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恢复的疗效观察

2012-09-22谢毅坚黄利鹏洪云峰

当代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白蛋白胃肠道排气

谢毅坚 黄利鹏 洪云峰

胃肠道肿瘤患者绝大部分术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障碍,而手术的创伤和术后应激反应引起的代谢增加,更加重了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造成患者术后极易出现感染、胃瘫等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此类患者的身体恢复及生存质量。因此,术后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为研究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可行性,我们对2005~2010年在我院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PN组,观察对患者的支持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2010年于我科住院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20例,年龄40~68岁,男72例,女48例,其中胃癌患者66例,结肠癌患者54例,术前BMI:17~24,均值(20.5±3.5),所有病例均经胃肠镜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无肝肾功能不全等其它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术前营养状态、术前BMI及手术方式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术前24小时行肠道准备,如给予甘露醇导泻、开塞露灌肠等。两组的手术方式上包括结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等,手术前均常规放置胃肠减压装置[1]。

1.2.1 EN组患者于术后24小时通过鼻空肠营养管输注营养液(华瑞、能全力),本研究采用胃肠输液泵控制输入量,起始速度为25ml/h,根据氮平衡及人体日常所需能量计算总输入量,总热卡约为20~30kcal/(kg・d),温度控制在适宜25~30℃,连续8天。

1.2.2 PN组患者术后24小时即通过中心静脉置管将葡萄糖注射液、脂肪乳剂、乐凡命及多种微量元素配成3L输注,热量计算同EN组,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并逐渐减少肠外营养计量,至正常饮食后停止肠外营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处理,数据以±s表示,两组资料治疗前后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生化指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见表1):术后8d,EN组术后体重为(55.1±4.3)kg,白蛋白为(33.0±0.6)mg/ml,前边蛋白为(279.2±3.5)mg/ml,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分别为(47±18)和(73±9)h;PN组上述指标分别为(56.7±5.8)kg,(33.0±0.6)mg/ml,(187.3±3.1)mg/ml,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分别为(72±21)和(94±15)h;经比较发现,EN组与PN组术后8d体重、白蛋白水平组内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而前白蛋白两组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8天EN组明显高于PN组患者(P<0.05),说明EN组患者前白蛋白恢复较快;另外,EN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PN组,说明EN更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对比研究,EN组5例感染,感染发生率8.3%,PN组12例感染,感染率为2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观点认为,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需要等胃肠道通气后才开始进食,但是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机体胃肠道处于应激状态,功能状态较差,存在糖利用障碍和负氮平衡[2]。因此,术后因及时给予营养支持以维持机体功能与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利于患者的康复。近年来,随着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深入,人们逐步意识到胃肠道不仅仅是消化吸收器官,而且同时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本研究显示早期EN更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能量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有效预防细菌移位和内毒素吸收所导致的肠源性感染,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生化指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本研究发现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更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前白蛋白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EN更好的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原因可能是EN与PN相比,EN更符合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有利于更快促进胃肠道结构重建和功能的恢复[3]。长时间的肠外营养治疗有肠粘膜萎缩, 通透性增强和淤胆等缺点,可造成细菌和内毒素的易位,引发败血症,最终可导致多器官衰竭。

综上所述,早期EN较PN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身体状况,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1]许剑民.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肠内营养支持[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19-22.

[2]何明刚.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9,6:52.

[3]黎仲雅.颅脑损伤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3):110-111.

猜你喜欢

白蛋白胃肠道排气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