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2017-02-05秦洁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调脂高血压

秦洁莉

[摘要]目的探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单纯降压治疗,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加用调脂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配合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不仅可调节血脂,改善动脉弹性,且可延缓粥样硬化病变,控制血压稳定,减少心、脑血管等病发风险。

[关键词]降压;调脂;高血压;药学分析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发率逐渐上升,据多项报道显示,高血脂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较高,两者可同时伴发,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配合降脂药物治疗,以改善病情。为探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的效果及其药学分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98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男女比例26:28,年龄36~72岁,平均(613±7.2)岁,病程2~10年,平均(5.51±1.84)年,合并疾病:冠心病12例,糖尿病10例,合并肺梗死11例,其他21例;对照组44例,男女比例21:23,年龄37~72岁,平均(62.5±7_3)岁,病程3~10年,平均(6.15±1.42)年,合并疾病:冠心病13例,糖尿病14例,合并肺梗死8例,其他9例。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初诊时,SBP在160~180mm Hg或150~160mm Hg之间,DBP在100~110mm Hg或100~90mm Hg之间,且患者甘油三酯>2.26mmol/L,总胆固醇>6.22mmol/L;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多为头晕、头胀、失眠、乏力及多梦、健忘等。

1.3方法

对照组行单纯降压药治疗:予以利尿剂、a受体、β受体及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其转换酶抑制剂等,上述药物可联用或单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脂药物治疗: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H19990366,20mgx7s),20mg/次,1次/d,每晚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

在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血压改善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见表1。

2.2两组血脂水平变化比较

在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血脂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各血脂指标水平改善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治疗高血压时通过长期控制血压,使血压低于目标值,可改善患者预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资料表明,高血压病情严重性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密切联系,内皮功能可调节动脉血压;高血压亦可以引起各类血管发生病变,导致动脉硬化,而血管病变亦可以诱发高血压。因此,临床在治疗高血压时,单纯进行降压治疗,疗效欠佳。另有研究实践证实,在治疗高血压时配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可改善动脉顺应性,有助于促使胆固醇水平下降,进而有利于动脉血管增加弹性,促进血压下降趋于正常范围。

本研究中我院针对观察组的54例高血压患者行降压药联合调脂药治疗与对照组44例高血压患者行单纯降压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SBP(124.81±10.20)mm Hg、DBP(85.54±7.14)mm Hg均比对照组(13631±1097)mmHg、(90.16±9.21)mmHg有所降低,且TO(3.87±0.23)mmol/L、TG(1.23±0.21)mmol/L及LDL-C(2.13±0.63)mmol/L均低于对照组(5.36±0.32)nnnol/L.(1.62±0.14)mmol/L、(2.84±0.63)mmol/L,HDL-C(1.49±0.45)mmol/L高于对照组(1.30±0.32)mmol/L,提示在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稳定,调节血脂水平,具较好的降压效果。综合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因高血脂可造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而内皮功能又可直接影响高血压病情发展,因此需加强患者体内调脂处理。

本研究中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予以辛伐他丁药物治疗,其属于还原酶抑制剂,可阻碍内源性胆固醇生成HMG-COA还原酶,促使细胞内的内羟甲戊酸代谢受阻,从而降低患者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并可同时清除血清内的胆固醇,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在调节血脂与改善内皮功能上具良好的功效。加之与降压药协同合作,可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使其降低至目标值,且药物副作用小,联合用药安全性高。同时,有关动物实验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大血管舒张性,从而起到降血压的功效。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的辛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具调脂功效,可以促使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下降,从而降低其浓度。

鉴于机体具负反馈的调节功能,可使成体干细胞的外表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受体增加活性和代偿性,进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含量,有助于降低三酰甘油、血脂等水平含量;此外,他汀类药物可增强人体动脉血管弹性,与降压药协同合作,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关于本研究案例,因受样本量、时间限制,未对患者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予以探讨,尚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临床加大样本量予以进一步的探讨。

综上所述,降压联合调脂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通过配合调脂药物,可降低体内胆固醇,调节血脂水平,且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及内皮功能,提高降压疗效,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调脂高血压
轻身调脂消渴片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及含量测定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喀什维吾尔族联合调脂治疗对冠心病心梗后改善预后关系的研究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效果及药学分析
高血压界定范围
调脂化瘀丸治疗脂肪肝112例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