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及二维超声成像联合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2012-11-17谢凌李成东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体表符合率畸形

谢凌 李成东

胎儿畸形是指胎儿内外结构或功能上存在可识别的异常,致使胎儿(婴幼儿)残疾或患病,甚至导致胎儿(婴幼儿)死亡。目前,超声成像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产科观察及诊断胎儿的影像工具[1]。超声检查成像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对于胎儿畸形评价有着独特的优势,是首选的发现及诊断胎儿畸形的检查方法[2]。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经联合三维及二维超声成像检出的82例畸形胎儿临床资料,探讨其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经联合三维及二维超声成像检出的畸形胎儿82例,孕妇年龄20~45岁,平均(28.5±5.7)岁,孕周16~40周,平均(25.9±6.8)周。

1.2 方法 采用GE V730三维超声成像仪,经腹二维与三维容积探头,频率为3.0~5.0 MHz。孕妇平卧,对胎儿的头部、颜面部、胸腹壁、脊柱、胸腹腔脏器、四肢等体表及非体表结构进行常规的二维超声检查。对怀疑存在胎儿畸形的孕妇,进一步施行三维超声成像。诊断符合率=经超声检查确诊畸形数/引产或追踪随访确诊畸形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二维、三维及二维联合诊断符合率比较 82例畸形胎儿中,经引产或追踪随访,共确诊畸形胎儿125处。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5.2%,三维及二维联合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详见表1。

表1 二维、三维及二维联合诊断符合率比较(n,%)

2.2 二维、三维及二维联合疑诊、漏诊情况 82例畸形胎儿中,二维超声疑诊率高达19.2%,其中脊柱裂2处、颜面部畸形4处、肢体畸形4处,脑膜(脑)膨出2处,前腹壁畸形3处,心脏畸形3处,泌尿系统畸形4处,消化系统畸形2处;三维及二维联合超声疑诊率为2.4%,其中心脏畸形、脊柱裂、脑膜(脑)膨出各1处。二维超声漏诊率为5.6%,其中脊柱裂1处、前腹壁畸形1处,心脏畸形3处,脑膜(脑)膨出1处,消化系统畸形1处;三维及二维联合超声漏诊率为1.6%,其中心脏畸形、脊柱裂各1处。两组疑诊、漏诊比较见表2。

表2 二维、三维及二维联合疑诊、漏诊比较(n,%)

3 讨论

胎儿畸形是胎儿及婴幼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检查出胎儿的状况对于优生优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3]。二维超声检查现已成为诊断产前胎儿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在诊断胎儿体表及非体表结构异常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二维超声仅能提供胎儿某一部位众多的断面图像,无法直观的表达胎儿某一部位的立体结构,对于正确的诊断存在局限性。作为超声界重点关注的三维超声,通过分析、重组获取存储的参数,得到三维立体图像,更好地显示了胎儿各组织解剖特征及空间关系[4],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之处,更准确直观地显示胎儿的畸形部位,进一步提高了胎儿的畸形诊断符合率,在诊断胎儿畸形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三维超声既安全、可靠,又有较高的诊断率,是诊断胎儿畸形的有效手段[2]。本研究数据显示,二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75.2%,明显低于三维及二维联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6.0%,在疑诊、漏诊方面,二维超声疑诊率及漏诊率(19.2%、5.6%)均高于三维及二维联合超声疑诊率及漏诊率(2.4%、1.6%)。特别是对心脏畸形胎儿,单纯二维超声漏检3例,三维及二维联合超声漏检1例,漏检率明显降低。有研究报道,三维超声检查技术大大提高了心脏畸形胎儿产前检出率[5,6]。

三维超声检查存在明显优势,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例如,三维图像的质量直接受二维图像清晰度的影响,且三维图像的分辨率较低[7];羊水的量、胎方位等影响着三维图像的质量;容积探头的体积较大,较为笨重,对操作的技术要求较高,扫描程序启动时,要放稳探头,避免其移动[8]。因此,三维超声检查还不能完全代替二维超声检查。

综上所述,二维超声检查,无创伤、无痛苦,简便、可靠。高质量的二维图像是建立三维超声成像至关重要的条件,且三维超声图像能提供更为丰富的胎儿诊断信息[9],直观、准确。两者联合,互相补充,提高了产前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水平,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1]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4.

[2]赖慧华,夏丽华,李玲,等.二维与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对胎儿畸形的产期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3):449 -450.

[3]郑桂霞,刘品红.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4):787 -788.

[4]Rankin RN,Fenster A,Downey DB,et al.Three- dimensional sonographic reconstruction:techniques and diagnostic application[J].AJR Am J Roentgenol,1993,161(4):695 -702.

[5]Sklansky MS,Nelson TK,Pretorius DH.Three dimensional fetal echocardiography:gated versus non gated techniques[J].J Ultrasound Med,1998,17(7):451 -457.

[6]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0:286 -289.

[7]黄丽卿.三维超声诊断胎儿面部畸形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2):284 -285.

[8]王彬.二维与实时三维超声联合诊断胎儿面部畸形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2):14 -15.

[9]梁艳艳,黄宇虹,粱启硕.二维及三维趋声检查胎儿面部结构对比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5):779 -780.

猜你喜欢

体表符合率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