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12-09-06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5期
关键词:福利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社会保障体系是肩负这一重任的主要载体。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客观基础,对当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是有着直接作用。中共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来,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体系建设上做出了巨大努力,财政投入的力度、制度推进的速度、水平提升的幅度、惠及人民的广度,都堪称前所未有。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应是当前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欧债危机”凸显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高福利是导致危机的主要原因,进而对我国正在加速建设的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了忧虑。

对此,要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我国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仍然很低。目前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仅每月55元,“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55元也就买4斤肉;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报销水平虽然在提高,但患者实际承受的医疗费用负担仍然偏重,低收入群体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仍比较普遍。同时,社会福利事业更是任重道远,城乡居民普遍反映的儿童上幼儿园难、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难、残疾人走出家庭难,说明以社会服务为主体的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事业十分滞后。

第二,社会保险实际覆盖率不高。根据我们的调查,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建筑、商贸类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还远未做到应保尽保,而且缺乏针对性的措施。

第三,群体间待遇差距大、公平性缺失。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如农村低保仅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待遇的1/3,甚至更低;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仅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待遇的1/2~1/3。

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远远没到为高福利担忧的时候,好比饥饿中的人关注的应是如何解决温饱而不是减肥瘦身。

实际上,欧洲部分国家的债务危机首先是所在国家经济或产业政策失误即经济原因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源自华尔街的金融异化传导的结果,还是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不负责任导致的结果。从世界经验看,近一百多来的客观事实证明,社会保障制度起着不断化解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的作用,而不是导致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当代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需求,也是当代世界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我们不应将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国民福利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立起来。

因此,我们认为,应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坚定不移地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尽快明确这一制度的建制理念、战略目标与发展路径,寻求更加清晰、更为理性、更可持续的行动方案,同时加大配套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确公平、正义、共享的核心价值取向,遵循以人为本、弱者优先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权利与义务等重大关系,实现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公共财政、人口政策的良性互动,从弥补制度缺失、从完善与人民群众福祉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制度开始,大幅提升保障水平并切实做到全民参保,一个都不能少,在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增进人民的幸福感,切实维护公民的自由、平等与尊严,最终迈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社会。当然,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既要积极主动地推进体系建设,杜绝漠视国民福利诉求的现象,也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保持理性,避免短期福利政绩病,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福利社会保障体系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Take Away Pizza ?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