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平苔藓患者混合唾液黏度相关性研究

2012-01-15王文忠赵禹仲徐凤梅刘广昌王学志郑英泽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水液唾液黏度

王文忠, 赵禹仲, 徐凤梅, 闫 雷, 刘广昌, 王学志, 郑英泽

(1.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让北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2.大庆油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 大庆 163000;3.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4.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医院, 广东 东菀 511700; 5.大庆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现在多数的研究集中在病因和癌变倾向以及各种治疗手段上。而对于扁平苔藓患者口腔中唾液理化指标改变未见报道,本研究测量了患者唾液黏度变化。

1 实验对象确定

实验组来源于2011年1月~12月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扁平苔藓患者(诊断标准:临床病理诊断)。未经过任何治疗且最近一个月内未患过任何疾病且没有服用药物史病例24例,其中男9例,女15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49岁。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人员中随机抽取的30例(自觉身体健康,常规体检无任何系统疾病,口腔健康,一个月内未进行过任何疾病治疗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48岁。

3 研究方法

3.1 唾液收集 所有研究对象前晚以清淡饮食为主,睡前采用Bass法进行刷牙。晨起禁食禁水禁运动,上午7∶00~8∶00收集唾液。张口静坐10 min,用去针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贮存口底唾液,每例抽取唾液2 mL(唾液不足者筛除)。

3.2 唾液黏度测定 采用天津市分析仪器厂NZ-6型维板式黏度计进行样本的测试。唾液取出后轻轻摇匀,将其中1 mL的唾液注入黏度测试计的测试杯中,分别在1S-1,30S-1,200S-1切变时,预温37 ℃,进行全唾液粘度测定,同一样本每一个切变率下测试3次,取平均值。

4 结果 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混合唾液粘度比较 ±s ,mpa.s)

实验组在低切(1S-1),中切(30S-1)和高切(200S-1)3种不同切变速率下的唾液黏度均较对照组高,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唾液黏度均有显著性差异。

5 讨论

唾液是一种混悬液体,其比重为1.002~1.008,pH波动于5.6~7.6之间,平均约为6.8。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含量达99%~99.5%,固体成分不足0.7%,其中有机物为0.3%~0.5%,无机物为0.2%。唾液各种成分的浓度因刺激因素和类型而异,其组成受到咀嚼、味觉和神经刺激等因素影响。每天唾液分泌量为0.7~1.5 L[1]。口腔混合唾液属于非牛顿流体,其黏度与切变率有关。即在不同的切变率下,呈现不同的黏度值。其粘度表现为在低切变率下相当高,随切变率的升高而逐渐减低[2]。唾液黏度测定是血液流变学的分支,通过测量扁平苔藓患者唾液粘度,明确该病对唾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锥板式黏度计进行唾液黏度的测量,分别在低切、中切、高切3种情况下进行测量,扁平苔藓患者测量结果,病人的唾液黏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中医认为虚实夹杂,有外感风湿毒热之邪,内伤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上口腔,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为[3]。脾主运化、升清,可以运化水液,调节水液代谢,把饮入胃的水液中的精微上输到肺再输布全身。脾失健运导致水液不能运化,胃的水液中的精微不能流畅地上输到肺,,水液不能输布到全身,也就不能输布到口腔,不能形成足量的唾液。肝具有主疏泄条达作用,帮助脾胃消化,吸收和营养。肝阴虚时,肝脏功能减弱,致使脾胃功能欠佳,不能使水中精微得到充分吸收,使唾液生成减少。肾具有主开阖以调节小量,肾阴虚时,肾调节水量功能失调,致使水量减少,因此唾液生成减少。

由于脾失健运及肝肾阴虚,使唾液量生成减少。同时,由于唾液量形成不足,而口内的各种食物残渣,黏膜上脱落的上皮细胞并未发生改变,因此导致唾液的粘度增大。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本病是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但因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缺少特效治疗方法和药物。疗效多不理想,病情控制也难如人意,病损较难痊愈。治后复发者也较多见,因此本病尚缺少根治方法。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单纯用西药或中药为优。事实证明,这是目前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方法,可以起到调节全身状况,改善和消除局部病损的作用,因此受到患者的欢迎。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具有迁延不愈,易复发等特点。

虽然中西医结合对扁平苔藓治疗效果较好,但中医的一些理论知识缺少量化考核指标,只能以临床表现来作为考核治疗指标,没有客观依据,严重阻碍了中医的发展。通过测量扁平苔藓患者唾液粘度的变化,可以明确该类疾病中医病因的基础,脾失健运以及肝肾阴虚的量化指标,为中医诊疗该疾病和研究提供帮助。

[1]樊明文,周学东.牙体牙髓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

[2]孙默予,王邦康,袁玉姝.口腔混合唾液黏度的测定[J].北京口腔学,2000,(8):1~3.

[3]徐治鸿.中西医结合口腔黏膜病学[J].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4.

猜你喜欢

水液唾液黏度
标准黏度油混配及重复利用方法的探讨
背后七颠百病消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小穴位 大健康
血黏度高怎么办
我们一辈子能产生多少口水
饮水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唾液治疗外伤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