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容性增长模式下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2012-11-29金泽虎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包容性外贸安徽省

金泽虎 戴 敏

(1.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2;2.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3.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一、问题的提出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最初是由亚洲发展银行于2007年提出的。亚行认为包容性增长强调的增长必须具备包容性、可持续性及更为民众所认同。在此认识基础上,2008年5月,世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发表《增长报告:持续增长与包容性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维持长期及“包容性增长”,并相信通过建立包容性、确保增长效益为大众所广泛共享,可以取得巨大成果。2009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首次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主席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充分阐述了我国对“包容性增长”的认识和实现的主要途径,这些都充分表明党和政府践行包容性增长的决心和信心,包容性增长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包容性增长力图达到社会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概念,很多学者对包容性增长与中国经济贸易发展做出了许多研究。从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视角,邓慧慧等(2010)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缩小区域差异;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推动投资与贸易自由化,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四个方面实现包容性增长与开放型经济升级;方勇等(2012)首先从包容性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包容性增长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出发,提出在开放视角下包容性增长主要体现在倡导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秉承和践行包容性增长理念是中国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取向;从包容性增长与对外贸易方面,蓝庆新(2011)从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内涵出发,指出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是符合一定行为规则、共享式、保障生态平衡和环境、结构合理的增长,并指出非包容性增长是我国对外贸易现存问题的根源;王玉娟(2011)指出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是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内生性关系,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选择应立足于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1年,安徽省不断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全省累计实现进出口额313.4亿美元,同比增长29.1%。其中,出口170.8亿美元,增长37.6%;进口142.5亿美元,增长20.2%。进出口和出口增幅分别高于全国6.6个和17.3个百分点,进口增幅低于全国4.7个百分点。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安徽省在发展对外贸易中出现了进出口发展不平衡,出口商品结构缺乏多样性,出口市场结构集中,对外贸易地区差距过大等问题,存在许多与包容性增长相矛盾的地方,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安徽省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战略的提出,将有利于正确处理安徽省内经济运行于对外经济运行的关系,充实与完善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保持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安徽省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面临的困境

包容性增长不仅强调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时注重经济增长模式。与此同时包容性增长理论认为要使人们快速并持续摆脱贫困需要所有人能够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经济的发展并且从经济增长中获益。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毫无疑问带来贫困的减少,但是如果要使这种增长实现长期持续的,则必然要做到最大可能跨部门和劳动力的包容性。包容性增长认为宏观上应注重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竞争,包括创造性的破坏就业和企业发展。包容性增长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强调生产性就业而不是直接收入分配,因而经济增长不仅要增加就业而且应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包容性增长强调在政府发挥促进作用下通过市场驱动来带动经济的增长,从而使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意味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主要要靠出口的增加同时应注重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同时对外贸易应使更多地区都有机会参与到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中,使对外贸易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器,从而使对外贸易的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安徽省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和包容性增长新课题的提出,使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一)对外贸易规模亟待扩大

包容性增长的首要基本内涵是增长,增长是包容性增长的第一要义。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首先要发展对外贸易的规模。2011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增长29.1%,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安徽省与周边省份江苏、山东、福建相比,外贸差距较大,与中部省份比较,2011年出口少于江西48亿美元、湖南23.6亿美元、河南21.6亿美元,居于中部第四位。出口占全国总出口总额不到1%。

表1 2009-2010年各省货物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二)安徽省地区外贸发展不平衡

包容性增长要求广大民众能够参与经济过程并从经济发展中获益,因此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要求每个地区都应该均衡发展,让对外贸易成果惠及到各个地方。安徽省外贸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和宣城市。2010年四市外贸出口85.9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69.2%。其他市仅实现外贸出口38.2亿美元,占全省30.8%。

(三)对外贸易市场的集中度高

对外贸易的包容性增长要求外贸目标地区的多元化和合理化。安徽省进出口市场发展呈现如下两方面特征:一是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东盟、日本和韩国五大市场;二是安徽省对外贸易出口国家和地区与进口国家与地区的不对称。如下表所示2010年安徽省对五大市场出口占全省出口的一半以上,进出口排名均在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仅有五个,分别是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巴西。

表2 2010年安徽省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要求结构合理和相对平衡,这就要求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对合理。安徽省出口产品结构呈现日益优化的状态,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的比重也是上升的,但是安徽省工业制成品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其工业制成品大多呈现产品附加值低、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低等特征,从而出口商品的效益也不高。

(五)利用外资呈现非包容性

据统计,2011年安徽省共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63项,合同利用外资3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3亿美元。与上年相比,新批项目下降6.4%,合同利用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分别增长59.1%和32.2%。但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呈现非包容性特点:首先,投资行业集中在制造业。全省新批外商投资制造业项目151项,合同利用外资2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7.4%、68.6%和64.9%。其次,投资来源相对集中。实际投资额超亿美元的有8个,分别为香港37.4亿美元,维尔京群岛4.5亿美元,日本4.2亿美元,爱尔兰2.6亿美元,德国2.5亿美元,美国2.3亿美元,新加坡1.7亿美元,台湾1.3亿美元,上述八个国家(地区)占85.1%。最后,投资地域集中皖江示范区。皖江示范区(不含六安的舒城和金安区)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74项,合同利用外资2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7.9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6.2%、78.8%和72.3%。

(六)贸易顺差过大导致贸易摩擦增多

对外贸易的包容性增长应当是力图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其增长不应是以牺牲其他国家或经济主体为代价的增长。在发展对外贸易时应遵守对外贸易规则和规范,不“以邻为壑”的设置贸易障碍,应该努力使资源分配达到优化配置。

安徽省对外贸易呈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顺差的特征,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国的就业率提升,因此安徽省贸易的顺差必然导致其与贸易国之间的摩擦。

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对外贸易没有实现包容性增长,从而危害了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包容性增长模式,才能更好的促进安徽省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

三、包容性增长模式下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措施

安徽省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应该从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自身呈现的特点出发,从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从而才能更好的实现对外贸易的包容性增长。

(一)积极寻求海外市场,促进安徽省外贸增长

对外贸易的包容性增长首先应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只有外贸的繁荣发展才能更好的利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使对外贸易的发展成果惠及到更多地区和人民。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仍存在着巨大的国际空间,安徽省与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日本有着较强的对外贸易合作关系,因而对这些市场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先从这些市场出发,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从优势制造业开始,以“从产品出口到设备输出,从资本输出到技术和服务输出”为发展方向,从而创造对外贸易效益,与此同时,拓展南亚、中东、南非、南美等其他市场;安徽省拥有马钢公司和铜陵有色集团等大企业,因而可以积极发展其与澳大利亚、巴西、智利、阿根廷等资源市场的合作,从而建立更加优越的境外资源基地,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资源基础;在鼓励中铁四局、省建工集团、省外经建等外经企业拓展对外承包工程的同时,也应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二)缩小安徽省内区域差距,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要求对外贸易增长做到更多地区得到促进其对外贸易发展的机会,参与到对外贸易发展中来,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外贸易取得的成果惠及到各地区。在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合肥、芜湖和宣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贸易能力的提升。首先,利用地区经济优势,政府在政策上对其进行扶持,使其优势能发挥到最有状态;其次,政府应加快其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增强其招商引资的能力,为期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再次,利用对外贸易已经发展起来的地区拉动对外贸易发展较差的地区,发挥示范效应;最后,加快通商口岸建设,扩大芜湖港开放范围,完善机场、水运口岸等建设。

(三)改善出口市场集中度,优化出口市场

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要求在发展对外贸易时应注重对外贸易出口地区的合理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对外贸易更加广阔的发展。对于与安徽省对外贸易出口市场集中的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日本等市场应更加注重其纵深的发展,同时,还应大力拓展俄罗斯、拉美、东欧和非洲等市场,促进安徽省出口市场实现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布局的合理化。

(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出口企业竞争力

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不仅强调出口的增长,而且注重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只有这样,对外贸易才能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呈现的问题要求在发展对外贸易时应着力提升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利用皖江城市带的优势条件加大自主出口品牌的培育和发展,从而使其产品出口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获得高额的附加值;促进合肥国家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和合肥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企业发挥其自主创新能力,注重技术上的开发与研究,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对原有发展良好的传统型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对其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其附加值。

(五)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进出口协调发展

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不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外贸发展为前提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外贸资源的最大化配置。安徽省因其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为主的贸易顺差状态导致了其面临着很多贸易摩擦,安徽省在对外贸易发展中首先应增强其对贸易规则和规范的认知能力,其次也应增加与其贸易国在摩擦中的话语权,争取属于自己的合理利益。同时,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抓好以引进技术为重点的进口工作,通过引进其他国家成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可以缩短安徽省内产品研发的周期,从而降低研发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1]蔡荣鑫.“包容性增长”概念的形成及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101-104.

[2]邓慧慧,桑百川.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包容性增长[J].国际贸易,2010,(12):4-7.

[3]李刚.“包容性增长”的学源基础、理论框架及政策指向[J].经济学家,2011,(7):12-20.

[4]刘立平,幸新荣.安徽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0,(6):66-71.

[5]方勇,戴翔,张二震.论开放视角的包容性增长[J].南京大学学报,2012,(1):24-31.

[6]王玉娟.包容性增长模式下我国外贸面临的困境及策略[J].财会研究,2011,(3):74-77.

[7]蓝庆新.我国对外贸易需实现包容性增长[J].中国国情国力,2011,(9):12-15.

猜你喜欢

包容性外贸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