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阜新市城区居民死因分析

2012-11-21刘辉赵丽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标化阜新市顺位

刘辉 赵丽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重要的死因[1]。为掌握阜新市城区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特点及威胁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2010年阜新市城区居民死因状况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死亡资料来源于2010年阜新市疾病监测系统城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告,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人口资料由市公安局提供;以2000年全国人口构成作为基准对死亡率进行标化[2]。

1.2 方法 资料统计分析采用Death Reg2005死亡医学登记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SPSS 12.0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总死亡情况 2010年阜新市城区总死亡人数3935人,总死亡率为668.98/10万,标化死亡率为768.86/10万;其中男性死亡2331人,死亡率为811.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850.60/10万;女性死亡1604人,死亡率为533.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93.0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比值为1.45∶1。

2.2 死因构成及死亡率 2010年阜新市前5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损伤与中毒,前5位死因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91.65%。在各主要死因死亡率的性别分布中,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年龄别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 死亡人数年龄构成以老年人(60岁以上)所占比例最高占死亡总数的74%,死亡率为3810.77/10万;儿童组(5~14岁)最低占死亡总数的0.13%,死亡率为6.86/10万。0~14岁年龄段,第1位死因是围生期疾病,其次是先天畸形;15~39岁年龄段第1位死因是损伤与中毒,其中以交通事故致死为多,第2位是恶性肿瘤;40~59岁年龄段第1位死因为循环系统,其次是恶性肿瘤死亡,其中以肺癌最多;60岁级以上年龄组的按系统分:第1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第2位为恶性肿瘤,第3位是呼吸系统疾病,第4位是内分泌系统疾病;按疾病分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肌梗死、肺癌、冠心病和糖尿病。

2.4 主要死因的减寿年及顺位 减寿率的顺位以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其次是肿瘤,损伤与中毒居第三位。见表2。

表1 阜新市城区居民前5位死因死亡率、构成比、标化死亡率

表2 阜新市城区居民主要死因的减寿年及顺位

2.5 主要疾病的死因分析

2.5.1 脑血管病、心脏病 脑血管病死亡1064人,占死亡总数的27.04%,死亡率为180.89/10万;心脏病死亡968人,占死亡总数的24.60%,死亡率为164.57/10万。

2.5.2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死亡992人,占死亡总数的25.21%,死亡率为168.65/10万。癌谱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分别为53.72/10万、18.02/10万、17.00/10万、14.11/10万和10.54/10万,其中男性癌谱前5位是: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和结直肠癌,女性癌谱前5位是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除乳腺癌和宫颈癌外,男性其他恶性肿瘤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分布上,5岁以下主要因白血病死亡;10~39岁组恶性肿瘤死亡以肺癌和肝癌为主,分别占该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的21.74%和17.39%;从40岁开始,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快速上升,尤其是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的死亡率上升尤其明显,分别死亡312人、102人、100人、81人。

2.5.3 损伤与中毒 损伤与中毒死亡率是26.01/10万,其中以交通事故死亡最多,占损伤与中毒死亡总数的42.48%,其次为意外跌落致死和自杀致死。

3 讨论

分析结果表明,与死亡率死因顺位相比,损伤和中毒的减寿顺位提前了2个位次,表明意外伤害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日益突出,由于其致死的多为25~45岁的青壮年,造成的寿命损失年数相对较多,其减寿率也较高,占总减寿年构成比的9.63%,远高于其死亡率构成的3.89%。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居民的主要死因,占到居民死因构成的89.63%,提示当前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慢性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通过长期、广泛、持久的健康宣传和健康教育来达到改变和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目的;还可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慢病规范管理工作来达到对高危人群干预、对患患者群治疗随访的目的,在医生的积极、有效的治疗外,取得患者的积极参与及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来达到减少和控制慢性病发病、死亡的目的。

[1]陆艳,张永红,张钧,等.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死亡谱和减寿年数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284-285.

[2]任建松,赵景波,王建炳,等.南岗区居民恶性肿瘤减寿年分析.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5,21(7):790-791.

猜你喜欢

标化阜新市顺位
奇妙的音乐盒
阜新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
2005—2016年中国喉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
2005~2015年中国口腔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
第二顺位最高额抵押相关法律风险及防范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辽宁省农村地区2009—201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及过早死亡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辽宁省阜新市粮食局 加强粮食流通监管机构和执法制度建设
黄岩长潭水电厂
关于阜新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感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