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β-葡萄糖苷酶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测定及意义

2012-09-27

重庆医学 2012年32期
关键词:坏死性糖苷酶结肠炎

王 丹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43004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严重威胁新生患儿的生命,由于诊断缺乏特异性,确诊时患儿多数已出现明显的肠道坏死,预后不良,在我国病死率高达10%~50%[1]。大量动物实验发现,血β-葡萄糖苷酶(CBG)可以作为肠缺血损伤的早期生化指标,其浓度上升早于肠壁出现组织学变化[2]。目前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拟通过比较NEC与对照组患儿血清中CBG浓度的变化,评价CBG在早期诊断NEC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新生儿病房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NEC患儿62例为病例组,均经多次动态观察影像学检查确诊,诊断和分期(Ⅰ~Ⅲ期)以《实用新生儿学》为标准[3],排除住院时间小于24h和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患儿。其中男35例,女27例;最小胎龄27+2周,最大胎龄40+1周,平均体质量(3.1±0.6)kg。选取同时期因其他疾病(排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休克、遗传代谢疾病、败血症)入住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与病例同性别相似体质量和校正胎龄的喂养顺利的患儿62例对照进行1∶1匹配。该研究通过所有研究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且遵循中华伦理学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

1.2 方法 各研究对象入组后24h内空腹采血,取头皮或上肢静脉血2mL注入血培养瓶内,摇匀室温放置2h后离心20 min,取上清液检测CBG,若未能及时检测则将标本放于-20℃保存。CBG测定按人1,3-βD葡萄糖苷酶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上海希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步骤进行,酶联仪波长取450nm。

1.3 统计学处理 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录入和计算,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血清CBG浓度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不同临床分期NEC患儿血清CBG浓度比较用方差分析,有差异者再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清CBG浓度比较 血清CBG平均浓度病例组患儿为(162.5±12.8)nmol/L,对照组患儿为(51.3±9.5)nmol/L,两组差值平均(112.3±10.4)nmol/L,病例组平均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024,P<0.01)。

2.2 NEC患儿不同分期CBG浓度比较 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CBG浓度逐渐增加,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用SNK法两两比较,任意两期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683,均为P<0.05),见表1。

表1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不同临床分期CBG浓度比较(±s)

表1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不同临床分期CBG浓度比较(±s)

临床分期 n CBG浓度(nmol/L)18 98.2±10.7Ⅱ期 23 156.7±11.2Ⅲ期Ⅰ期21 329.3±21.6

3 讨 论

NEC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情复杂,研究发现低体温或硬肿、肺炎、窒息、败血症等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4-6],因确切病因不清,近几十年来该病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7-8]。CBG是纤维素酶系的重要成员,在纤维素的糖化作用中,将纤维素二糖和纤维素寡糖水解成葡萄糖,主要存在于微生物和植物中[9]。国外学者发现,CBG在动物组织缺血损伤的早期迅速上升,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增加[2]。陈冬梅等[10]研究显示,NEC患者血清CBG浓度比非NEC患者血清CBG浓度高,本研究得到同样结果,NEC患儿血清CBG浓度比非NEC患儿平均约高112.3nmol/L,约为非NEC患儿的3倍(P<0.01),提示CBG可能与NEC的发生有关,有临床诊断价值。

陈冬梅等[10]还发现早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CBG浓度高于对照组,而晚期患儿CBG浓度高于早期,本研究结果与此类似,Ⅰ~Ⅲ期患儿血清CBG浓度分别为98.2、156.7、329.3nmol/L,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提示血清CBG浓度随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可能作为评价预后血清学指标。

尽管如此,目前由于新生儿血清CBG正常值尚未完全明确,NE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11-12],血清CBG对于诊断NEC的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1] 陈盛,何念海.13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4,33(4):494-496.

[2] Dimmitt RA,Glew R,Colby C,et al.Serum cytosolic betaglucosidase activity in a rat model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J].Pediatr Res,2003,54(2):462-465.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8.

[4] 范跃,黄良富,李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6例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1):69-70.

[5]李爱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1,40(4):336-337.

[6] 曾丽春.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治进展[J].江西医药,2011,46(12):1143-1145.

[7] 王梅,晏玲,薛媛.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6,5(21):1944.

[8] Hsueh W,Caplan MS,Qu XW,et al.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clin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athogenetic concepts[J].Pediatr Dev Pathol,2003,6(1):6-23.

[9] 韩笑,陈介南,王义强,等.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8,3(1):8-12.

[10]陈冬梅,雷国锋,彭维林.β-葡萄糖苷酶在诊断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儿科学杂志,2011,49(5):367-370.

[11]冯杰雄.美国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现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27(7):386-387.

[12]易小莲,张丙宏,严彩霞,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2):130-132.

猜你喜欢

坏死性糖苷酶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知母中4种成分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木蝴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六种花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