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皮下置引流管对切口愈合的影响研究

2012-11-13梁淑君陈解萍邓丽芳胡建玲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皮下剖宫产住院

梁淑君,陈解萍,邓丽芳,胡建玲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清远 511500)

手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较受重视的难题。有研究显示,肥胖、水肿、术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等均可引起伤口感染、脂肪液化、伤口裂开等,是伤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1]。伤口愈合不良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还易造成伤口感染从而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经济都带来不良的影响[2]。因此,本研究在对有伤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组的脂肪层放置自制的硅胶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将术后切口的渗出液、脂肪液化物等及时引流出来。比较两组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说明剖宫产术后皮下置引流管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4月—2011年10月间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术产妇420例,均存在有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如肥胖、水肿、脂肪疏松、皮下渗血等,并排除糖尿病等严重的并发症。判断标准为,肥胖:脂肪层≥3cm;腹壁水肿:挤捏按压有毛孔及表皮凹陷;脂肪疏松:脂肪颗粒自然脱落或切口脂肪层内延2cm;皮下渗血:脂肪层钳夹5把以上又无需结扎[3]。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人,采用双盲法进行研究。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剖宫产指征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均按照剖宫产手术的标准程序进行,在切口缝合时略有不同。治疗组患者,在缝合皮肤和脂肪层时,将已备好且消毒好的约15cm左右的引流管经生理盐水冲洗后,放置于脂肪层,一端位于脂肪层内,另一端露于皮肤外1cm左右,缝合切口并打结,引流管露出口多加一块无菌敷料包扎。对照组切口和缝合的方法与治疗组相同,在最后缝合时,不放置引流管,直接缝合脂肪层和皮肤。术后两组患者的用药及护理方面均相同。治疗组患者于术后24~48h拔出引流管,两组患者视伤口愈合情况,于术后6天拆线。

1.3 切口愈合判断标准

根据切口是否完全愈合及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伤口愈合不良情况的出现将剖宫产切口的愈合情况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标准。若切口完全愈合,无任何愈合不良现象出现,则为甲级;切口愈合不完全,愈合不良如红肿、硬结,但表皮完好为乙级;切口愈合不好,有红肿、渗液、疼痛等不良情况发生,且伤口明显开裂,为丙级;切口愈合差,伤口开裂并伴有感染发生则为丁级[3]。

1.4 统计分析

统计两组患者处于各个伤口愈合标准的患者例数,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伤口愈合情况比较数据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治疗组210例患者中,伤口愈合为甲级者有176例,乙级有30例,丙级4例,没有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甲级116例,乙级70例,丙级20例,丁级4例。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所用的时间和手术完成后住院的天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n(%)]

aP,bP,c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注:*P>0.05

分组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治疗组0.61 0.68 210 30.8±6.7 6.2±1.6对照组 210 31.2±6.91 6.3±1.42 t

3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剖宫产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不可否认,剖宫产手术有很多优点,但其副反应发生也较多,如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较高,是困扰医生和产妇的一大难题[4]。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易造成感染的发生,进而引起败血症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其对产妇的身心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产妇对新生儿的照顾。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开展了一些关于如何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研究。本研究对具有腹壁愈合不良相关因素的患者采用自制的引流管,置于皮下脂肪层中,同时设立对照组,比较置入引流管与未置入引流管患者两组剖宫产产妇伤口的愈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未置入引流管的患者。

剖宫产手术后,对于有肥胖、水肿、血小板减少等伤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的产妇来说,脂肪的大量液化聚集于伤口处,可以阻碍切口的对接,甚至给细菌的生长提供条件,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5]。在皮下脂肪层中置入引流管,能将切口处的渗出液、血液以及液化的脂肪等及时引流出来,减少了炎性反应的发生以及脂肪的过多液化,从而促进了伤口的愈合[6]。引流管的放置是在伤口的早期,即凝血、炎症阶段,适时拔除并不影响伤口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使伤口边缘向中心移动,最终创面缩小愈合。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伤口拆线、产妇住院时间等方面所述基本相同。本方法还解决了传统的伤口局部有渗出时用挤压方法排出的问题,减少了因挤压和移位对伤口愈合的影响,避免了因挤压伤口给产妇带来的疼痛。

综上所述,对于有伤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的产妇,在腹壁缝合时,在皮下防止引流管,能够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防止感染的发生,对于在剖宫产术时遇有腹壁高危因素的产妇,预防性地放置皮下引流管,有利于伤口愈合,并且硅胶引流管价廉、方便、易制,操作简单,不会延长手术时间,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鲍敏.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非生物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9):33-34.

[2] 何琴,李德卫.切口愈合障碍患者肝胆外科术后皮下放置引流管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11,40(7):1712-1713.

[3] 吴立华.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障碍患者皮下放置引流管的临床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1):19.

[4] 黄醒华.对剖宫产术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85-388.

[5] 彭开勤.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9):588-589.

[6] 陈惠池,张惠丹.肥胖孕妇的分娩期并发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2):715-717.

猜你喜欢

皮下剖宫产住院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
腹部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