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断十二指肠喂养与经胃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2-12-20陶维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奶量体重儿胃肠功能

王 霞 陶维娜

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河南焦作 454100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当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时,再加上喂养不当,可对胃肠功能产生进一步的影响及损害。因此,如何喂养极低出生体重儿就成为新生儿科医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3种不同喂养方式,旨在探讨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男23例,女17例;胎龄28~30周15例,31~34周25例;40例均为单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可排除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吸入性肺炎、重症肺炎、败血症等;出生体重在850~1 499 g之间。将40例患儿随机分为鼻十二指肠喂养组(18例),经胃喂养组(22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胃肠功能损害诊断依据Martin-Ancal[1]分类及虞人杰等[2]的标准。本组资料均排除了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外科疾病、药物影响及全身出血性疾病。

1.3 方法

全部患儿入院后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先禁食6 h,如生命体征平稳先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观察其吸吮反射、吞咽功能是否协调,如吞咽功能好先鼻饲或经口喂5%葡萄糖注射液 1~2 mL/kg,观察2 h无呕吐或腹胀后则开始喂养。

1.3.1 十二指肠喂养组 以肠胃管经鼻-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插管成功后取十二指肠液做pH值测定,若pH值在6~9之间,则证明管在十二指肠内。初始奶量为1 mL,每2小时1次,每日每次增加2~4 mL,推注奶汁速度缓慢1~3 mL/min,当十二指肠喂养量达15~20 mL/次时,要根据患儿耐受情况及时改变喂养方式,将肠胃管退回胃内喂养[3]。

1.3.2 经胃喂养组 生后给予配方奶或母乳1~2 mL/(kg·d),每 2~ 3小 时 1次,以 后 每 天 增 加 1~ 2 mL/(kg·d),48~72 h后逐渐过渡到全奶。

1.4 观察指标

本组按出生后96 h内同时或相继出现出现呕吐、胃潴留(胃残余超过上次喂养的30%);腹胀(腹围较前增加1.5 cm);胃内抽出咖啡样物或新鲜血性胃内容物作为监测胃肠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喂养方式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

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鼻十二指肠喂养组胃肠损害发生率(22.0%)明显低于经胃喂养组(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喂养方式VLBWI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

2.2 生后不同时间VLBWI胃肠损害的比较

40例VLBWI生后48 h内发生胃肠损害18例(45.0%)明显高于出生48 h以后发生胃肠损害5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出生体重对VLBWI胃肠损害的影响

40例VLBWI按出生体重分为850~999 g组和1 000~1 499 g组两组,850~999 g组15例发生胃肠损害13例(86.7%),1 000~1 499 g组25例发生胃肠损害10例(40.0%)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胃肠道外营养的普遍应用,有效降低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提高了生存质量,但因担心胃肠喂养会导致呕吐、腹胀、NEC等推迟喂养,仅依靠静脉营养易造成肠道刺激液减少,胃肠激素分泌减少,肠道异常细菌过度生长,不能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影响患儿体重增长[4],因此,目前关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问题成为新生儿科医生关注的重点。

临床实践证明,十二指肠喂养技术可以有效预防VLBWI不能进行肠道喂养而导致的胃肠发育迟缓,包括明显的黏膜萎缩,刷状缘酶活性和吸收面积的减少,减少VLBWI的胃潴留、呕吐、腹胀、返流等,降低了胃肠损害发生率[3-5]。本组资料结果证实了以上理论,结果表明,经幽门十二指肠喂养的胃肠损害发生率远远低于经胃喂养胃肠损害发生率,十二指肠喂养能够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成熟,减少了胃肠损伤的发生。选择经鼻十二指肠喂养初始奶量为1 mL,每2小时1次,每日每次增加2~4 mL,是VLBWI的第一肠道喂养方法,是一种适宜的喂养技术。VLBWI胃肠功能不成熟,易造成胃肠损害,不宜选用按需喂养。笔者在临床中还观察到,VLBWI在出生后6 h开奶,其在出生后48 h内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出生48 h后,提示在出生48 h内的喂养一定要少量、缓慢增加奶量,本组资料还显示,出生体重越低,胃肠损害发生率发生率越高,因此,对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更应该慎重。

综上所述,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选择经鼻十二指肠喂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喂养技术,它能大大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而不宜过早按需喂养,尤其在初生两天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更应该慎重,缓慢增加奶量,以适应VLBWI胃肠激素分泌和胃肠动力的变化,以期减少VLBWI胃肠损害的发生。

[1] Martin-Ancel A,Garcia-lix A,Gaya F,et al.Multiple organ in-volvement in perinatal asphyxia[J].J pediatr,1995,127(5):786.

[2] 虞人杰,李梨,汤泽中,等.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3):138-141.

[3] 芦惠,薛辛东,张家骧,等.早产儿间断鼻十二指肠喂养和鼻胃管喂养的对照研究 [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4):206-209.

[4] 杨筱池,顾海兰,刘志英,等.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胃肠喂养与体重增长情况分析 [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1):863-864.

[5] 刘芳.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方式临床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70-71.

猜你喜欢

奶量体重儿胃肠功能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