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连饮调节胃动力的配伍研究

2012-12-20刘蔚雯张苏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排空黄连白术

刘蔚雯 黄 群 张苏娜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上腹饱胀、疼痛或餐后加重等为主症,排除与症状有关的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症候群。何美蓉等[1]研究显示,53.7%的FD患者存在胃排空延缓,且餐后更为明显。胃排空延迟是胃动力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表明FD的发病与胃动力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药辨证治疗FD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源于清·《医级宝鉴》的术连丸[2],由白术、黄连二药配伍而成,主治“嗳酸嘈杂,不思饮食”,与FD的症候特征极为相似。本研究通过观察单味白术、黄连及其不同配伍比例对FD大鼠胃排空延迟及血浆P物质(substance P,S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影响,明确治疗FD的最佳配伍比例,将其命名为“术连饮”,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雄性SD大鼠70只,体重180~220 g,购自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闽)2012-0001。

1.2 药品与试剂

生白术与黄连购自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常规水提,制备生药浓度为1 g/mL的水煎液,分别为白术组、黄连组、术连1︰1、术连4︰1共4组,灭菌,置4℃冰箱备用,临用时以蒸馏水配制成含生药0.23 g/mL的药液。西沙比利(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H20060193)临用时以蒸馏水配制成含生药8.3 mg/mL的混悬液。2%葡聚糖蓝-2000(DB-2000),购自北京拜尔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P试剂盒,SS试剂盒,均由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号为11-10-31。

1.3 实验仪器

GC-911-γ-放射免疫计数器,LGJ-冷冻干燥机,LGR10-4.2低温离心机。

1.4 造模与给药

70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白术组、黄连组、术连1︰1组、术连4︰1组和西沙比利组,每组10只。制备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3],即单日正常进食,双日禁食,饲养4周,自由饮水,每升饮水中加入0.1 mol/L HCI,正常对照组予正常进食与饮水。保持造模条件不变,于造模第15天灌胃给药,单味白术、黄连及其不同配伍比例组按2.3 g/kg体重给予相应药液,西沙比利组按0.083 g/kg体重给予西沙比利混悬液,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

1.5 胃排空测定方法

各组动物于造模及用药结束前1 d(第28天),禁食24 h(不禁水、药),29 d用2%DB-2000 0.4 mL灌胃,20 min后脱颈处死,立即剖腹,自幽门括约肌取胃,沿大弯侧剪开,将胃内色素残留物充分洗于4 mL去离子水中,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以7230型分光光度计于波长620 nm处测吸光度值为其胃内色素残留量。计算各组均值与空白对照组均值的百分比为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

1.6 胃肠激素检测

各组大鼠于第29天静脉取血4 mL,置于4℃预冷的试管内,每个试管含10% EDTA.Na230 μL及抑肽酶30 μL(2万U/mL),用于SP、SS检测。4℃ 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于-20℃保存待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的影响

模型对照组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术组、术连1︰1组、术连4︰1组及西沙比利组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均显著减少(P<0.05),黄连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连1︰1组、术连4︰1组均优于白术组(P<0.05)。见表1。

表 1 对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的影响(± s,n=10)

表 1 对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的影响(± s,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 *P<0.05,**P<0.01;与白术组比较,▲P<0.05

组别 剂量(g/kg) 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正常对照组 - 94.34±23.56**模型对照组 - 146.05±35.51白术组 2.3 119.10±18.03*黄连组 2.3 127.54±31.86术连1︰1组 2.3 100.25±20.33**▲术连4︰1组 2.3 99.85±21.46**▲西沙比利组 0.083 95.77±23.84**

2.2 对大鼠SP、SS含量的影响

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SP含量显著降低,SS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术连4∶1组及西沙比利组血浆SP含量显著升高(P<0.05),SS含量明显降低(P<0.05),白术组、黄连组、术连1︰1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大鼠SP、SS含量的影响(± s,n=10)

表2 对大鼠SP、SS含量的影响(± s,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 *P<0.05,**P<0.01

组别 剂量(g/kg) SP(pg/mL) SS(pg/mL)正常对照组 - 64.5±13.8** 13.1±3.2**模型对照组 - 47.9±11.3 18.6±3.5白术组 2.3 53.5±13.2 19.3±4.7黄连组 2.3 50.6±12.4 20.7±5.2术连1︰1组 2.3 54.6±13.7 17.8±4.5术连4︰1组 2.3 60.4±13.1* 15.0±3.8*西沙比利组 0.083 61.8±15.3* 13.4±3.3**

3 讨论

FD在中医学中属于“痞证”范畴,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到脾虚与湿滞是FD病机的两个重要内容,治以益气健脾,燥湿和胃之法。白术甘温之品,前人誉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黄连苦寒之性,善清中焦湿热,燥湿以除痞,二药可作为健脾助运与燥湿和胃的代表药。白术、黄连配伍用于治疗痞满,可见于宋·《太平圣惠方》白术丸(术连1︰1)[4],清·《医级宝鉴》术连丸(术连4︰1)。研究表明[5-6],黄连中所含小檗碱对动物胃肠道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大剂量白术水煎剂可促进小鼠胃肠推进运动。本实验结果显示,FD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显著增加,表明FD大鼠存在胃排空延迟。单味白术能够促进胃排空,黄连对FD大鼠胃排空延迟无明显作用,但白术、黄连二药配伍具有协同作用,术连1︰1组与术连4︰1组均能有效改善FD大鼠胃排空延迟,且优于单味药,显示出组方配伍的优势与整体治疗效应。二药相合,寒温并用,清补兼施,补而不滞,以达健脾和胃,燥湿除痞之功。

SP是由肠嗜铬细胞分泌的脑肠肽,具有神经递质和调制因子的作用,可强烈刺激消化道平滑肌,增强胃肠蠕动。SS因其抑制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的分泌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消化系统的肠壁神经丛及胃、胰液的D细胞中,可抑制胃肠蠕动和黏膜细胞的增殖[7]。本实验表明,FD大鼠血浆SP含量显著降低,SS含量明显升高,表明FD发病与胃肠激素分泌失调有关。经术连4︰1组治疗后,能够明显升高FD大鼠SP含量,降低SS水平,表明术连4∶1组可能通过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以改善FD胃动力障碍。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长期不规则喂养及饮用酸水,制备FD大鼠模型。FD大鼠胃排空延迟与兴奋、抑制胃肠运动的两类激素分泌失调有关。白术、黄连二药配伍具有协同作用,其最佳比例是4︰1,将术连4︰1组命名为“术连饮”。术连饮可能通过升高SP含量,降低SS水平,促进胃排空,增强胃动力,达到治疗FD的目的。

[1] 何美蓉,宋于刚,智发朝,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与胃肠激素及G、D细胞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56-57.

[2]董西园.医级宝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26.

[3] 张勇,王振华.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的建立[J].华人消化杂志,1998,6(7):612.

[4] 王怀隐,陈昭遇.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513.

[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024.

[6] 马晓松,樊雪萍,陈忠,等.白术对动物胃肠运动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J].中华消化杂志,1996,16(5):261-264.

[7] 张宗英,侯振江,郭金英.胃肠激素的研究进展 [J] 华人消化杂志,1998,6(5):448.

猜你喜欢

排空黄连白术
抽水蓄能电站小负荷发电排空上水库可行性试验研究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胃三维容积超声造影与上消化道碘水造影评价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疗效的价值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10批不同来源白术中白术内酯的含量测定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胃促生长素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