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索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2012-09-05杨丽何莹黄小容

海南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美拉唑埃索莫沙

杨丽,何莹,黄小容*

(1.海口市结核病防治所,海南海口540208;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

埃索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杨丽1,何莹2,黄小容1*

(1.海口市结核病防治所,海南海口540208;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组(A组)、埃索美拉唑组(B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组(C组)。A组应用埃索美拉唑20 mg,口服,2次/d;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口服,3次/d。B组应用埃索美拉唑20 mg,口服,2次/d;C组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口服,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A组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总有效率为95%,内镜黏膜炎症愈合率为95%;B组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总有效率为77%,内镜下黏膜炎症愈合率为80%;C组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总有效率为55%,内镜下黏膜炎症愈合率为55%。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构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

埃索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慢性、复发性、难愈性常见疾病,是由于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导致食管黏膜破损,药物治疗以抑酸为主。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纯左旋异构体,为第一个治疗酸相关疾病的单一光学异构体,是壁细胞的特异性抑制剂,通过特异性的靶向作用机制减少胃酸分泌,具有起效迅速、抑酸作用强、效果持久,生物利用度广、个体差异小等特点,枸橼酸莫沙必利是新一代的促胃动力药。我们于2009-2011年将我院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分为三组,分别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莫沙心利、单用埃索美拉唑、单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反流食管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60例全部经胃镜证实,以我国2003年(济南)全国食管疾病诊断治疗研究会标准作为胃镜检查标准。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0~75岁,平均51岁,病程3个月至6年,平均2.7年,均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痛疼等胃食管反流症状。所有患者行尿常规、血常规、生化检查、胸片检查、心电图、B超排除可致胃肠道症状的心、肝、肺、肾等全身性疾病和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无手术史,4周内无服用制酸药和促胃动力药物史。60例患者根据1999年全国反流性食管炎研讨会制定的内镜下食管黏膜病变表现分级标准分为三组:Ⅰ组15例,Ⅱ组30例,Ⅲ级15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A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B组单用埃索美拉唑治疗、C组单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A组、B组、C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食管黏膜病变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A组: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早晚餐前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3次/d,3餐前口服;B组: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早晚餐前口服;C组: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3次/d,3餐前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每周复诊1次,并记录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症状变化及副反应,病状缓解和消失的时间。4周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胃镜。

1.3 疗效判断临床症状的判断以胸骨后疼痛、反酸和烧心感作为指标。无效:症状无改善。显效:症状部分消失;痊愈:症状消失。有效率依据以下公式计算:有效率=(痊愈+显效)/观察总例数。胃镜判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2003年10月济南会议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治疗后A组患者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感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0%、100%、95%,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总有效率为95%;B组分别为70%、85%、75%,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总有效率为77%;C组分别为50%、55%及60%,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总有效率为5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例)

2.2 胃镜复查结果60例患者完成4周治疗,A组、B组、C组内镜黏膜炎症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5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后胃镜复查食管炎愈合情况比较(例)

2.3 副作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疲乏、便秘,程度较轻,不影响疗程。A组未出现副作用,B组有2例出现副作用,C组有2例发生副作用,副作用发生率A组为0,B组为1%,C组为1%。所有患者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复查未见异常。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迄今为止,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研究透彻[1],目前认为主要与食管对反流物清除能力下降、抗反流屏障减弱、食管黏膜组织抵抗力下降、反流因子攻击增强等因素有关,也与遗传因素、神经、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反流性食管炎黏膜损伤和症状出现的关键在于胃酸,黏膜损伤范围与食管酸的暴露程度和暴露时间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因此,胃和食管内pH值与食管炎的发生和愈合息息相关。当24 h食管内pH<4时,食管酸的暴露时间随食管黏膜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由此可知,抑制胃酸分泌,有效控制胃内pH>4,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和使其愈合的关键。

按照2003年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一般治疗是抬高患者床头,患者戒烟酒,低脂、低糖饮食,避免饱食。药物治疗首选质子泵抑制剂标准剂量治疗8周。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S型光学异构体,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通过特异性的靶向作用机制减少胃酸分泌。埃索美拉唑为脂溶性弱碱性,在壁细胞泌酸微管的高酸环境中浓集并转化为活性形式,抑制该部位的H+,K+-ATP酶,从而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相比,埃索美拉唑抑酸作用更强,起效更快。40 mg埃索美拉唑能提高胃内pH值,使24 h胃内pH>4[2]。莫沙必利是5-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能选择性的与肌间神经丛的5-HT强效结合,刺激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胃、肠的蠕动,促进胃的排空和肠转运,增加食管括约肌压力,改变食管蠕动功能,从而消除或减少胃内容物的食管返流[3]。Ruth等[4]应用莫沙必利治疗21例胃食管反流患者,良好地控制了胃酸反流。

本研究中,A组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总有效率和内镜黏膜炎症愈合率分别为95%和95%。B组分别为77%和80%,C组分别为55%和55%。显示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或枸橼酸莫沙必利。埃索美拉唑虽然能减少胃内容物量,减少胃食管反流物量,有利于食管炎的愈合,但只能单纯抑酸,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反流。枸橼酸莫沙必利有助于胃排空和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促进胃食管动力,但不影响无效性食管运动和一过性食管括约肌松弛。而无效性食管运动是反流性食管炎最常见的动力障碍,一过性食管括约肌松弛则是重要的抗反流机制,既不能完全阻止反流,又不能抑酸,故单独使用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起效迅速、安全可靠的优势,且患者耐受性、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暂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1]王碧江.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大黄苏打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0,21(18):25-26.

[2]钟捷.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24小时胃内pH效果比较[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8):491-492.

[3]金伟森,李金锁,杨绍勃.功能性便秘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防治[J].武警医学,2004,15(7):507-508.

[4]Ruth M,Hamelin B,Rohss K,et al.The effect of mosa-pride,a novel prokinetic,on acid reflux variable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Aliment Pharmacol Ther,1998,12(1):35-40.

R571

A

1003—6350(2012)12—055—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2.024

2011-11-22)

杨丽(1964—),女,海南省万宁市人,主管药师,主要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

*通讯作者:黄小容,副主任医师。E-mail:463766591@qq.com

猜你喜欢

美拉唑埃索莫沙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针灸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化疗引起的上腹部胀满52例