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对疗效的影响对比研究

2012-09-22马锦成

当代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双氢还原酶睾酮

马锦成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多于40岁开始发病,50岁发病率为40%,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增高,80岁可高达70%~80%[1]。其发展依赖于睾酮及年龄因素的共同作用,睾酮在前列腺内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双氢睾酮(DHT),DHT与BPH的发生密切相关,能导致尿路梗阻和尿路刺激等一系列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临床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和排尿梗阻症状。尿频、尿急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随着增生程度的加重,继而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尿失禁、血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其作为一种进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病的诊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院对38例BPH患者联合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1A-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试验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年龄57~84岁,平均年龄67.8岁,病程1~11a,平均5.1a,其中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7例,膀胱结石13例,病情均稳定。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经直肠超声检查(TURS)、直肠指检(DRE)、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尿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为BPH。试验组平均年龄为(67.2±7.5)岁,前列腺组织大小平均为(47.2±5.9)cm,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3例,膀胱结石7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8.1±7.6)岁,前列腺组织大小平均为(48.4±6.9)cm,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4例,膀胱结石6例其中合并膀胱结石。经统计,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伴随疾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定(quality of life,QOL)、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接受一般生活指导的基础上联合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依立雄胺片和α1A-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而对照组仅接受一般生活卫生健康指导。

1.2 方法

1.2.1 一般生活卫生健康指导 要让患者认识到BPH是中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的疾病,从而帮助消除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并能正确认识自己所患的疾病。在生活上,要戒烟戒酒,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作息规律,不久坐久立,避免受凉等。并根据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坚持争取每天进行步行或慢跑等体育运动。

1.2.2 药物治疗 试验组联合服用α1A-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4mg,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和5α-还原酶抑制剂依立雄胺片(爱普列特片,5mg,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日各服1片,连续服用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及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措施3月后,在改善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提高生活质量评定(quality of life,QOL)、降低最大尿流率(Qmax)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缩小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药物治疗对38例BPH患者的疗效(±s)

表1 药物治疗对38例BPH患者的疗效(±s)

分组 例数 前列腺症状评分(分) 最大尿流率(ml/s) 生活质量评定(分) 前列腺体积(cm3)实验组(3月前) 38 19.21±5.12 8.69±2.68 4.32±1.53 40.78±14.43实验组(3月后) 38 15.32±4.57 10.76±2.76 3.03±1.37 37.74±14.61对照组(3月前) 38 19.12±5.21 8.71±2.72 4.29±1.51 40.87±14.43对照组(3月后) 38 19.01±4.57 8.80±2.74 4.16±1.42 40.85±14.51

3 讨论

BPH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受到患者主观因素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因此对BPH患者进行生活卫生健康指导的宣教和心理疏导,可以增加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消除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饮酒、吸烟、久立、久坐、过度劳累和进食辛辣刺激食物等,都可使前列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前列腺突然充血、水肿,发生急性尿潴留[2],故应尽量合理饮食,规律生活,避免饮酒、吸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多饮水、多排尿,通过尿液经常冲洗尿道,帮助前列腺分泌物排出,预防感染,禁憋尿,以免前列腺包膜张力增高加重前列腺增生。合适的体质煅练如步行、慢跑等运动措施,有助于促进前列腺血液回流,增强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能力,有助于改善BPH的症状。合理适时的健康指导使患者了解BPH 有关知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虽然BPH的治疗目前大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对老年病人并非毫无危险。有研究表明,前列腺参与人体内分泌系统等一些生理活动的调节,切除前列腺的患者常会发生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另外,目前国内外对前列腺免疫功能的最新研究表明,前列腺能够产生多种免疫球蛋白,可以合成具有抗菌作用的含锌多肽,且同时具有保护生殖系统免遭细菌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侵袭的局部免疫功能。因此,非手术疗法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十年来,药物治疗已成为轻、中度症状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并取得较好效果[3]。

从BPH的发病机理来看,目前公认的是由于前列腺中双氢睾酮的含量增高而引起[4]。前列腺的增大主要是由间质的增生引起,并通过2种不同的方式引起流出道的梗阻,一种是由增生形成的肿块压迫引起的机械性梗阻,另一种是由包括膀胱颈、前列腺平滑肌组织在内的间质和前列腺包膜收缩引起的功能性梗阻。BPH药物的治疗机制就是缓解和消除这2种梗阻。

前列腺是雄激素依赖的器官,雄激素对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老年人的血清睾酮明显下降,但前列腺内雄激素仍然很高。其中90%为双氢睾酮(DHT),是睾酮在前列腺内经5α-还原酶作用的代谢产物。人类前列腺的生长和发育有赖于双氢睾酮,如先天缺乏5α-还原酶的遗传疾病,不能将前列腺内睾酮转变为双氢睾酮,造成成年后前列腺不发育。5α-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睾酮转化成DHT所需的5α-还原酶,从而抑制了DHT的生成,阻断其对前列腺的刺激作用。依立雄胺为甾-5α-还原酶亚型的选择性抑制剂[5]。通过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而降低前列腺腺体内双氢睾酮的含量,从而使增生的前列腺体萎缩。α1A-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减小尿道阻力。前列腺增生时,其基质内的平滑肌明显增多,受体分布在前列腺内、包膜、尿道、膀胱颈,尤其是前列腺基质内最多。多沙唑嗪是一种长效新型选择性α1A-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对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射程短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明显提高,适用于轻度BPH及腺体较大不宜手术者的对症治疗,对高血脂、高血压伴发症有正性的影响。尽管此类的药物其疗效基本相同,但是副作用的类型及发生率有所差异。所有α1A-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均可引起头痛、头昏、乏力、体位性低血压,并有降血压的作用[6]。目前,多主张联合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1A-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治疗一段时间后(如6个月)后,可根据患者情况考虑是否停服α1A-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7-9]。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前列腺症状、最大尿流率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试验组患者都有明显的改善,说明联合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1A-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可使膀胱颈平滑肌松弛,增强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力,明显改善BPH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尿频、排尿困难和夜尿增多等尿路梗阻症状缓解明显,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试验中试验组患者前列腺体积缩小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服用依立雄胺片的时间不足,有关研究表明,一般依立雄胺片的最大疗效在用药半年后出现,连续药物治疗6a,疗效持续稳定。

综上,同时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肾上腺能α1A-受体阻滞剂的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BPH的重要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Mary MC,Michael JB.Managing patients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suggestive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J].Am J Med,2005,118:1331-1339.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4.

[3]郭贤坤,刘昌荣,聂勇.肾上素能体阻治疗前列腺生(附256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6, 11(1):55.

[4]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Practice Guideliness Committee.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guildeline on manage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2003).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J]. J Urol,2003,170:530-547.

[5]Caine M.Reflections on alpha blockade therapy for BPH[J].BritJUrol,1995,75:265.

[6]顾方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1999,37(4):251.

[7]叶文群.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390-393.

[8]熊智魁,李华章,王本锋,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2):154-155.

[9]魏强,李涛.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557-559.

猜你喜欢

双氢还原酶睾酮
浅谈睾酮逃逸
H型高血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基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双氢青蒿素对宫颈癌小鼠放疗的增敏作用观察及机制探讨
双氢青蒿素的研究进展
运动员低血睾酮与营养补充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正说睾酮
新型双氢青蒿素哌嗪-脂肪族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HPLC法测定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中双氢青蒿素的含量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