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区域化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2-12-23钟爱保

党史文苑 2012年5期
关键词:区域化党组织单位

钟爱保 杨 蓉

(中共南昌县委党校 江西南昌 330200)

“社区党建”的概念是上海市委于1996年率先提出的,是街道党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地域性党建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社区建设在全国铺开,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社区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工作力度显著加大,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我国城市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与新问题。比如,政府管理重心逐渐下移社区;“单位人”逐步向“社会人”转变;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对象日益复杂;社区群众的政治诉求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城镇社区成为民族分裂活动滋生的土壤等。这就使得党的组织系统的控制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原有街道党组织的职能以及运作机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政党如何构建社区党建新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一、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区域化模式的必要性

(一)构建区域化社区党建新模式是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多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涌现出大量无行政主管、无明确挂靠关系的新经济组织和流动党员,导致党的建设出现了一些“空白点”和“盲点”,削弱了党的组织系统的控制能力。同时,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有所保障后,政治诉求和政治参与意愿越来越强烈。各种社会组织历来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群众的重要阵地,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妄图将城镇社区演变为民族分裂活动滋生的土壤,目前已有苗头出现。如果党的工作跟不上新形势,适应不了新变化,我党的执政基础就有受到侵蚀的可能,就有丧失群众、丧失阵地的危险。

(二)构建区域化社区党建新模式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下创新社区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管理成为加强城市管理的重点。近年来,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基本上都发生在社区或与社区有关,如征地拆迁、再就业、养老问题、物业管理等。社区已经成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直接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街道党工委的工作职责也由偏重党务管理发展为对社区建设的全面领导。因此,以区域化为框架构建社区党建新模式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下创新社区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区域化社区党建新模式是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根本途径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社区党组织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让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内和谐带动和促进社区和谐。

二、当前推行社区党建区域化模式面临的困局

社区是培养公众民主习惯和治理能力的学校,社区党建的区域化模式对形成政府、市场、社区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关系的迫切需要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初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条块矛盾突出、城市建设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党内民主不健全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社区党建定位不清

社区党建定位不清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完全走出过去单位调控模式的局限,传统的社区党建模式在内容上延续着单位调控的管理模式,社区居委会更像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的延伸,其党建模式打上了单位制的烙印,非真正的居民自治组织,从而与现实要求的定位发生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党建工作的倾向。二是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简单的党的自我完善的取向,对党员重教育管理,轻党员先进示范作用发挥。三是社区党建工作模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在涵盖新经济组织以及有效率的整合社区各项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二)社区管理中“条块矛盾”突出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功能分化超前于结构分化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一方面是城市贫困救助的巨大缺口,单纯的“单位建党”模式下的传统教育管理手段已无法解决这一矛盾,必然转而向社会拓展,向基层社区渗透。但是,原有的社区党建模式中,单位党建仍然处于重要地位,双重组织体制在城市社区中交织在一起,造成所谓的“条”强“块”弱。这种“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是指单位党组织的机构设在社区,但单位并不隶属于社区,其一切人事权和利益分配权均受制于条条管理。这种模式使得单位党组织与街道党组织处于相对封闭、相对隔离的状态,缺少经常的联系,参与社区党建又需要单位付出一定资源,这就使得一些单位党组织不愿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因此,当街道党工委有事找上门去的时候,往往不能引起辖区内单位党组织的重视,不能得到它们有力的配合与支持。

(三)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社区与政府在职能上缺乏合理的划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还比较落后,居委会被一些街道办事处当成自己的派出机构,当成自己的“腿”和“嘴”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既有党组织自身的原因,也有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和社区社团组织发育迟缓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党组织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党在社区的工作还未形成有效的工作格局,还缺乏有效的依托和坚实的基础。二是社区社团组织发育还不是很成熟,一方面数量少,活动能力较差,自身还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孕育社团组织的良好环境,对于社区社团组织成长限制、压制的多,服务、规范的少。

三、构建社区党建区域化模式的几点对策

构建社区党建区域化模式的关键是把社区所在地的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组织、社会团体组织很好地“组织”起来,使它们围绕同一个目标,协同努力,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发挥各自的功能,解决社区的共同需求问题,最终取得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针对目前城市社区党建区域化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组织定位,建立和完善“五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

作为区域的政治核心,必须提升社区党组织设置规模,在选举中,要尽可能使社区党委委员中有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两新组织的党员。通过党委的纽带作用,把这“五架马车”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社区党员和群众以各种途径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形成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整体合力,同时秉着紧贴实际与注意实效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不断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载体,强化党对基层社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样,既有效整合了社区各项资源,又保证了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组织覆盖。

(二)化解条块矛盾,建立和完善社区共驻共建机制

化解条块矛盾,最终目的在于逐步激活长期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的社区各项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因此,有效的整合与创新共驻共建联动机制,是增强各项资源的整体效用,完善社区党建区域化模式的关键所在。

一是理顺领导体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推进社区事物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牵头组织协调社区内居民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驻地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和力量,保护群众参与社区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共同做好社区党建工作。

二是改进党组织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要创新活动载体,紧紧围绕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精心设计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活动载体;要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兴办社区文化事业,用丰富健康的文化充实居民的生活,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三是建立和完善社区共驻共建机制。一方面明确共驻共建的结合点,确定共建共驻内容,明确各自责任,通过协调机构来整合资源,实现共驻共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协调机构的作用。以区委、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分别作为三级协调机构的牵头单位,以辖区单位党组织为主要参加协调机构,把握社区工作大局,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向社区开放提供服务项目,实现资源共享。

(三)加快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社区服务社会化

推进社区党建区域化模式,要始终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组织架构模式和具体工作方式,进一步深化街道社区党组织为党员和居民服务的载体建设。一是完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建设。全面推行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口受理、一网协同”的管理体制。二是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加强社区设施建设,实行契约式管理,提高设施的利用率。三是完善社区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一方面鼓励和扶持各种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四是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继续推进政策保障、社会保障、邻里互助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区互助,发展慈善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五是培育社团组织文化,鼓励公众参与。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鼓励志愿者服务社区,为社团组织发展营造较为宽松的环境。

(四)加速城市社区建设,建立长效可行的服务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社区党建普遍存在硬件设施的现状与社区党建的地位明显不相称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鉴于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建立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机制。以“社区经济”为依托,为社区党建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解决社区部分党员就业难的问题。其次,合理划分社区党组织与上级党委的职责。改变社区党组织“所有问题一起扛”工作繁复的现状,形成各级党组织在功能上的合理划分又相互配合的局面,实现党组织作用的最佳合力。最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关心基层的党务工作者,在待遇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为他们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生活安心、做事放心、工作有上进心。○

猜你喜欢

区域化党组织单位
强化区域化管理 聚焦信息化建设
城燃企业区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创新体系搭建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清华党组织公开
阿尔金山西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协办单位
职工代表区域化协作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