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ST、ST/HR和SDNN的变化

2012-11-08赵娓王彦梅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冠脉心电图动态

赵娓,王彦梅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山东济宁272111)

糖尿病使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1.5~4.5倍,被认为是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且多发生在夜间,老年糖尿病患者缺血性ST段改变的发生率极高,常易导致患者猝死,而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时间长,信息量大,能在正常活动中进行,比常规心电图能更有效、更准确地检出患者缺血性ST段改变情况,对防治老年人心源性猝死将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本研究随机收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观测各组患者的ST、ST/HR、SDNN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老年患者中ST、ST/HR、SDNN各指标与冠状动脉支架术的相关性,比较各组患者动态心电图ST、ST/HR、SDNN各指标的变化,了解动态心电图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安放支架术前后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60例,其中女性80例,男性80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39±11.3)岁。以60岁为界,分成老龄组80例和中青年组80例。均排除先心病,风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系统性疾病,试验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且患者知情同意。

采用国产美高仪12导动态心电图分析仪,检测患者入院后的动态心电图以及安放支架后6个月时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整理。

1.2 检测方法

12导模拟导联,检测24小时,进行SDNN、ST、ST/HR分析整理;ST段改变判断标准:2个以上导联ST段在J点后60~80 ms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0.05 ms;ST段的抬高,肢体导联 J点后60~80 ms处 ST 抬高≥0.1 mv,右胸导联≥0.25 mv,左胸导联>0.1 mv;持续时间1 min,两次缺血发作之间 >1 min。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指标进行线性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大于60岁者与≤60岁者比较:安放支架前后男性之间比较、女性之间比较,ST、ST/HR、SDNN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青年组与女性青年组相比安放支架前后ST、ST/HR、SDNN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老年组与女性老年组相比,安放支架前后皆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青年组各自支架前后相比ST,ST/HR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SDNN,ST,ST/HR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 ±s

表1 SDNN,ST,ST/HR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 ±s

指标安装支架前安装支架后≤60岁 >60岁 ≤60岁 >60岁男女男女男女男女ST(次)22±11 14±8 23±13 23±13 18±5 8±3 23±8 23±13 ST(mv)0.13 ±0.03 0.10 ±0.03 0.14 ±0.03 0.14 ±0.04 0.10 ±0.02 0.08 ±0.02 0.12 ±0.02 0.14 ±0.04 ST/HR 2.34 ±0.57 1.67 ±0.68 2.69 ±0.57 2.69 ±0.63 1.44 ±0.42 0.97 ±0.20 1.78 ±0.46 2.69 ±0.63 SDNN(ms)110.46 ±16.18 124.17 ±16.29 104.59 ±14.10 104.15 ±15.46 111.66 ±15.94 124.92 ±15.02 104.92±13.95 104.15 ±15.46

3 讨论

SDNN、ST、ST/HR与患者的年龄成正相关,不管安放支架与否,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年龄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女性在更年期以前受雌激素的保护,SDNN,ST,ST/HR的变化都没有更年期后明显,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也优于更年期后,并且优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但更年期以后女性患者便没有了这方面的优势。提示女性患者更年期后,糖尿病发作心肌缺血的次数、严重程度以及血管神经的损伤程度与男性相比都没有明显差异,同时女性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肥胖,骨质疏松都明显增多,也就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因此对老龄女性而言,特别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及时配带动态心电图观测心肌缺血的变化更为重要。

冠脉支架术只是改善了患者的心肌缺血,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心肌缺血次数及压低程度都有所改善,但不能完全消除;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差,特别是老年患者,冠脉支架术对SDNN的改善不明显,因此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都不能及时变化。因此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不能完全依赖冠脉支架术,还需要相应的药物治疗。

冠脉支架术对<60岁组的改善明显优于老年组,因此,冠脉支架术后老年组患者应加强药物治疗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肌缺血,防止猝死。动态心电图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且其对冠状动脉造影的效果可以有正确的评价,指导糖尿病治疗,可以弥补冠状动脉造影的不足,对于防止猝死起到积极作用。

[1]卢喜烈,杨庭树.心电图诊断学分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4-36.

[2]中国心脏调查组.中国住院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研究:中国心脏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1):7-10.

[3]于丽平,那开宪,杨新春,等.女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J].中国医药导刊,2006,8(2):93 -94.

[4]廖二元.内分泌代谢疾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4-565.

[5]郭继鸿,张萍.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51-652.

[6]廖虹,梁玲娣.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2):307.

[7]孟华.2型糖尿病106例动态心电图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33):108 -109.

[8]宋荟芬,李虹伟.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的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1):24 -26.

猜你喜欢

冠脉心电图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国内动态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思考心电图之176》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