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8例疗效观察

2012-11-14梁玉萍梁玉凤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面神经面瘫疗程

梁玉萍,梁玉凤

(1.云南省建水县中医医院,云南 建水654300;2.云南省开远市中医医院,云南 开远661600)

面神经麻痹或称BeLL麻痹(BeLL palsy)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面神经本身病变所引起,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也可由外伤、肿瘤导致,其中以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导致的面神经水肿、变性、麻痹最多见,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此病可发于任何年龄,常急性起病,若治疗不及时,往往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笔者自2008年8月~2010年8月采用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4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来自本科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22例,女26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短1 d,最长18 d。对照组48例,其中男24例,女24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最短2 d,最长15 d。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1]制定:(1)起病急骤,病前常有受凉、吹风或咽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期症状;(2)一侧面部肌肉麻木瘫痪,口眼歪斜,眼裂增大,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或消失,蹙额、皱眉、示齿、鼓颊障碍、漱口漏水、进食时食物残留齿颊之间;(3)部分患者可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少数可出现耳部疱疹。

1.3 排除标准 (1)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周围性面瘫,如面神经核性面瘫、手术损伤、腮腺病变等;(2)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以及造血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疾病者;(3)同时采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1)温针灸治疗:取穴:①风池、翳风、阳白透鱼腰、太阳、四白透迎香、地仓透颊车、人中、合谷;②风池、翳风、攒竹透鱼腰、颧髎、牵正、下关、地仓透颊车、承浆、合谷。2组穴位交替进行。(2)刺法:平补平泻,得气后在翳风、下关、颧髎、风池等穴的针尾上套上1.0 c m长的艾卷点燃,温灸后,再用TDP照射面部20 min。同时配合内服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 d,再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及闪罐治疗。方法: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2 mL、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混合液分别注射于双侧足三里,每穴各2.5 mL,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然后用最小号玻璃火罐在患侧面部及颈部行闪罐治疗,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面部保暖,避免风寒刺激以加重病情,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香燥及性寒、生风之品,并进行面部功能锻炼。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眼睑闭合完全,两侧额纹及两侧鼻唇沟对称,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眼睑闭合可,其他面部表情肌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为“口眼㖞斜”“口僻”“面瘫”等,最早论述见于《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其致病原因,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茎乳突管部发生水肿、非脓性炎性反应,暂时失去功能,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失用,正常一侧肌肉牵拉,引起口眼歪斜,皱眉、鼓腮、闭眼功能丧失。针刺面部局部穴位直接作用于瘫痪肌肉,刺激丧失的表情肌,促进面神经功能的复苏,同时,针刺可以调节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浓度和分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多种基因表达,增加血养供应,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加快面神经炎性水肿的消散和吸收[2]。颊车、地仓均位于面神经颅外段各分支的重要解剖位置上,针刺此2穴位可广泛而有效地刺激患者面神经分布区,明显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3]。复方当归注射液有活血、改善循环的作用,维生素B1及B12注射液有营养神经的作用,足三里为胃经的穴位,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三者混合注射双侧足三里,具有补益胃气,增强体质,营养神经、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早日恢复的作用。面部闪罐可以使面部经络畅通,达到祛风通络、改善循环的作用。

[1]王维治 .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

[2]王斌,王建文 .串针针刺配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1,(1).47~50.

[3]孙红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24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23):66~67.

猜你喜欢

面神经面瘫疗程
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测对腮腺切除术后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Meta分析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蜂蜇医治面神经麻痹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大型前庭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