱国教育的基地。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旧址,对旧址内陈列的元帅私人用品、生平事迹的图片和资料给予详细的讲解与引导,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回报社会的同时,营造“陈毅精神”育人的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3.组织和动员高校师生,对“陈毅精神”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学校应组织和动员全体师生大力弘扬陈毅精神,深挖德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如师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师生座谈、问卷调查、群体访谈,围绕如对在校师生对“陈毅精神”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模式进行摸底和调查,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教育的比较和分析,力争找出其行为模式、思想动态形成的主要原因,影响的主要因素,做到德育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实效水平。

4.以“弘扬陈毅精神”为主题,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并为生活而存在,参与社会实践不仅是道德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思政教育效果的途径。因此,结合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如灾后重建心理咨询、爱心扶贫援助、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行动、校企合作企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道德上的发展和提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爱心品格。○

[1]江泽民.在陈毅同志九十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1—08—26.

[2]陈毅诗词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3]张光鉴等.相似论[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5—1—19.

[5]吴亚梅.陈毅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工作方法探析[J].党史文苑(下半月),2011(03).

[6]余勇.陈毅精神“进课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7]王庆跃、邓寿明.青年陈毅在成都寻求“工业救国”的奋斗历程[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陈毅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拿出精神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陈毅论参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