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研究

2012-10-18吕衍文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年1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神经功能量表

宛 丰 吕衍文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预后,也是影响患者功能康复和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因而日渐受到重视。目前,针对脑卒中后抑郁主要采用中医药针灸治疗及抗抑郁药物治疗,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及患者的依从性不好,疗效受到限制。本文旨在研究早期康复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0年7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且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HAMD评分等,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表1)。

1.2 诊断标准 (1)脑卒中的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抑郁症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8分;(3)病情程度判定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16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s)

评分康复组 58.2±10.5 42 18 30 30 24.5±3.1 25.4±3.组别 年龄(岁) 男(例) 女(例) 脑出血(例) 脑梗死(例) 病情程度(MESSS评分) HAMD 6对照组 57.5±9.7 43 17 31 29 23.8±3.2 24.6±3.8 P>0.05 >0.05 >0.05 >0.05 >0.05

1.3 排除标准 (1)伴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2)有器质性精神疾病史及起病前有抑郁症患者;(3)神志不清、失语、痴呆等不能配合检查或治疗者;(4)HAMD评分≤17分;(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达到40分以上者。

1.4 方法

1.4.1 治疗 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如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脑保护治疗等。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在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时,即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采用规范化综合康复治疗,以PT为主,结合认知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及心理康复等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为卧床期、离床期和步行期,卧床期训练内容主要是良姿摆放、体位变换、关节被动运动、早期坐位等;离床期的训练内容为坐位平衡、坐站转移、站立、重心转移及ADL训练;步行期训练内容主要是步行、上下楼梯等。

1.4.2 指标评定 应用HAMD量表进行评分,治疗前进行首次评定,康复治疗4周后进行再次评定,为了更好地分析疗效,同时对HAMD量表的7个因子,针对性地选择4个因子进行分析。

1.4.3 统计学处理 评定结果以均数±标注差表示,随机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治疗前后HAMD总分及4因子评分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

3 讨 论

脑卒中后抑郁(PSD)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的表现基本相似,但在HAMD量表的各项目中更集中表现在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迟滞和绝望感4个因子方面,因此本研究选择这4个因子进行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出,康复组及治疗组治疗前HAMD及4因子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4周治疗,两组评分均较前有所改善,且末次评定HAMD及4因子评分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康复组的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于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机制,目前有两种假说,一是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学说,认为PSD的发生与脑部病变后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关,脑部损害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二是反应性机制学说,即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影响导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治疗和康复的积极性降低,甚至部分患者出现厌世和自杀行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而生活质量的下降和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又加重了患者的抑郁情绪,形成了恶性循环。

康复理论认为,人脑具有可塑性,运动可以促进和影响人脑的功能重组。这也可能是早期康复的作用机理之一,还有资料表明,进行运动训练不仅在训练的当时能使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短暂的变化,而且还能起到锻炼和加强大脑皮层的活动能力的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性都大为改善。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早期康复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认知功能。

因此,通过早期康复来治疗和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既有神经生理学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早期康复治疗改善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打断脑卒中后抑郁与功能减退之间的恶性循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且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神经功能量表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