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多元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2-12-22施秀莉

理论导刊 2012年10期
关键词:大众化多元化民众

施秀莉

(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济南250353)

文化多元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施秀莉

(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济南250353)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化使命。当前,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境遇,这不仅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化”的难度,而且也严重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我们必须努力探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及时破解这种困境。这既是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进路,也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时代要求。

文化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挑战;对策;文化领导权

“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U m schlag)。”[1]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文化多元化已成为社会的现实背景和必然的历史趋势。如何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在探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和执政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试就文化多元化视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作一初步探讨,以期为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鉴。

(一)

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构建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文化领导权,至关重要。“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事实上,无论是革命党还是执政党,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求人们对它的精神认同,若一个政党的文化支配了社会秩序,主导了人们的观念、取向和行为,它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就居于领导地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一项重要的文化使命就是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达成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广泛的精神认同,来赢得夺取政权和执政的合法性,巩固执政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非常重视并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3]292中国共产党通过理论学习、整风运动、榜样示范等方式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4]因而“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做斗争”,[5]848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常性的、全面持久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落到了实处,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立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然而,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在曲折探索中逐渐误入歧途,直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6]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同时,还开展了学习邓小平理论、“三讲”教育、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运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可以说,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正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达成了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广泛的精神认同,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强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崭新的命题,既包括原生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具体实践中,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并逐渐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和素养,才能真正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现时代的生命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真正达成民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广泛的精神认同,真正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物质力量;才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文化使命。但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境遇。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7]但是,在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伴随人类优秀文化而来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也不可轻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挑战。

1.文化多元化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90年来,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依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全球化浪潮和多元文化价值谱系的冲击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激荡。一方面,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提早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开展了全面的文化渗透。它们以“非意识形态化”向社会主义国家推销其制度理念和思想文化,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社会思潮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历史产物,体现了社会历史的本来面目和生机活力。但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享乐和消费主义等思潮,有的甚至公开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论调甚至有滋长、蔓延之势。我们说,这种多样化社会思潮并存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产生矛盾,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造成了严重冲击。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与多样化社会思潮之间保持合理张力,抑制其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8]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文化多元化削弱着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认同。达成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广泛的精神认同,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主要目标。90年来,正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民众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形成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广泛的精神认同,从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当前,我国文化空前繁荣,多元文化相互交织和碰撞。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建构了当今中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多元文化相互激荡,满足着不同层次人们的多种文化需求,也对形成马克思主义广泛的精神认同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技术的强势地位和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使得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遍布世界角落,也得到我国部分青年人的欢迎,客观上削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认同。另一方面,文化多元化使民众接触到各种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信仰选择,部分民众在激烈的文化碰撞中失去了“自我”,在精神家园中迷失了“方向”。有些人经受不住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再加上目前国内贫富差距拉大、国有资产流失、弱势群体利益得不到保障等现象的存在,导致部分民众对社会主义优越性提出质疑,进而怀疑甚至是反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又一次面临危机。[9]我们说,信仰是民众参与政治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它推动民众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理想而不懈地追求和执着地奋斗。目前,这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存在,严重危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根基,不利于凝聚民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激情和热情。如何引导民众树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形成民众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广泛的精神认同,是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文化多元化挑战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的传播方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传播方式。只有运用科学有效的传播方式,才能占领理论宣传阵地,才能获得实在效果,才能掌握理论教育主动权,才能真正获取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广泛的精神认同。90年来,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重视报刊宣传式、运动宣传式等传播方式,从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当前,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特别是随着西方文化、大众文化对网络传媒的广泛应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的传播方式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通过网络传媒更顺利地进入国内,更直接地影响民众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凭借电视、电影、多媒体、网络视频等新的传播方式,构成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将主流意识形态稀释并融进日常意识形态之中。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传媒,网络越来越担当着世界媒体的重要角色。“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10]可以说,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在充分利用报刊宣传式、运动宣传式等传统传播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并驾驭网络媒体,降低负面效应,发挥网络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作用;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增强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感染力、实效性,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境遇,这不仅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化”的难度,而且严重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必须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积极探寻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1.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制订和实施正确的文化方针政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如果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赢得民众广泛的精神认同,必须制订和实施正确的文化方针政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指出,“双百”方针“并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相反地正是会加强它的这种地位”,[11]232“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5]871这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获取民众广泛的精神认同,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和贯彻正确的文化方针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与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客观反映。在当代中国,弘扬主旋律就是要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民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达成广泛的“同意”与“意见一致”。同时,也要适应社会生活日趋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多变的客观现实,在坚持“二为”方向、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主旋律,才能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知识分子队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12]“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13]这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获取民众广泛的精神认同,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知识分子队伍。这支知识分子队伍,既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要能够结合中国实际来解决中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既要有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又要善于从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中提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内容和形式;既要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通过合适方式使民众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既要精通报刊杂志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媒介,又必须掌握网络技术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代传播方式。只有建设这样一支政治觉悟高、理论水平强、素质全面过硬的知识分子队伍,才能担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工程提供支撑。

3.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教育与自觉相结合的方法。“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3]139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如果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赢得民众广泛的精神认同,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指出,“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11]209“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判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14]这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获取民众广泛的精神认同,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民众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真正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使之成为基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为说到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心在于“化”,即通过民众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吸收、消化后,完全转变成自己的东西或自身的素质。用毛泽东的话说:“‘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5]841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领导者单方面自上而下的“文化操纵”过程,不能仅仅通过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方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文化的根本改变,而需要既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作用,将教育与自觉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导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新型关系,才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进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

开展文化多元化视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剖析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合法性”质疑的文化症结所在,探寻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

当前,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交融不断深化、交锋更加激烈;国内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日益明显,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碰撞。精神认同是“重要的社会粘合剂,哪怕时局艰难,内讧纷起,它也能使政治团体保持自我集聚”。[15]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获取最广泛的精神认同、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说,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全国人民,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才能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使中国文化免受外来文化干扰、控制和同化,保证国家的文化安全;才能增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吸引力,使人们面对多元文化的选择,最终认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才能在文化多元化视域下进一步提升民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真正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进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因此,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达成民众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广泛的精神认同,这既是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辩证逻辑,也是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时代要求。

[1]列宁全集(第36卷)[M].人民出版社,1959:467-46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9.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人民出版社,1986:387.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282.

[7]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194-195.

[8]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161.

[9]刘明君.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09.

[10]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E B/O L].新华网,2007-01-24.

[11]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618.

[1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人民出版社,1996: 550.

[1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762.

[15]罗伯特·E·道森.政治系统与政治社会化[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88,(3).

[责任编辑:宇辉]

D 61

A

1002-7408(2012)010-0051-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新形势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长效机制研究”(11 J D 710103);山东省社科联科研课题“文化多元化视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长效机制研究”(11-Z Z-Z Z-01);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11 W A 62)阶段性成果。

施秀莉(1976-),女,山东宁阳人,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大众化多元化民众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