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朱德推进文化建设的贡献及启迪

2012-12-23陈培荣何建华

党史文苑 2012年5期
关键词:朱德建设文化

陈培荣 何建华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抚州 344000)

朱德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强调我国的文化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必须放在首位,坚持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发展的有力保障,坚持文化发展不能闭关自守,应加强国际合作,放眼世界。朱德从理论到实践的独到建树,至今仍然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文化建设必须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文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引领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共享的文化。同时,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

朱德一直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鼓动。早在1941年8月,朱德在庆祝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第一届年会召开时,就明确指出:“马列主义是反对黑暗与落后,尊重科学与文明的。马列主义的本身,就是科学的最高成果。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是人类五千年科学思想的结晶。”[2]P77朱德认为,马克思主义把握了所有文化范畴的内容,它既是人类历史的科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中国的革命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949年10月,朱德在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上讲话时特别强调文化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他说:“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举行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是很有意义的。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词中说,‘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对于这个必将到来的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固然并不是毫无准备,但也必须承认,至今我们准备的还不够充分。要克服我们的民族在文化上的落后现象,使我们能够‘以一个具有高度的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件事并不比打败一个在美国帝国主义援助下的蒋介石更容易一些。为了在文化战线上也能够彻底打胜仗,那就必须使我们文化战线上的各个部门更好地组织起来,更有效地工作起来。”[3]P296这里,朱德深刻认识到,发展文化建设事业之艰辛,意义之深远,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始终处在战略地位。

1954年5月14日,朱德在铁道兵第三次庆功大会上强调:“为了建设祖国,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政治、文化和技术。我们的劳动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有了这样的政治觉悟,有了这样的政治信仰,就能够不怕任何困难,不讲究个人的享受,不考虑个人的得失,心中想到的只有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和美好前景。我们所讲的政治就是以这些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我们需要学习的也正是这样的政治。”[4]P3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为了谁”和“依靠谁”始终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研究部署,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当前,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面临“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的新形势下,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推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这也是学习朱德文化建设思想的深刻启示。

二、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

文化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个动力源泉,一是与时俱进,二是不断创新。只有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焕发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才能激发文化发展的旺盛活力。只有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才能使创新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文化发展的最强音。

朱德认为,文化事业是永远向前发展的,你赶人家,人家也在进步,稍慢一步就赶不上了,一定要急起直追,一刻也不能松懈。他在铁道兵第三次庆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社会是天天进步的,我们也应该天天进步。这就需要学习,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不能跟社会一道前进。”[5]P331

朱德为革命战争而诞生,是擎画军事、驾驭战争的伟大英雄。他自幼喜好武事,爱读兵书;长年的战争岁月里,经常手不释卷,熟读古今中外之兵书,十分重视科学文化在战争实践中的力量。1940年7月,朱德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所作报告——《三年来华北宣传战中的艺术工作》的提纲中写到,“我们对艺术在宣传工作中的作用的看法?:(1)一个宣传家不必是一个艺术家,但一个马列主义的艺术家应当是一个好的宣传家;(2)我们的艺术作品不是给少数人看的,而是给中国广大民众和军队看的。我们必须认清对象,面向群众,面向士兵”。[6]P73在革命年代,朱德联系中国实际国情,灵活运用创新的指挥方法,全面做好文化工作,就像掌握了一柄取得革命胜利的利器,为慌乱中的人民群众指明方向,为奔袭中的人民子弟兵擂响战鼓。

1948年9月,朱德《在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必须做好一切增进妇女社会地位的工作,并对妇女所特有的利益予以保护。但同时必须了解,妇女的解放一定要依靠自己。这就首先应该积极地学习,特别是要学习生产知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参与社会各生产部门以及各项公共事业的工作。”[7]P253在社会活动中,妇女只有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才能冲破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束缚,并从对男人的依赖、等待别人的帮助以及贪图享受等落后传统意识的影响下解放出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文化商品,其悠久的历史,奇妙的构思,精细的工艺,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朱德在视察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时谈到:“第一是要扩大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特别是特种工艺品的生产,花色品种也要丰富多彩,这些产品是出口创汇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二是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包括香港的产品,你们都可以买些样品,开阔眼界,改进我们的产品,争取我们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多换外汇,支援国家建设。”[8]P322朱德着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重视开展中外文化借鉴的预言,依然指导着今天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1954年12月24日,朱德在全国第四次手工业代表会议上指出:“要提倡节约,反对浪费。要建立合作社的家务。公共积累是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大家都要爱护它,保护它。赚了钱,不要搞‘三光政策’,吃光了,用光了,分光了。要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反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反对使集体吃亏、个人发财。要把合作社的文化福利事业办好,使社员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好处,不想退社单干。”[9]P335他还提出,工艺美术品行业中有很高手艺的老师傅,“应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爱护,给他们优待”。同时,希望他们不要保守,把手艺传给青年后辈,认为这“是新社会给他们的光荣任务”。[10]P335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社会尊重个人、个人服务社会两方面内容的结合和统一。

新时代文化建设如何做到与时俱进,效益优先?我们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三、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保障文化事业的长足繁荣发展

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朱德是叱咤风云的统帅,又是宽怀忠厚的长者。毛泽东称赞他“度量大如海”,续范亭歌颂他是“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朱德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认识到没有广大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和建设是很难成功的。他关怀八路军军工生产中的技术工人,1939年底朱德冒着大雪来到太行山区的黄崖洞,看望坚守军工生产的工人们。他特别嘱咐兵工厂领导,万不得已,就是舍掉一点物资材料,也要保护技术工人的安全。他说我们培养一个技术工人非常不容易。1942年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朱德发布命令规定:“对敌军中之随军记者、知识分子、艺术家、技术人员等,更应格外优待礼遇,予彼等以自由发展其才能之便利。”[11]P247同年 4月,朱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干部要深入基层去发现人才,对有人表现出“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抱怨时,他说:“你到哪里找韩荆州?在我们这个时代,工农兵里就有韩荆州!只有到工农兵群众中去,你才能结识许许多多的韩荆州。”[12]P2491949年4月,朱德在北平对四野高级干部所作的报告中讲到部队南下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时说:“我们占领城市后,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争取知识分子。”他还指出:“争取知识分子政策,教育、争取知识分子参加革命,为人民服务,这是很重要的。”[13]P2571950年3月10日,朱德在空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我们的队伍扩大了,学校也办起来了,增加了不少新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将来还要不断地增加。我们必须很好地团结他们,爱护他们。”[14]

朱德认为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一方面必须积极培养各种有文化、懂技术的人,另一方面必须发挥现有知识分子的作用,用好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用其所长。1950年,朱德在机械工业代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技术人员这样少,这样缺乏,假若再使用不当,不能让他们很好地工作,贡献力量给国家,则对我们的工业建设将是一个不可补偿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大量地培养和提拔新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组织工人学习文化和技术,号召老干部学习技术”。[15]P6561951年朱德在全国纺织工业代表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国的知识分子为数很少,决心为人民服务,有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的知识分子,是国家重要的财富。”[16]20世纪50年代朱德在从主持手工业工作期间,在多次深入调查、走访后发现,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术文化后继乏人。为此,他特别强调:“务必要保护和发扬,防止人亡艺绝。”[17]P322他还指示:“尊重老艺人和提高老艺人的政治和物质待遇;创造条件使老艺人与美术工作者合作,从而使老艺人无后顾之忧,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学徒等问题。”“有很高手艺的老师傅是勤学苦练成功的,应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爱护,给他们优待。老师傅很高明的手艺传给年轻后辈,是新社会给他们的光荣任务。”[18]P371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加强文化建设,就是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着力加大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培养一支宏大的、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创造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对外交流,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彰显文化事业的实力与魅力

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必然是内外因的良好结合,坚持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使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围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朱德十分重视推动文化事业对外开放,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文化事业建设问题应放在世界格局来考虑,反对“民族闭关自守”与“民族孤立发展经济”的错误观点。他主张思想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要使全党和全军明确,即在坚持自力更生原则的同时,积极发展国际经济文化交往,学习一切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朱德高瞻远瞩地认为现在一切生产都是世界性的,因此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他访苏时对驻苏商务参赞李强说:“现在我们不要关起门来,用小套套把自己套死。”[19]随同朱德出访的聂荣臻回忆说:“1955年12月中旬至1956年2月中旬,我作为代表团成员陪同朱德出访东欧六国。在访问期间,他常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立足于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要积极争取外援,注意学习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请外国专家到我国来工作,这样可以加快我们的建设步伐。”[20]1957年4月,朱德在视察沈阳重型机械厂时说:“不能看不起美国的技术,好的东西还是要拿来。”[21]同年10月他在同一机部等负责人谈话中又强调:“现在的经济是世界化了,不能关起门来。”[22]要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朱德认为就要和国外先进的国家比。用国外高新技术标准来衡量自己。1958年4月,朱德在视察南京无线电制造厂时说:“对比是个好办法,要和国外的比。否则只在国内比,矮子里选高的,结果还是不高。”[23]P656

同样,新时代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积极成果、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同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鼓励代表国家水平的各类学术团体、艺术机构在相应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

朱德如此重视中国共产党及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并为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归根到底,是由他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决定的。朱德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养成了勤劳、节俭、孝顺、质朴、宽厚、仁慈、善良、向上、憎恶邪恶势力、同情劳苦大众的优秀品质。朱德的母亲对他一生影响深刻,最重要的是,老人家启发了朱德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教给朱德生产的知识并培养了他革命的意志,鼓舞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朱德认为:“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24]P114朱德是知识分子,他相信科学,追求真理,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朱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的长者,又是高级领导者,但他总是那样谦虚谨慎,胸襟宽阔,这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所公认。朱德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是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他的思想,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4][5][6][7][9][10][13][24]朱德.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袁亮.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与新闻出版[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

[8][17]何静修等.回忆朱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1][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4][16][20]潘鈜.朱德科学技术思想评述[J].党史文苑,2008,(2).

[15][23]金冲及.朱德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8]吕星斗.朱德和他的事业[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

[19]徐晓林.朱德的对外开放思想研究[J].江汉论坛,1997,(6).

[21]朱志浩.朱德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J].党史文苑,2007,(4).

[22]石仲泉.伟大而传奇的朱德[J].中华魂,2007,(1).

猜你喜欢

朱德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