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联合传统药物治疗梅尼埃病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的临床研究

2012-09-20浩,卢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0期
关键词:感音梅尼埃神经性

卢 浩,卢 瀚

(平凉市人民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耳鸣和耳内胀满感。梅尼埃病致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梅尼埃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三征之一。在疾病早期为低频下降(125~500Hz),听力下降呈波动性,发作期听力下降明显,间歇期听力可部分或完全恢复。随着病情的发展,高频听力也出现下降,听力损失也逐渐加重,间歇期亦无缓解;个别病例可再一次发作后,听力近乎完全丧失。对于本病的常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而高压氧治疗,是一个比较成熟,效果比较确切适宜广泛开展的治疗方法。本科研的目的是观察高压氧联合传统药物治疗梅尼埃病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该类神经性听力损害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7年9月至2011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梅尼埃病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的患者32例,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观察组:男6例,女10例,年龄30~55岁,病程8~12天。对照组:男7例,女9例,年龄28~56岁,病程7~12天。两组病例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临床上凡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同时可排除引起眩晕的其他疾病如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迷路瘘管、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耳聋伴眩晕、颅底凹陷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听神经瘤、多发性硬化以及耳梅毒引起的继发性膜迷路积水等引起的眩晕,即可诊断为梅尼埃病。

1.2.1 反复发作的眩晕 这种眩晕一般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至少发作两次以上。常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可伴水平或水平旋转性眼震。

1.2.2 至少一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早期低频听力下降,听力波动,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具备以下即可判定听力损失:(1)0.25、0.5、1 KHz 听阈均较 1、2、3 KHz 听阈均值高 15 dB 或 15 dB 以上。(2)0.25、0.5、1、2、3 KHz 患耳听阈均值较健耳高 20 dB 或 20 dB 以上。(3)0.25、0.5、1、2、3 KHz平均阈值大于25 dBHL。

1.2.3 耳鸣 间歇性或持续性眩晕发作前多有变化。

1.2.4 耳胀满感 可有耳胀满感。

1.2.5 甘油实验 阳性可支持本病的诊断。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用药,如给予神经营养剂、镇静剂、脱水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采用芜湖潜水装备厂小型空气加压舱,压缩空气加压,面罩吸氧。治疗压力为0.2 MPa,升压25 min,吸氧时间为60 min,中间休息5 min,减压20 min,总治疗时间为110 min,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对老年、合并有代谢性疾病及听力损害较为严重的患者,则调整治疗压力为0.16 MPa 并延长20 min 吸氧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主要症状减轻。无效:主要症状无明显变化。显效和有效计为总有效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χ2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治愈情况组疗效比较(例)

3 结论

梅尼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内耳病,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迷路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内淋巴产生过多或淋巴吸收障碍,内淋巴腔扩大且内耳末梢器官缺氧变化等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感音神经听力损害,耳鸣和内耳胀满感。梅尼埃病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是该病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之一,在治疗方面的有关报道较少,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在疾病的早期有反复发作的波动性听力下降,以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为主,可能是由于外毛细胞受损所致。随病情发展耳聋加重,高频亦下降且无波动现象,总的趋势是每况愈下,最后可呈严重感音神经性耳聋或全聋。

对于本病的治疗常综合使用神经营养剂、镇静剂、脱水剂、血管扩张剂,甚至中医中药,但大多患者效果不满意且容易复发。高压氧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对梅尼埃病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的治疗机制是提高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和组织中的氧含量与氧储量,提高氧的有效弥散距离[3]。通过对高压氧舱内患者的高压纯氧吸入,使血液和细胞的含氧量增加,改善内耳血供和代谢状况。能改善局部神经传导,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侧枝循环建立,有利于患耳区域的再灌注,提高其代谢功能,使耳聋症状得以好转。同时通过影响中耳内压力引起外淋巴压增高,使内淋巴液流向内淋巴囊,并且可使壶腹嵴、囊斑心钠素分泌增加,心钠素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调节内淋巴容量,从而达到减压治疗的目的。

随着现代化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增加,病毒变异,辐射因素越来越多,梅尼埃病呈普遍增加的趋势,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梅尼埃病于1861年因法国P.Meniere 诊治的一名白血病女青年突发眩晕、耳聋、耳鸣,死后颞骨病理切片见膜迷路内有血性渗出物,脑脊液无此改变而首次发现。之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对该疾病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随着梅尼埃病组织病理学方面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提出了该病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从而进一步明确了病因。对于该病所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的治疗方面相关报道则比较少,既往对梅尼埃病应用保守疗法,缓解率低,复发率高,目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高压氧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循证医学已经证明了其在临床应用上的有效性。

现将高压氧对本疾病的治疗机制分析如下:(1)高压氧能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使局部小血管解除痉挛改善膜迷路循环,保证内耳的血液供应。使内耳的淋巴管通透性下降以减少渗出,调节淋巴分泌和吸收的正常生理过程,从而减少膜迷路积水,使局部压力下降,解除对耳蜗和前庭感受器的不良刺激。(2)高压氧能有效地提高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在组织中的弥散力,增加氧的穿透力以便直接被组织利用,从而迅速有效地纠正内耳组织缺血低氧状况。(3)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变血液流变学特征,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流,增加内耳血流量,改变病变部位微循环,减少内耳组织的损伤,促进症状体征的恢复,控制病变复发,达到治疗和预防的双重作用。高压氧对梅尼艾病的不同症状有不同的效果。其中以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及听力减退较好,尤其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本研究将使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观察组治愈率93.8%,对照组治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对梅尼埃病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者。

在本研究中还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1)在疾病早期为低频下降(125~500Hz),听力下降呈波动性时配合高压氧治疗效果最好。发作期听力下降明显,治疗效果也比较满意,在间歇期治疗对减少复发率和复发后致耳鸣、耳聋有积极作用。(2)对老年患者,尤其是伴有耳部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效果较差。(3)在本研究中对老年、合并有代谢性疾病及听力损害较为严重的患者适当减小高压氧舱内的压力,每次延长吸氧时间20 min左右,可增加其疗效。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张道俊,贾维.硝苯地平治疗内耳眩晕 23例[J].新医学,1998,29(2):82.

[3]易治,翁其彪,龙颖.高压氧医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感音梅尼埃神经性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感音神经性耳聋及针灸治疗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理
让鱼儿自己咬钩
梅尼埃病的研究进展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探究神经性关节病利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
磁共振对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术前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