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地区408例肝硬化病因分析

2012-10-17严明权王玉欣丁岩冰路国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酒精性肝炎病毒性

严明权,王玉欣,丁岩冰,路国涛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扬州 225001

肝硬化病因较多,不同国家或地区主要病因亦不相同。欧美国家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肝硬化病因仍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但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逐渐增加。为了解扬州地区肝硬化发病原因及构成,我们对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7年来入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1月-2011年12月于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408例被纳入研究。男235例,女173例,男女比例为1.36∶1。年龄17~95岁,平均年龄(64.4±0.6)岁。肝硬化的病因分析主要依靠:(1)病毒性肝炎史以及HBV和HC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2)饮洒史;(3)免疫球蛋白、抗线粒体抗体、抗核抗体等自身免疫指标;(4)血吸虫病史。定义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病因的肝硬化为混合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则指经过病史回顾不能明确病因者。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4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防治指南》、2010年《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修订版)》、《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指导建议》等。

1.2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在windows下应用SPSS 16.0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间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纳入408例肝硬化患者,男235例,女173 例,男女比例为 1.36∶1,年龄 17 ~95 岁,平均年龄(64.4 ±0.6)岁。

2.2 病因分类 在单病因导致的肝硬化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所占比例最大(40.9%),其次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等。混合性肝硬化患者46例,全部为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合并其他疾病,以合并酒精性肝硬化最多见(见表1)。

表1 408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因构成Tab 1 Etiological analysis of liver cirrhosis of 408 cases

2.3 不同阶段肝硬化患者主要病因构成比例变化以2008年6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析对比两阶段肝硬化患者主要病因的构成比例,结果显示,与前阶段相比(2005年1月-2008年6月),后阶段(2008年7月-2011年12月)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比例明显降低(59.8 vs 46.6,P <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比例明显增高(7.8%vs 19.1,P <0.05,见表 2)。

表2 不同阶段肝硬化患者主要病因构成比例变化[例数(%)]Tab 2 A proportional change of major cause of liver cirrhosis in different periods constitute[n(%)]

2.4 不同病因肝硬化肝功能Child分级对比 分析单病因和混合病因患者不同Child分级比例,结果单病因患者 Child A、B、C 3级比例分别为 40.0%、37.7%、22.3%,混合病因 Child A、B、C 3 级比例分别为 15.2%、41.3%、43.5%。混合病因患者 Child C 级比例明显高于单病因患者(43.5%vs 22.3%,P<0.05),而 Child A级比例明显低于单病因患者(15.2%vs 40.0%,P <0.05,见表3)。

表3 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的Child分级对比[例数(%)]Tab3 Assessment of Child-Pugh grade in different causes of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n(%)]

3 讨论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比较复杂,了解我国肝硬化患者的病因特点,有助于临床医师增加疾病的发病机制、进展和预后的了解和认知。本文通过对408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因分析,发现在扬州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仍是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占统计人数的40.9%。同我国其他地区结果不同的是[1-2],本地区血吸虫性肝硬化达13.7%,这是因为苏北地区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域之一,血吸虫病的防治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既往研究提示,两种病因先后或同时作用于肝脏,更易致肝硬化[3]。本研究中,混合病因的患者占11.2%,主要为酒精合并病毒性肝炎、血吸虫感染合并病毒性肝炎。同时本研究提示,混合病因的患者Child C级比例明显高于单病因患者,提示混合病因患者的肝损伤较重,这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着重关注于混合病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和治疗。

慢性酒精中毒在西方国家多见,其所致肝硬化的发病率是非饮酒者的7倍。各国家或地区酒精消耗量与肝硬化的发病率之间呈明显线性相关关系[4]。在我国,有人统计酒精性肝硬化占肝硬化总发病率的5% ~10%[5]。本研究提示,虽然肝硬化主要病因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所占构成比明显增加,这种变化趋势与全国酒精性肝病协作组及日本2006年的一项研究结果相一致。这表明酒精作为单独的病因明显上升,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其与肝炎病毒共同损伤在导致肝硬化的病因中亦占有相当比例,且病情往往较重。

隐源性肝硬化在本地区肝硬化病因中占5.9%。随着对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这一部分所占比例应该逐渐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近年来开始研究的一种脂质代谢异常。有人统计70%隐源性肝硬化是由NASH引起[6]。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发病率也会逐年升高。此外,新型的嗜肝病毒及遗传因素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总之,本组病例资料分析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仍是扬州地区的最主要病因,而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混合病因肝硬化患者的致病因素中有互相加强协同的作用,临床Child评分往往高于单病因肝硬化的患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Meng XD,Xiang GQ,He XH,et al.The cause of cirrhosi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178 cases[J].World Chin J Digest,2008,16(17):1880-1884.孟晓丹,向国卿,贺小虎,等.肝硬化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178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7):1880-1884.

[2]Zheng S,Liu H,Yin F,et al.The cause of cirrhosi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768 cases[J].Zhejiang Clinical Medicine,2011,13(1):20-23.郑盛,刘海,殷芳,等.肝硬化患者768例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0-23.

[3]Yu JP,Shen ZX,Luo HS.Practical gastroenterology[M].Beij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9:1042.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42.

[4]Liang KY,Li SB.Liver[M].2nd ed,Beijing:People hygiene press,2003:823.梁扩寰,李绍白.肝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23.

[5]Wang BE,Yin SS.Epidemiology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s[J].Chin J Cardiol,2001,9(5):312.王宝恩,尹珊珊.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5):312.

[6]Dancygier H.Nonalcoholic fatty liver[J].Versichemngsmedizin,2002,54(1):5-11.

猜你喜欢

酒精性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