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态度初探①

2012-10-17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徐玲玲吴林海

中国商论 2012年18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食品质量方差

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 徐玲玲 吴林海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1][2][3]。食品可追溯体系通过可追溯标签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尤其是市场上所缺失的信任属性的信息),被认为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主要工具;并且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追溯食品风险来源,及时召回不安全食品[4][5]。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体系。在欧美的许多国家,不具有可追溯功能的食品已被禁止进入市场。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满足国内消费者和国际市场食品安全的需求,我国在2000年后开始逐步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目前为止,食品可追溯体系已经在我国一些地区(山东寿光、上海、北京、江苏等)的个别食品(猪肉和蔬菜等)上尝试执行,全面的推广和普及正在逐步进行中。而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推广和普及需要倾听消费者的呼声,了解消费者的心态。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问卷设计

根据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设计了关于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认知与态度的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和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第二部分向消费者介绍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含义和主要特征后,向消费者提出与可追溯体系和可追溯食品相关的7句陈述(主要来自Gracia and Zeballos(2005)[6],见表1,并询问消费者对这些陈述的认同度,运用五分制利开特量表,1表示最低的认同度,2、3、4逐步增加,5则表示最高的认同度;最后一部分搜集消费者的人口统计资料。

1.2 样本选择及特征描述

本文的样本数据来源于,2008年9月27日~10月25日之间,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组织对江苏省范围内的徐州、连云港、盐城、宿迁、淮安、泰州、扬州、南通、镇江、南京、苏州、常州、无锡等13个城市的城市居民所进行的消费者问卷调查。共发放19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57份,有效回收率90.10%。调查地点为超市。

从有效样卷来分析,男性占51%,女性占49%。年龄在25岁以下、26~40岁之间、41~55岁之间和55岁以上的被调查者分别占28%、34%、22%和16%。36%的被调查者完成了大专学业,25%拥有本科甚至更高的学历,39%的被调查者学历在高中及以下。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的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年收入在3万~6万元之间、6万~10万元之间和10万元以上的被调查者分别占36%、12%的和4%。

1.3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旋转最大方差法)检测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的态度,通过迭代聚类分析,将消费者归类分组。运用交叉统计分析考察每组消费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和消费习惯等变量,并运用卡方检验检测各变量在不同组之间的显著性差异。

2 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态度分析

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态度的因子分析和经过最大方差旋转后公因子提取的结果见表1。表1中alpha值为0.68,表明问卷中7个陈述句间整体的内部一致性比较好;因子分析的KMO测度为0.7,表明本调研的观测值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1),提取3个公因子(即3种态度),共占总方差的76%。第一个因子与消费者认为有必要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相信食品可追溯体系可以增加食品安全感知和增强消费者信心高度正相关。这个因子解释了34%的总方差,且可以命名为“有益的可追溯体系”。第二个因子,“提价的可追溯体系”,解释了23%的总方差,与消费者认为可追溯体系主要提高生产成本和食品的价格高度正相关。第三个因子解释了19%的总偏差,可以称为“不必要的可追溯体系”,因为它与消费者相信没必要实施可追溯体系,且实施后不能提高食品质量高度正相关。

表1 消费者态度的因子分析

2.1 不同态度消费者的聚类

将因子分析中得到的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3种态度作为聚类变量,进一步运用聚类分析将消费者划分为两类(组):第一组消费者可以称为“积极的对待可追溯体系且认为有必要执行”,因为他们高度评价可追溯体系的益处且主张执行可追溯体系,占总样本的58%;第二组消费者可以称为“消极的对待可追溯体系且认为不必要执行”,占总样本的42%,这个组的成员对可追溯体系的兴趣比较低,他们没有感觉到可追溯体系的益处或是可追溯体系会提高生产成本与价格,也不主张执行食品可追溯体系,见表2。

表2 不同态度消费者的聚类

2.2 不同态度消费者的特征

通过交叉分析和列联表考察两类消费者的特征。第一组消费者中,年龄以26~55岁为主,66%的被调查者拥有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食品安全状况不满意,63%有经常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61%的被调查者平时经常关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信息。第二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第一组消费者,25岁以下年轻人和高中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最高,只有19%的被调查者有经常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20%的被调查者平时不关注或偶尔关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

3 结论和启示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江苏城市居民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态度主要有三种:第一,消费者认为有必要实施可追溯体系,因为可追溯体系能够提高食品安全感知和消费者信心;第二,消费者认为实施可追溯体系将提高生产成本和食品价格;第三,消费者认为没有必要实施可追溯体系,可追溯体系不能提高食品质量。根据不同的态度对消费者进行聚类并分为两组:58%的消费者积极地对待食品可追溯体系,主张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42%的消费者消极地对待食品可追溯体系,不主张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为了促进食品可追溯体系在我国的推广和普及,有必要改善消极对待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消费者的态度。而这类消费者的主要特征是:拥有25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最高,整体收入和学历偏低,对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比较高,很少的消费者有经常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大多数消费者平时不关注或偶尔关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因此,政府和企业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并通过这类消费者群体来进一步带动消费者态度的改变。

[1]Mccluskey J.J.A Game Theoretic Approach to Organic Foods, An Analysis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Policy [J].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2000(29).

[2]]Feddersen T.J.and T.W.GmzmaN.Saints and Markets, Activists and the Supply of Credence Goods[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2001(10).

[3]Vetter,H.and K.Karantninis.Moral Hazard,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Public Monitoring in Credence Goods [J].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2(29).

[4]Giraud, G.and Amblard, C.What does traceability mean for beef meat consumer? [J].Food Science,2003(23).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食品质量方差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概率与统计(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方差越小越好?
计算方差用哪个公式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及在大米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方差生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