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2012-09-05吴磊

海南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丙泊酚胃镜芬太尼

吴磊

(商洛市中医医院,陕西商洛726000)

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吴磊

(商洛市中医医院,陕西商洛726000)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操作后的恢复情况。结果①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对照组麻醉后2 min和置胃镜后2 min SBP明显下降(P<0.05),RR和HR均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SBP、RR和HR均有下降(P<0.05)。②组间比较,观察组麻醉后2 min的RR、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拔镜5 min计算和记忆能力恢复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④对照组术中体动反应例数较观察组明显多(P<0.05),麻醉中镇痛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丙泊酚2 mg/kg复合瑞芬太尼0.3 μg/kg麻醉比单纯的丙泊酚2.5 mg/kg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体动反应少,麻醉恢复快。

丙泊酚;瑞芬太尼;无痛胃镜

丙泊酚是无痛胃镜检查首选的麻醉药物,其起效迅速,恢复平稳,但缺点为镇痛作用较弱及心血管系统的抑制等[1]。瑞芬太尼镇痛强、起效快及苏醒迅速,但瑞芬太尼用量过大易出现呼吸暂停。本研究比较无痛胃镜检查中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与单纯丙泊酚麻醉的麻醉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64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9~6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

1.2 麻醉方法建立静脉通路并行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测后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静注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0.3 μg/kg,对照组给予静注丙泊酚2.5 mg/kg静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后即可行胃镜检查。

1.3 镇痛效果术中镇痛效果分为三级,优:表情安静自如,术中无肢体活动;良:表情稍痛苦,肢体活动幅度小,不影响手术操作;差:表情极度痛苦,肢体活动度大或躯体活动,检查无法进行。胃镜检查结束拔镜后5 min时进行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2],并在15 min内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收缩压(SBP)、呼吸平率(RR)和心率(HR)比较①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对照组麻醉后2 min和置胃镜后2 min SBP明显下降(P<0.05),RR和HR均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SBP、RR和HR均有下降(P<0.05)。②组间比较,观察组麻醉后2 min的RR、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生命体征比较(n=32,)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生命体征比较(n=32,)

注:与麻醉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指标SBP (mmHg) RR (次/min) HR (次/min)苏醒119.2±13.1 124.7±15.7 15.0±0.7 15.9±0.7 72.0±9.2*76.2±11.3组别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麻醉前134.0±16.0 134.8±23.4 15.9±0.7 16.0±0.7 78.1±11.3 77.5±11.0麻醉后2 min 111.014.1*119.8±16.7*#14.0±1.1*15.4±1.2 76.2±10.1 75.4±11.0置胃镜后2 min 111.0±15.3*118.8±16.9*#12.9±0.9*#15.7±0.9 71.5±9.9*#77.4±11.4

2.2 两组患者NCSE测试结果及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拔镜5 min计算和记忆能力恢复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2。对照组术中体动反应例数较观察组明显多(P<0.05)。麻醉中镇痛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NCSE测试结果及镇痛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丙泊酚无痛胃镜麻醉,若剂量过小,患者会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应激反应,例如剧烈呛咳、呕吐、喉痉挛、误吸等,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3]。剂量过大会出现较深度的麻醉,导致呼吸、循环过度抑制,引起低血压,低血氧浓度等副作用。

丙泊酚属于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时间一般为30~60 s,维持时间约10 min,具有苏醒快、抑制喉反射的特点[4]。瑞芬太尼的药理特点是镇痛强、起效及苏醒过程迅速,但瑞芬太尼用量过大易出现呼吸暂停等严重的并发症[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静注较小剂量的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的瑞芬太尼麻醉,可避免呼吸循环抑制,或者输注单药剂量过小造成的麻醉过浅。两组丙泊酚静注后SBP均降低,但单纯丙泊酚组降低更明显。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拔镜5 min计算和记忆能力恢复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术中体动反应例数较观察组明显多,麻醉中镇痛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无痛胃镜检查,丙泊酚2 mg/kg复合瑞芬太尼0.3 μg/kg麻醉比单纯的丙泊酚2.5 mg/kg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体动反应少,麻醉恢复快。

[1]杨志松.小剂量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在无痛纤维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6,21:2200.

[2]朱燕,王毅,王文敏.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介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51-152.

[3]罗俊,王晓,方华.不同首次剂量异丙酚麻醉在胃镜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05,20:69-70.

[4]徐志勇,王晓,杨静,等.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767-768.

[5]林珍娥,方法娇.芬太尼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05,26(l):66-67.

R614

A

1003—6350(2012)12—07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2.036

2012-01-05)

吴磊(1974—),女,陕西省商洛市人,主治医师,本科。

猜你喜欢

丙泊酚胃镜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