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调脂作用的观察

2012-09-18王青李春静杨鹏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氟伐他汀调脂胆固醇

王青 李春静 杨鹏

(解放军第210医院403临床部,100021)

氟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调脂作用的观察

王青 李春静 杨鹏

(解放军第210医院403临床部,100021)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氟伐他汀,对照组不使用氟伐他汀,只用低脂饮食等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虽TC、TG、LDL-C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TC、TG、LDL-C方面作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冠心病病人,氟伐他汀的调脂作用效果较好。

氟伐他汀;冠心病;高脂血症;老年人;血脂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是血脂异常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首要因素[1],循证医学结果表明,他汀疗法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预防心血管(CV)事件以及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对于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具有积极的作用。2009-09—2011-09,我们使用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疗效满意。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按照中华医学会《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二级预防治疗标准,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0.6±4.6)岁;对照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71.2±3.8)岁。两组年龄、性别、服药前血脂水平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入选病例不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严重肝肾疾病及甲状腺疾病。

1.2 方法 两组病例均在治疗前后8周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两组病例常规治疗相同,其中观察组服用氟伐他汀(商品名:来适可,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40 mg,1次/d,治疗8周;对照组不服用氟伐他汀。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氟伐他汀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虽TC、TG、LDL-C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调脂作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降低TC、TG、LDL-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s,mmol/L)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s,mmol/L)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n TC TG HDL-C LDL-C治疗组 治疗前 50 6.35±0.62 1.90±0.36 1.40±0.18 4.12±1.86治疗后 50 5.10±0.58 1.48±0.32 1.60±0.21 3.26±1.10※△对照组 治疗前 50 6.26±0.52 1.86±0.38 1.38±0.16 4.18±1.80治疗后 50 6.01±0.68 1.60±0.28 1.46±0.22 4.08±1.62

3 讨论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内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或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阻塞管腔,使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所致的心肌缺血性改变[2]。临床上常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出血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流。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年龄等,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是AS的启动因子,尤其LDL-C升高和HDL-C降低,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3]。流行病学显示,随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而及时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许多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均证实,他汀类药物能减少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脑卒中、心力衰竭等AS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

他汀类药物是肝脏胆固醇合成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是第三代他汀类调脂药[2],氟伐他汀可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血管事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①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将HMG-CoA转化为3-甲基-3,5-二羟戊酸,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刺激LDL受体的合成,提高LDL微粒的摄取,降低血浆总胆固醇浓度。刺激肝细胞表面LDL受体表达增加,促进LDL和LDL前体从循环中清除,从而降低血浆中的LDL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②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③能减少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减少由氧化型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增生,促进巨噬细胞从损伤部位的排出等,从而维持粥样斑块的稳定。他汀治疗不仅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而且也能减轻或控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

氟伐他汀除了具有调脂作用外,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还有其他保护,即“多效作用”:①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斑块内脂核,抑制巨噬细胞的金属蛋白酶,并降低巨噬细胞的活性,减少斑块表面张力,使斑块表面的纤维帽稳定,防止纤维帽破裂。②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期,不稳定斑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脂、脂质过氧化、炎症过程均参与了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导致斑块破裂。他汀药物通过抗氧化、抗炎症作用,可减少氧化LDL形成,减轻炎症反应,使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降低,达到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的作用。③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亚氮合成酶活性,使血管扩张。④由于羟基甲戊酸是胆固醇合成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又是合成DNA和细胞增殖不可缺少的物质,他汀药物可通过抑制羟基甲戊酸的途径起到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的作用,从而可防止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⑤可使纤维蛋白溶血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PAD浓度下降,对抗血小板聚集,同时还可降低血小板和白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性,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4-5]。

综上所述,氟伐他汀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及其一期、二期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 (5):390-413.

[2]张蕴.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9):863-864.

[3]Selwyn AP.Antiatherosclerotic effectsof statins:LDL versus non-LDL effects[J].Curr Atheroscler Rep,2007,9(4):281-285.

[4]刘科卫,李晓燕,韩淑芳,等.阿托伐他汀调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失衡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2):120-122.

[5]Li X,Liu C,Cui J,et al.Effects of pravastatin on the function of dendritic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2009,104(2):101-106.

1005-619X(2012)08-0737-02

2012-03-27)

猜你喜欢

氟伐他汀调脂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轻身调脂消渴片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及含量测定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丹红注射液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121例临床观察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