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2012-09-05饶其镗李志金

海南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视网膜证候视力

饶其镗,李志金

(高要市禄步中心卫生院,广东肇庆526124)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饶其镗,李志金

(高要市禄步中心卫生院,广东肇庆52612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中医证候改善及视力和眼底改变情况。结果显效19例(59.38%),有效10例(31.25%),无效3例(9.38%),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改善视力、降低致盲率效果明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属于中医内科“消渴”范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主要是由于患“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燥火内生致目络出血,瘀血阻络,目失濡养而致视物不清,甚至失明。DR具有较高的致盲率,基本病理改变为:眼周细胞选择性的丢失;微血管瘤形成、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新生血管形成及纤维增殖,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而失明。改善视力、降低致盲率是治疗本病的目的。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DR 3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32例DR患者来自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门诊和中西医结合科,其中门诊患者18例、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患者14例,共38只眼;单眼患者26例,双眼患者6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5~68岁;空腹血糖(FPG)(12.6±2.2)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8.4%~2.5/%。确诊的32例单纯型DR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1]:视力明显下降;眼底镜或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显示—(1)眼底出现微血管瘤或小出血点;(2)视网膜黄斑水肿或渗出斑;(3)视网膜动脉硬化或闭锁,静脉管腔狭窄。DR增值型、心功能不全Ⅲ级、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者皆排除。

1.2 治疗方法

1.2.1 基础治疗控制血糖、血压。口服降糖药物(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等)和/或胰岛素皮下注射,降压药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I)抑制剂,因此类降压药同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每周检查血糖、血压1次,控制目标:FPG<7.0 mmol/L,2 hPG<10.0 mmol/L,血压在140/90 mmHg(1 mmHg= 0.133 kPa)以内。

1.2.2 抗凝溶栓治疗(1)眼底无新鲜出血时,用3 000~5 000 IU尿激酶溶于1 ml生理盐水中,于球周、球后注射,2 d/次,10 d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2)0.9%生理盐水250 ml加葛根素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1 d/次,10 d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治疗中每周检查眼底1次,有新鲜出血时立即停止治疗。

1.2.3 中医辨证治疗以本院自组方“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治法,药用:黄芪30 g、生地30 g、红花5 g、地龙10 g、丹参15 g、知母12 g、丹皮10 g、沙参15 g、菊花15 g、枸杞15 g、决明子15 g、青霜子15 g,视网膜有新鲜出血、渗出者加茜草、田七;视网膜出血久不吸收者重用丹参60 g。1剂/d,常规煎服法,10 d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视物昏花、目睛干涩、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头痛头晕、面色晦暗等证候改善情况;每周检查视力、眼底及血糖、血压1次,每月眼底荧光造影检查1次,记录血糖、血压、视力和眼底改变情况;坚持病例随访观察6~8个月。

1.4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中医证候疗效标准及视力和眼底改变情况判定疗效。

1.4.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依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2](表1)。

1.4.2 判定标准[2](1)显效:证候中主症和体征绝大部分消失,有效率≥70%;视力提高≥4行或视力≥1.0(标准视力),眼底出血、渗出吸收或大部分吸收,水肿消失。(2)有效:证候中主症基本消失,有效率<30%;视力无提高或下降,视网膜病变无改善或加重。

表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2 结果

显效19例(59.38%),有效10例(31.25%),无效3例(9.38%),总有效率为90.63%。本组病例治疗过程中心、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一例过敏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很多,以视网膜病变为多见,并且危害最大,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DR是发生于糖尿患者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的一种特异性病变,分单纯型和增殖型,早期病变较轻,以单纯型为主,及时治疗效果满意,若病性发展出现增殖性病变,则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本病治疗的关键是在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改善眼底血液循环增加眼底供氧。尿激酶可激活纤溶酶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使出血及早吸收,小剂量尿激酶眼球后注射,使药力直达病灶,避免了全身用药易导致出血倾向,又增加了眼局部的作用效果[3]。葛根素可降低红细胞压积,全血、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使眼动脉动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加快[4]。两药在局部和全身配合,改善了眼底血液循环。

根据中医理论,血瘀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本病是气阴两虚,燥火内生致目络出血[5];瘀血阻络,目失濡养而致视物不清,甚至失明。在治疗上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活血化瘀。中医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血”、“见血休止血,首当祛瘀”。本院自组方中:黄芪益气健脾;生地、红花、丹参活血化瘀;知母、丹皮、沙参养阴清热;地龙通络;菊花、枸杞、决明子、青霜子养肝明目,诸药合用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养肝明目之功,既治“消渴”又治眼底出血。西医认为视网膜急性出血期应以止血为主,禁用活血治疗,后者会使出血加重。但糖尿病患者血液本身就处于高凝状态,如果此时应用大量止血药,更增加了眼底血液的粘稠度,容易造成眼底新的毛细血管堵塞。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高凝滞状态、增加组织灌流量的作用[3]。据我们对本院32例DR观察,眼底出现大面积出血者并不多见,而大部分活血化瘀中药都有活血不动血的功效,所以活血化瘀应贯穿治疗始终。

本院对本病治疗在西医对因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制剂葛根素静脉滴注,结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饮片煎服,取得90.63%的总有效率,效果明显。因此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早期干预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1]第二届眼科学术会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J].中华眼科杂志,1985,21:113-115.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13-316.

[3]陈丽,张岭.尿激酶佐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604-3605.

[4]逢曙光,刘艳,孙泳梅,等.葛根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作用[J].山东医学,2007,47(10):5-6.

[5]陈丹,董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15例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2,20(3):379.

R587.2

A

1003—6350(2012)12—068—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2.031

2011-12-19)

饶其镗(1965—),男,广东省云浮市人,主治医师,学士。

猜你喜欢

视网膜证候视力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