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高校2006-2010年传染病疫情调查

2012-09-05杨月花李新红

海南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肺结核

杨月花,李新红

(西安石油大学校医院,陕西西安710065)

某高校2006-2010年传染病疫情调查

杨月花,李新红

(西安石油大学校医院,陕西西安710065)

目的掌握某高校传染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校医院防保科的传染病登记薄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疫情数据并进行分析。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发生传染病7种,前3位依次为细菌性痢疾、肺结核、风疹,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6.52%、22.09%、20.44%,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较少,分别为2.21%和0.55%;消化道传染病5~6月和9~10月是发病高峰期,呼吸道传染病3~4月和12~1月是发病高峰期。结论应采取预防接种、消毒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和效果。

学校;传染病;疫情调查

学校是人群集聚的特殊公共场所,人口相对密集,容易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掌握某高校学生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探讨高校学生传染病发病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现将某高校2006-2010年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传染病资料来源于校医院防保科的传染病登记薄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将近5年传染病报告数据导出。学生各年份人数来源于教务科。

1.2 方法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传染病发病率2006-2010年某高校学生传染病发病率为39.85/万~15.59/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见表1。

2.2 传染病流行病种及其构成2006-2010年该校学生发生的传染病有7种,其中以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最多,占传染病例总数的26.52%;其次是肺结核,占22.09%;风疹、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也较多,分别为20.44%、17.67%和10.49%;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较少,分别为2.21%和0.55%,见表2。

表1 某高校2006-2010年学生传染病发病率(1/万)

2.3 时间分布该校2006-2010年间两类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分布见图1。可以看出,该校学生消化道传染病5~6月和9~10月为发病高峰期,2月无病例发生。呼吸道传染病1~12月均有发生,3~4月和12~1月是发病高峰期,5月、9月发病形成一个小高峰。

表2 某高校2006-2010年学生传染病病种分布及其构成[例(%)]

图1 某高校2006-2010年两类传染病5年间平均发病率时间分布

3 讨论

3.1 传染病发病情况2006-2010年该校学生传染病发病率波动在39.85/万~15.59/万,逐年有降低趋势(见表1),不同于某些高校学生传染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这可能是近几年我校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疫苗接种和消毒等比较重视,特别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知识讲座,办展版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方式,提高了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善了学生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

3.2 传染病构成特点表2可以看出:我校学生消化道传染病(菌痢)所占比例最多,为26.52%,可能与学生喜欢到街上的小摊点吃饭有关;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为22.09%,低于全球结核病疫情形势[2];风疹、水痘和流腮分别为20.44%、17.67%和10.49%,可能与大学生居住拥挤、集体活动较多、接触较密切有关,一旦发生传染病,容易造成传播。建议学校加强宣传,告知学生不要到街上无证小摊点吃饭,培养学生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同时学校应加强学生食堂卫生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学生一旦患传染病应及时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查;对宿舍、教室和公共场所消毒;养成经常开窗通风的好习惯[3]。

3.3 时间分布特点图1显示,该校学生两类传染病的发生在1~2月和7~8月明显减少,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寒暑假离校的原因。该校学生消化道传染病(菌痢)病例在5~6月、9~10月发病较多,与菌痢的流行特征一致[4]。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5]。9月份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小高峰主要是新生入学体检检出的可疑肺结核所致,5月的发病小高峰与毕业生体检检出的可疑肺结核有关。因为学生大四期间到全国各地实习,并奔波着找工作,生活不规律,压力大,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感染的机会较多。流行性乙型脑炎1病例在9月初,可能是学生在放假期间感染所致;肾综合征出血热1病例在5月,3病例在11月,与该病的流行特征一致[6],其原因可能与该校对肾综合征出血热不够重视,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对该病知晓率低(特别是外地学生)、出血热疫苗接种率低有关。建议新生报到时,发放肾综合征出血热健康教育处方,请专家做专题讲座,提高出血热疫苗接种率。

[1]曲丽卿.鲁东大学2005-2008年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369.

[2]苗青,刘元东,付留杰.某部2004年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7):36.

[3]潘文峰.某高校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重庆医学,2008,37(2):894.

[4]齐青松,王肖田,张春环,等.2006—2009年传染病科出院患者疾病谱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22):135-137.

[5]吴金菊,张俊青,靳玉惠,等.合肥市2000-2007年学校传染病疫情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528-529.

[6]蔡正华,王戬,李琴丽.西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疫苗接种策略探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7(10):946-947.

R51

D

1003—6350(2012)12—135—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2.060

2011-12-30)

杨月花(1963—),女,陕西省西安市人,主管医师。

猜你喜欢

传染病发病率肺结核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